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弘扬儒家精神以巩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鸿基(2)


 总之,孔、孟之儒学,不仅是一种“顺乎天理,而应乎人情”、体系完善且亘古常新的学术思想,同时也是一门启发人们了解人为何而活,并进一步指导人们体认“人该如何才能活得圆融、充实而有意义?!”的最平易而可行之实学。 
  二、儒家学术思想所呈现之 
  精神特色雍正五年(1727)二月,清世宗诏谕礼部云:“朕惟孔子,以天纵之至德,集群圣之大成。尧、舜、禹、汤、文、武,相传之道,具于经籍者,赖孔子纂述修明之。而鲁论一书,尤切于人生日用之实,使万世之伦纪以明,万世之名分以辨,万世之人心以正,风俗以端。若无孔子之教,则人将忽于天秩、天叙之经,昧于民彝物则之理。势必以小加大,以少陵长,以贱妨贵,尊卑倒置,上下无等,干名犯分,越礼悖义,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其为世道人心之害,尚可胜言哉!”见清代庞钟璐纂《文庙祀典考》卷一。雍正皇帝推崇孔子,可谓言简意赅,诚非溢美夸张之词。 
  儒家所倡导的伦理与道德,堪称人类群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明之两大核心支柱,也是人类所当体现的普世价值。舍此,则人与禽兽就无所区别了。我们更应该明白,伦理不仅使人们体认人际间合理的关系定位,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定位上为所当为,而不致于有悖逆伦常的行为﹔至于道德,则除了用以维系人际伦常之外,更提供人们安身立命的言行规范。简而言之,伦理与道德都是维系家族和乐、社会和谐、安邦固本的必要基础。此外,孔、孟的儒学不但要求所有德行均须从本身率先落实,并且排斥一切私心自用与急功近利的作为,更不语“怪力乱神”,而忌谈玄虚不实之论。总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相较于强调功利主义、突显个人英雄、藉宗教的力量,以维系社会正义及家庭关系的西方文化,截然不同。 
  是故,儒家之学术思想,两千多年来不仅为无数的中国人藉以为立身处世之圭臬,其精神更被广泛地应用在政治、教育,甚至于艺文、经济等方面,多能发挥其最直接而有效的指导功能。历代以来,无数贤德之士在儒家思想之熏陶下,或“立德”、或“立功”、或“立言”,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多能创造出经世济民之伟业,展现令人景仰之崇高品格。如被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誉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的唐代大儒韩文公;见《潮州韩文公庙碑》。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见《岳阳楼记》。被世人所传颂,也被苏东坡先生赞为“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的北宋大儒范文正公;《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文正集二十卷别集四卷补编五卷》载:“苏轼称其天圣中所上执政万言书,天下传诵。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者。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以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见《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下》。用以自勉勉人而传颂于世的理学家张横渠等均乃众所周知。诸多身体力行儒家精神,而为世人所钦佩、仰慕之荦荦较著者耳。总之,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儒学,真乃人文科学中“放诸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的最了不起智慧。 
  综观儒家学术思想所突显的精神特质,两千多年来儒学之所以能一直作为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核心与民族文化的主导力量,也就不至于有所怀疑了。此外,以儒家思想所建构之价值观与道德理念长久以来影响所及邻近的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大半的亚洲国家,已然形成了所谓儒家文化生活圈。当然,世界其他许多华人聚集的地区也多持续传承着儒家重伦理而讲道德的精神,此亦炎黄子孙所引以为傲者。 
  三、儒家精神乃中华民族 
  魂魄之所系一种学术思想的价值之高下,我们除了评估其对人类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贡献之外,最要紧的是评量其合理性(Rationality)、可行性(Feasibility)、普遍性(Universality)与前瞻性(Prospective)如何而定。我们审视以孔、孟思想为宗的儒家之道,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它所呈现的精神特质是一种合乎逻辑而生活化、平实可行且具前瞻性的道理。《中庸》载:“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朱子注云:“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远于人。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可见,孔、孟所倡的大道,原本就以人人能知、个个可行、平实而普遍的当然道理。 
  如前所云,在众德之中,以“诚”、“孝弟”、“礼义”、“仁”、“忠恕”及“中和”等德行最为儒家所标榜与重视。因为,这些德行都是人们安身立命所当遵奉、落实者。其中,“孝弟”不仅是藉以维系家庭美满、宗族亲睦与社会和谐最基本的美德,《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文正集二十卷别集四卷补编五卷》载:“苏轼称其天圣中所上执政万言书,天下传诵。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者。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更是身为人类最足以展现出不忘本,而知所务本的精神,亦可谓饮水思源之美德淳风。至于“忠”与“义”,则是一个人展现气节的最根本的情操与作为。这些德行正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历经诸多磨难与困顿,而依然能屹立不倒、昂然于世的民族魂之核心底蕴所在。 
  事实上,此以儒家讲伦理、重道德的精神为核心的民族魂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孕育出无数气节凛烈、名垂青史,普受世人崇敬与歌颂的伟大民族英雄。如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及其在《正气歌》中所列举:“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的十多位气节凛烈的人物。诚如文天祥所说:“是气所磅礡,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见《指南后录》卷三。实者,文信国公《正气歌》之所列举的也只是中国历史上无数体现儒家之伦理与道德精神的伟大人物中的少数代表而已。仅此十余,即已令世人无限之钦佩与赞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底蕴之崇伟,可见一斑矣。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弘扬儒家精神以巩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鸿基(2)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4904.html

相关专题:计算机方面的论文 地质与勘探


上一篇: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意义
下一篇:和谐美与和谐社会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