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巴哈伊教的发展话语构建初探(3)


宗教与发展的讨论,在巴西促进了“新意识的觉醒”,在印度则推动了一场“话语构建”。
  上述会议可视为巴哈伊社团在中国“引入”发展话语构建的努力。在实践方面,2009年的8月至12月间,为了支持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志愿者活动,香港全球文明研究中心针对志愿者、学生、社会服务者,在成都和昆明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坊,旨在于通过个人和机构的能力建设使其更有效地参与到各个领域的服务中去。在成都的三期工作坊由四川大学本科生、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和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个学生社团组成。工作坊讨论的概念,如人类精神的高尚性中的美感吸引、渴望知识等,成为引导、支持和激励工作坊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知识。例如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最初去绵竹是想去给小孩子做心理辅导,认为经历过地震后他们有受过创伤后产生的精神压力,心理紊乱。但他逐渐发现,其实大多数孩子都很健康,参加工作坊期间所探讨的人的潜力和人性高贵的问题,帮助他在做行动计划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开发孩子的潜力方面,把孩子看待为一座“满藏无价之宝的矿山”。
  巴哈伊团体先后在一些国家引入了发展话语构建,在印度是2000年、在巴西是2001年,在乌干达是2001年。相比之下,在中国引入发展话语构建较晚。从研究层面看,全球文明研究中心实施的项目处于初始阶段,其特点是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学习和促进探讨,并进而将学习到的理念用于个人或社团的实践。在“宗教、科学与发展”的讨论方面,则未见诸相关材料。
  
  三、巴哈伊教与发展话语构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巴哈伊发展话语构建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它体现了巴哈伊教的核心教义——人类一体;第二,它的主旨和核心是以精神原则指导发展实践。第三,它的方法是站在道德伦理的高度,以一种亲和的、谦卑的态度,与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探讨。巴哈伊团体所推动的发展话语构建经验,可以为今日中国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推动体现核心思想的话语建构 
  巴哈伊教义最根本的原则是“人类一家”。巴哈欧拉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国家不值得骄傲,惟爱全人类者才应得之。地球仅一国,万众皆其民”。笔者认为,巴哈伊教所推动的发展话语构建的核心概念,正是其“人类一家”的教义。在回答笔者关于巴哈伊发展话语建构的独特之处时,法赞·阿巴伯说:“总体说来,巴哈伊所说的进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巴哈伊教导中并无‘个人救赎’和‘上帝的选民’等概念。……巴哈伊的历史使命是与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因此,在话语建构中,我们的独特之处是‘一体、一家(0neness)’。”因此,巴哈伊教如何推动体现核心教义的话语构建,对于具有“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理想的中国人,是可以提供一些启示的。
  巴哈伊社团在关于全球繁荣的讨论中,特别强调“发展伦理”,强调大多数人的观点,即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不会自动促进国家的繁荣,这些趋势实际上已经使贫富差距恶化,绝大部分人群被摒弃在受益者之外。真正的发展需要人类意识的转变,需要人们独立探索真理,需要强调公平正义作为治理人类社会的原则,需要使“人类一家”成为一个深刻的信念。
  为此,巴哈伊教提倡以精神途径解决经济问题。落实在巴哈伊教所推动的发展话语构建上,其主要工作则是“开发精神原则”并向各种发展项目提供“精神原则”。在发展话语构建中,巴哈伊强调在发展领域,物质与精神的一种必要的互动应该发生在原则层面。物质文明的动力从根本上讲来自科学的推动,它来源于人类的理性和智慧的广泛应用。但是,这些应用必须符合精神文明的原则并且受其支配,否则,物质进步的后果将是祸福各半。以精神原则指导发展实践,也成为了巴哈伊发展话语构建的主要目标。
  巴哈伊团体使用“精神原则”而非“宗教原则”,源于现实世界,也源泉于其“宗教同源”的思想。巴哈伊团体在研究项目实施中发现,即使像在印度这种宗教历史悠久的国度,许多人对宗教仍然保持着不信任,并且有许多批评之声,甚至提出由精神代替宗教的问题:“假定要取代这些以宗教名义的陋习,难道我们不应该将宗教置于一旁,开始探索发展中的精神概念吗?将我们的讨论导向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经历不是更好吗?难道我们不是正在提及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信仰在他们的崇拜和实践个人行为中体现出诸如爱、慷慨、同情的品质吗?”巴哈伊教对于“一切宗教的基础相同”的信念,使其项目实践者能够认真聆听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精神经历,并注意到不同宗教背景的人们对于同一精神原则的不同阐述,从中归纳(开发)的精神原则因此被广泛接受。
  
  (二)以精神原则指导发展实践,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巴哈伊思想家注意到,在当今世界,我们很难让人信服发展实践应受到精神原则的指导。在中国亦如此。“目的决定手段”的陈规长久以来受到许多中国人的追捧,以至于成为了一种文化特征:人们对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功利性理解,使得诸如教育、医疗、环保、社会工作、社会科学研究等对社会至关重要的领域受到忽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发展,中国社会已经意识到必须改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临时策略,使“公正”成为发展战略的基本立足点。可以说,在反思过去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促进一场发展话语构建,是今日的中国社会必须进行的工作。例如,如何体现、如何促进公正,虽然在今日中国仍是众说纷纭,但公正作为一个精神原则,是中国文化和人类精神的迫切需要。因此有必要让全社会认识到,政府行为和社会行动的每一个阶段,从政策的出台到计划的制定,再到具体项目的实施,公正原则理应拥有最终的发言权。
  巴哈伊教主张,一个国家的真正繁荣,必须包括物质的繁荣和精神的繁荣两个方面,这与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二者的具体含义不尽相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意识到,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刻不容缓,因此提出:“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
  巴哈伊教思想家承认,科学和宗教属于不同的知识体系,但也十分强调二者在运行之中有一部分是交叉重叠在一起的,因为物质和精神不可能截然分开,因此提倡以“互补性原则”和“和而不同”的思想,“深入研究人类的精神遗产,而不是草率地做出评判”。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加强凝聚力并实现社会稳定,必须寻求基本的价值共识。今天的中国社会在提升精神生活时,也许会更多地发掘非宗教形式的精神传统,也特别强调发挥宗教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些都向宗教研究者提出了任务,即为了走向一条物质和精神齐头并进的发展道路,我们应当研究各个宗教传统,挖掘其在今天的正功能和独特贡献。
  
   (三)话语构建的方法论借鉴
  法赞·阿巴伯博士早年的构建努力,即向人们展示出其精神的、道德的、亲和的甚至谦卑的态度,并且特别强调其伦理高度。在其对于“内在”与“外在”、“我们”与“他们”的二分的批判中,巴哈伊教信徒所阐述的思想,不仅是基于巴哈伊教“人类一家”的核心教义,也可以诠释为基本的“发展伦理”。巴哈伊教深信人类生来就是高贵的,因此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乐观情怀,它同时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即认为人类将本能地避免恶行,因此对人类尊严的信念和对教育、知识的信念紧密相连。这是巴哈伊团体致力于服务人类的逻辑思考。
  在世界各国的实践中,巴哈伊社团在话语构建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向中国社会(包括知识分子)提供了大量可供学习的案例。例如,构建话语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如下问题:怎样促进探讨?怎样才可以在不说教、不贬低他人的前提下给人们的思想带来改变?怎样让个人和集体做好准备,抵制正大行其道的物质主义力量且同时逐渐稳步地推动社会的转变?
  成功构建的话语可能成为一种“权力”,但构建话语则更多地是一种能力。因此,强调“话语权”的国人应当认识到,致力于“中国认识”的话语构建,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我们自身的话语构建能力,则十分关键。现在是中国知识界反思自己的话语构建之时,笔者写作此文,旨在与学术同仁共同反思。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巴哈伊教的发展话语构建初探(3)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3548.html

相关专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蒋菲


上一篇:从当代巴哈伊教的灵性看宗教和科学的关系
下一篇:乌干达巴哈伊教考察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