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版纳上的自然生存样本(2)


 半坡老寨附近有一座瀑布,虽然规模不大,但雨季的时候,瀑布跌落发出的冲击声传得很远,历史上哈尼族便把半坡老寨叫做“蹉山铺”,意思就是“瀑布神寨”。如今,这个古老的哈尼族寨名已经渐渐不为人知,人们更多是为了半坡老寨周围上千亩的古茶园而慕名前来。这里有一棵最古老的人工栽培茶树,据推测有800多年的历史,被人们誉为“茶树王”,南糯山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之一。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的材料表明,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并且可以确证,中国的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南部和西南部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区域。中国神话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使用的起源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武王既克殷,……上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唐代陆羽也在《茶经》中写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说明我国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了。 
  寨子里的老人最喜欢喝土锅茶。据说最早哈尼族是将茶当做药来用的,茶叶内含的一些消炎解毒的物质仅靠冲泡无法完全渗出,经过熬煮则效果更好,于是哈尼族便养成了喝煮茶的习俗。早晨起来,家里的老人就会把装有泉水的土锅放在火塘上,用大火把水烧开,放入茶叶煨煮五六分钟,再拿竹勺把茶水舀到同样是竹制的茶杯里饮用。外出劳作的时候,哈尼族会就地取材,砍一节竹简,装入山泉水,放上茶叶,将竹简拿到火堆地烧,等水烧开之后就可以喝了。竹简茶融合了茶叶和竹简的清香,喝起来十分爽口,能解除疲劳,提振精神。 
  西双版纳种茶的少数民族很多,基诺族、拉祜族、布朗族都有自己关于茶的故事,在这片适宜茶叶生长的土地上,谁是最先发现茶叶的民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哈尼族的半坡老寨遇见茶香,就遇见了那一份久违的古老亲切。 
  找到传说中的章朗村并不容易,幸好有勐海县西定乡的朋友带路,我们在中缅交界的布朗山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了大约60多公里,才找到这个隐秘的世外桃源。章朗有200多户人家,是西双版纳最大的布朗族聚居村寨,也是布朗族历史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布朗族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他们的祖先是古老的“濮人”,喜欢生活在山区,以种植、采集和狩猎为生。 
  三十年前,这里的布朗族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习俗。刀耕火种是一种古老的生产方式,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云南的少数民族就开始通过刀耕火种来发展种植农业。其生产过程包括砍伐林地开荒、烧荒、种植和管理的一系列过程,在生产工具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只能砍伐林地上较小的树木、灌木和茅草,大树不会被砍伐或烧死,来年还能再度生长,从而保持了森林的延续。 
  西双版纳从事刀耕火种的民族很多,主要是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彝族、基诺族、瑶族等民族,由于西双版纳山区地势陡峭、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没有发展水田灌溉农业的条件,通过刀耕火种种植旱地作为就成为这些民族重要的谋生手段和生产方式。云南大学的尹绍亭先生是最早全面研究刀耕火种的学者,他深入细致地调查了布朗山布朗族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较为系统地澄清了人们对刀耕火种是一种落后、对生态影响较大的认识误区。对布朗族而言,刀耕火种是一种传承了数千年,最能适应山区土地耕作的一整套十分复杂和相对成熟的农业形态。它的文化生态内容并不亚于坝区灌溉农业。 
  布朗族每年在山地里耕种都会慎重地选择时节,有规划地烧荒耕作,并不是在原始森林里漫无目的的放火烧荒,严格地说,他们烧的是轮歇的山地。刀耕火种开垦的耕地通常第一年土壤肥力较足,第二年就没什么肥力了,第三年则很可能没有收成。所以布朗族所开垦的林地一般只种一两年就停种丢荒,让土地自然恢复肥力,再另选山地重新开垦,才能保持作物的收成。由于耕地不断丢荒,不断新开,人们常常随着耕地搬迁,到便于耕种、管理和收获的山地边居住,出现了人随山转的游耕现象。现在的布朗族通常以村寨为单位,把全村的山地分成一定的份数,通常是10份,然后每年种一份,其余的地则抛荒轮歇,10年一个轮回,从而走向相对固定的定耕和定居。 
  砍林烧荒之后,就要在土地里点种,传说早期的布朗族先民不知道选择播种的时机,烧荒之后就把种子撒播在土地上,结果还没等到种子发芽,小鸟和地鼠就来吃种子,山坡又陡,下雨的时候种子又被雨水冲走了。于是人们就用木棍、竹矛等工具在土地上刨个小坑,把种子放在里面,后来还在木棍、竹矛上端装上铁尖或弯钩,有利于凿坑。凿穴点播后的旱谷有了一定的植株间距,便于作物生长和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刀耕火种播种的作物,靠雨水灌溉,靠林地的自然肥力和焚烧草木的灰烬作为肥料。烧荒的时候,每项工序都有一定的规则,比如清理放火道,以免山火烧过界。烧荒的时候,山地上的树木要留下树桩或树根,便于将来再生。经过烧荒的土地有草木灰做肥力和改良本来呈酸性的土壤,大火还能把杂草的种子和虫卵烧死,种植的作物就能免受杂草和害虫的侵扰。 
  除了在山地里种植旱稻,布朗族还种植了很多茶叶、橡胶等经济林木,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林木价值的提高,布朗族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升,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也渐行渐远,只留下古老先民与自然相伴相生的生态理念在西双版纳悠悠传扬。布朗山的夜晚安静而神秘,劳作一天之后的布朗族拨动自制的四弦琴,围着火塘边弹边唱,一个民族的情感、历史、文化就都悠扬在这高高低低的布朗族弹唱里了。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版纳上的自然生存样本(2)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4654.html

相关专题: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图 集体备课教案


上一篇:热带雨林中的古老智慧
下一篇:触摸绿色文化遗产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