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预防和排除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探索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在校大学生的健康人际交往逐渐被重视起来,其中由于女大学生生理及心理的的特殊性,其易受传统观念、社会现象、大众传媒及家庭教育背景的影响,在面对人际交往时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影响正常健康的人际交往,导致出现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及以后的工作。 
  关键字:女大学生 人际交往 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 
  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产生有很多原因,首先,传统观念的深层影响。个体作为社会性的存在,其思想行为无时不受到几千年沉积下来的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的影响和制约。在观念上,认为女性应该是温柔善良的、依附于男性的。这几乎是迄今为止任何时代衡量女性好坏与否的标准,不仅仅为男性也为女性自身所接受。这些传统观念加深了女性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障碍,即角色障碍型。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现象,这对女大学生心理发展也存在一定影响。 
  其次,家庭教育的偏差。现今的大学生多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父母以孩子为重,各方面都为孩子创造最好条件,盲目付出,却忽视了子女的人格教育,造成了子女只知道不断索取,不懂得付出回报,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即人格障碍型。这一缺陷使其无法与人友好长久的交往,造成交往障碍。而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偏差往往来自于父母的性别教育。所谓性别教育就是“父母据男女身心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的特点,按照一定社会对男女性别的不同行为规范要求,来进行不同的抚养和教育,使孩子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性别角色.”事实表明,孩子性别角色的经验主要是从家庭中得到的,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父母的教育方式,态度及价值观、期望值等等都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儿童的经验中,成为他们思想观念的一部分,并且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活动。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对男孩、女孩的教养方式及态度截然不同。父母对男孩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有更高的期望值并且允许他们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而对女孩他们则要乖巧、懂事、听话、温顺、会做家务等等。父母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同时也影响着女大学生成年后的人际交往。 
  再次,社会现象和大众传媒的负面效应。大学校园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物欲的极度膨胀,人际交往动机的功利化,以及以权谋私、钱色交易、感官享乐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不良现象的产生,女大学生的心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部分女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人际交往偏离了正常校园人际关系的特色。加上日常生活中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工具所传播的众多信息中存在有大量有关男女不平等的性别角色模式的思想观念,这间接的对女大学生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舆论宣传本身代表着一种社会导向,媒体所强化的社会对女性角色期待给高校女生的成长人为地设置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也存在脱节。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虽然培养了一大批勤奋读书的好学生,但是进入社会之后就显现出了人际交往不良的短板。能力不仅包括学历还要包括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时候超群的人际交往能力甚至能弥补学历和专业技术上的不足。 
  最后,也有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仍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其自身的特征。对大学生来讲,他们的人生体验主要来自于书本、来自于父母、老师的教诲和媒体的宣传等,因此在人际交往是难免会理想化、容易凭想象、凭感觉与周围人交往。因为阅历尚浅,人生的经验不够丰富,在与人交往时难免会产生摩擦。当别人到不到心中理想的标准或突然发现身边人又难以忍受的缺点时,便会感到苦闷,不知该如何相处、如何继续交流。而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特质差异与其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产生有着必然联系。从男女心理差异上来看,女生遇事往往会显得顾虑重重,缺乏自信,很容易自我否定,且依赖性强,更习惯于顺从和倚赖他人,缺乏自强自立和竞争意识,常把自己放在被动和从属的地位。加上女性的传统依附地位所赋予她们的心理特征远未消失,且大多习惯性地以男性的价值观来规定自己的行为不可避免地给自己设置了成长进步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在拥有很强的自尊心和优越感的同时也有有着极易产生的自卑感,在进入大学,置身新环境中,会感到不安,发现学习、社交、文体、相貌、衣着、家庭等等方面与别人的差异,就会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当中,从而产生深重的自卑感,并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当代女大学生超越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未来的发展、事业、恋爱婚姻等方面都有着美好构想。但过犹不及,当有的女大学生过分追求完美而脱离实际的,一旦发现自身的诸多不足时内心就产生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进而走向自我否定与自我封闭的极端,丧失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勇气与信心,导致了人际交往障碍,这对其今后的身心、学习及未来的工作生活都是极其不利的,为此,我们要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策 
  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解决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还有自身的共同作用。从整体的社会背景到个体的女大学生个人都要竭尽所能,才能更好的解决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问题。 
  1,将女性从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 
  建立以健康、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社会性别。主要体现在改变社会性别的刻板效应:女性应该将一些曾被看做是男性专用品格的诸如自信心、坚强、独立、进取心等优秀品格中解放出来;而男性也应该将认为是女性专用的如细腻、热爱生命、重感情等品格中解放出来,“将男性从强悍,‘男子气概’等支配女子的传统社会形象和压力中解放出来,正像女性可以从传统角色形象和压力中解放出来一样,是男性和女性向人的主体回归。”如果,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性别意识,那么对男性女性都会形成平等自由的发展氛围。也不会出现受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些关于男女行为标准的社会刻板印象了,从而在男女人际交往中建立起平等自由互惠的关系。因此,大众传媒首先要担负起此重任,贯彻男女平等的观念和方针政策,开展对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者、媒体人的思想教育,加强对各类媒体性别导向的监督指导。大力宣传积极文明进步的妇女观,抵制和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营造有利于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也应将新型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学生课程,多开设妇女学、女权的马克思主义等课程,改善在校女大学生的社会意识,为之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女性视角,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意识,以提高女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同时家庭教育也应有所改善,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有意识培养女性积极向上,开朗活泼,与人为善,宽容大度,不畏困难,自强自立的良好品格。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预防和排除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探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4879.html

相关专题: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 新乡学院学报


上一篇:略论中职学校教师的生命教育观
下一篇:104%发烟硫酸装船软管的选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