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行为方式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4)


 从理论上说,在企业之类的组织里,互惠行为有利于形成团队,提高合作效益。但是如果互惠不是以增进组织目标为目的,而是以增进小团体利益为目的,那么互惠行为可能就是有害的。管理学和社会学都研究了组织内部的非正式结构(即小团体)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利弊。因此,在组织中,强互惠行为对于增进组织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强互惠行为就是从组织利益出发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在组织中有利于形成凝聚力,提高组织的生存能力。对此,我们也能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譬如《论语》云:“公则说”,严复在《天演论?制私案语》中说:“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认为,如果政府为各种小利益集团所掌控,那么政府就会被这些小利益集团利用并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从而损害全社会民众的福祉[26]。根据格劳秀斯、孟德斯鸠、卢梭等欧洲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观点,政府是全体民众的契约安排,是一种为谋取全体社会民众福祉最大化的制度设施。但是如果政府被少数人操控,那么政府就会成为为这些少数人谋福利的工具。
  (四)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本质上是人类超越自我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人性表现,正因为人类有了这种理想追求,人类才有动力实施利他行为,人与人之间才有温情,人类的精神面貌才能不断地升华。譬如雷锋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是雷锋精神却总能唤起人们蕴藏着的崇高精神,指引着人们向上、友善,人们可以拒绝各种物质诱惑,但是深深地向往和孜孜不倦地追求雷锋精神。利他行为在经济社会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慈善事业,在经济学中有经济学家把它称之为除了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调节,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调节方式。
  ?三、人的基本行为方式的调整
  虽然自利行为、互惠行为、强互惠行为和利他行为是不同的人类基本行为方式,但是这4种基本行为方式往往统一于人的行为中,差异在于每个人的行为构成不同。正如前文所述,人的行为构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同时也影响社会环境。
  笔者认为,在市场交易方面,应当鼓励更多的互惠行为,倡导只有互利双赢才是实现和谐市场发展的根本理念。因此,诚实守信、互利合作,才是市场经济兴旺发达的根本。
  在企业,我们倡导资本与劳动的合作互利,正如玛格丽特?M?布莱尔所指出的,股东至上主义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无法激励劳动者积累专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本以增强企业内在的竞争力[27]。“企业是各要素所有者的合约联结体”,企业应当为各要素所有者服务,企业有独立于各要素所有者的组织目标,企业是一个系统,[HJ2mm]只有实现了企业组织这个系统的目标才能实现各要素所有者自身的目标。因此,企业应当鼓励强互惠行为,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但应当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也应当有较高的强互惠行为品格,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凝心聚力,从容应对市场变化,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只有较高的经营才能而没有强互惠行为的品格,都不能算做合格的企业家。
  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工作人员的举止言行对社会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特别是领导干部,其言其行都应当符合公众所期望的行为准则,否则“不公则不能说”,即言行不公则令不行禁不止。据上海市政协一项调查数据,64.8%的人关注的主要诚信对象是政府,人们认为,对政府信任崩溃的后果将是政令不通,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经济交往的成本被抬高,人与人之间缺乏安全感,社会道德底线一步步失守[28]。为了维护各项制度的尊严,公务员必须以身作则,并与破坏、不遵守制度的行为做斗争。而要做到这一点,公务员必须具备强互惠行为的品格。要促使公务员形成强互惠行为的品格,关键在于3个方面:第一,严把“进入关”,坚持德才兼备的公务员录用原则。最近国家公务员局负责人表示,2012年招考公务员,要强化对考生“德”的考察。这表明我们党对公务员队伍道德素质重要性认识水平的提高,这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道德素质水平[29]。第二,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监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曾经指出:“要加强对干部德的全程监督,既管好八小时以内,又注意八小时以外。”[30]第三,要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对于能力不强、努力不足、道德素质低、不适合政府工作的公务员,要坚决清退出公务员队伍。
  对于利他行为,社会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弘扬利他主义精神;对打击利他行为或利用他人的利他行为而自利的人或行为要严加惩处。这几年党中央加强对全国道德模范的宣传教育活动,是一项很好的社会风尚铸造工程,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素质,形成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任何一种行为都遵循“奖增罚少”的规律,即某种行为得到社会的鼓励和奖赏就会增多;相反,如果受到惩罚或欺侮则会减少。譬如1963年对雷锋精神的弘扬,使雷锋精神成为当时人们效仿的榜样,大大提升了民众的精神品质,至今仍成为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永远的美好记忆;相反,由于受“郭美美事件”的影响,中国红十字会得到的慈善捐款数量明显减少[31]。
  ?四、结语
  主流经济学认为人是自利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人有4种基本的行为方式,即自利行为、互惠行为、强互惠行为和利他行为,这4种行为利己性依次不断减弱,利他性不断增强。在市场交易中,应鼓励互惠性,抑制或打击机会主义的利己行为;在企业内部,互惠行为有利于增强员工之间的合作,但也要防止这种互惠性形成有损于企业目标实现的小利益团体,要着力倡导强互惠行为,增强指向企业目标的凝聚力;在政府部门,要倡导强互惠行为,决不允许形成小利益团体以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鼓励利他行为,努力营造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氛围,对利用他人的利他行为而谋取私利的人或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人的行为方式并非一成不变,社会环境塑造人的行为,同时人的行为也在影响社会环境。因此,倡导良好的行为方式,既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提高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提升民众的道德素质水平。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行为方式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4)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4376.html

相关专题: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官网 河北联合大学


上一篇: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分析与借鉴
下一篇:从分工到团结:对涂尔干职业群体观念的AGIL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