摘要:当今人类社会大量存在的差异可能会造成社会冲突。伦理道德、宗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已被大量论述,但美感和审美的作用较少被关注。分析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孔子音乐的伦理美学以及庄子《逍遥游》的精神美学,认为超越主客二分、基于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对于消弭人际冲突、营造多元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徐复观;庄子;审美意识;社会冲突;中和之美
中图分类号:B820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4)01013407
放眼当前世界,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历史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因种种复杂多样因素造成了不同形式的疏离、冷漠和冲突。在动荡不安的世局和世态中,人类常处在此起彼落的危机中,焦虑不安、精神得不到安顿、各种祸害和痛苦的共同根源可以用“冲突”这一概念藉以说明。冲突是由哪些潜在因素所突发造成的?冲突的型态和原因不同,人类企图化解冲突,追求和睦、安定与和谐的途径和愿景也随之而异。冲突常来自差异,但是差异不必然造成冲突。回顾中国古籍的经典智慧,诸如《国语·郑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语·子路》载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与阳在性质、功能、作用上虽有差异,不但不冲突,却能和谐感通,相辅相成,和合生成万物。因此,差异若能在和谐的秩序结构及各尽其长、互补其短的整体律动下,能使团体更有活力生机,创造出良序社会下更丰富多彩的和睦和乐之人类共同生活。
至于如何营造多元并存的和谐社会,其途径不一而足。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在面临六大学派的差异时,以兼容并蓄的宏观、乐观心态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子论“和”与“同”之差异时曰:“和如羹焉,水、火、酰、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面对多元差异的社会和世界,我们如何由美食之调众味为启发,引申至和谐美善社会之营造,除了心存清明节饮水思源的感恩,以及集思广益共构合乎社会正义的各种制度和运作机制等多渠道中,如何透过美感教育、艺术化的生命情调以化解人世间丑陋的种种冲突转向以和谐美这一端向营造和谐社会,是一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试图透过当代中国美学名著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论孔子音乐的伦理美学以及庄子《逍遥游》的精神美学来探索这一论题。
一、社会冲突与社会和谐“冲突”一词虽然人人都有感受到其存在的不同经验,但是我们要透过概念的思辨试图做出普遍确切的涵义界说,则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叹。尽管如此,我们仍可将其现象描述为对立的两方,有不可协调的差异立场且在互动中产生无法沟通以取得共识,因而陷于一种相互矛盾、紧张、焦虑不安的心理与现实状态,甚至进行相互斗争以否定、消灭对方为目的之言行,酿成人间种种的灾难和悲剧。导致冲突的因素不一而足,如角色、认知、诉求目标、价值观、道德观、利益等矛盾。在形式上冲突,也非常多样化,如人的自我冲突、家庭人际冲突、社会人际冲突、人与自然之冲突、社群团体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种种冲突(包括经济、文化、领土、政治、军事等)。社会冲突主要指个人与社会,或社会中不同的次级团体因宗教、阶级、文化、经济利益、伦理规范等差异而引发的互不信任,故意明争暗斗,甚至流血暴力之互相伤害。
就社会冲突与和谐的两种相反状态而言,前者为造成社会不安和痛苦的负向价值,后者起于营造安定与幸福的正向价值。在中国哲学史上荀子哲学首先对此做出了深刻的论述,《荀子·性恶》云:“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我们分析其蕴意,可推导出一社会生活若呈现出“正理平治”的状态,当是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可谓社会善;相反的,若呈现出“偏险悖乱”的现象,则是社会失序的社会冲突状态,可称为社会恶。荀子还进一步说明了社会生活的必要性及良序社会有赖当权者制定礼义法度的客观化规范来运行群体生活,《荀子·富国》篇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管分之枢要也。”《荀子·王制》篇指出:“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荀子·性恶》中解释社会生活须必建立礼义法度的人性原因在于人生理、心理的情欲生活倾向于好利疾恶,易流于淫乱和争夺,这是造成偏险悖乱之无序社会的原因。《荀子·解蔽》及《荀子·礼论》又指出人有条理之心能分辨和区分客观事物之不同性质而予以分类列序,在当权者明分使群的社会建制和统治下,只要人人能积思虑和习伪故,涵化出井然有序的社会人格,在礼义法度规范下仍可步上群居合一的和谐社会。然而,对孔子而言,礼义法度是外在的规范,《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之乎哉!……人而不仁如礼何?”“仁”是人的灵性生命所在,能爱人且免于趋向恶。孟子将孔子的“仁”落实在人人内在的心灵中:“仁,人心也。”《中庸》以“仁”来界说人之所以为人的超越性本质:“仁者,人也。”对徐复观而言,儒家的礼乐教化不能只局限于荀子般的礼义法度及名物度数之外铄性规范,应该在人心的内在道德本性上立根基,只有如此,道德实践才能是有根之木、有源之水。他根据孔子所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人文教育之阶梯法,以及《周礼·春官·宗伯》所载:“大司乐掌成钧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以乐语教匡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之舞《云门》、《大卷》、《大咸》……以和邦国,以谐万民。”徐复观提出独道的见解,断言能和邦国,谐万民的乐教才是儒家营造出和谐社会的中心。其中,他又强调能感通人心、融洽人与人之情感交流、具和谐美的音乐才是儒家存养和推扩仁德的立基点,盖此一论点仍可本之于孔子所言:“乐云、乐云,钟鼓之乎哉!……人而不仁如乐何?”
相关专题: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