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富裕的国家比不富裕的国家生活满意度也较高。盖勒普(Gallup)调查发现,中国的幸福指数在124个国家中排名第92,只有12%的中国人描述他们的生活是繁荣(flourish)的,这一数据和埃及、利比亚、也门和巴林相同等级。丹麦排名第一,有72%的人报告繁荣昌盛,而美国的数值是59%,排名第12。这些数据提示,富裕国家人民的生活满意度也较高(May 16,2011;LosAngeles Times)。在中国,富裕的地区也比不富裕的地区生活满意度高。
第三,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也会报告更高的满意度。国内研究认为,我们的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指数是成正比关系的,比如,邢占军(2011)对6个省会城市的调查数据,以及来自山东省城市居民连续7年的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收入与城市居民幸福感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高收入群体幸福感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群体。经济的减退则导致幸福感指数降低,如,英格勒哈特等人的研究发现,从1979年开始的几年里比利时国民收入出现下滑,幸福感指数也相应地降低。
(三)幸福悖论现象的心理解读
但是,在富裕阶层和发达国家,确实出现了幸福和金钱关系不大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我们可以从两种观点来看:
第一种观点,忽视变量说。经济学关注收入、财富和消费,并不关注影响人们幸福的其他方面,如激励与创造、健康、政治参与、社会渴望、自由、利他主义、不平等,等等。特别是,如果这些非经济因素与收入、财富和消费等经济因素呈负相关时,那么随着GDP的增长,许多影响幸福的非经济因素会下降(比如休闲时间的减少,竞争压力的增大),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抵消经济因素带来的正面作用,于是就可能出现收入增加了而人们的幸福没有相应增加的“幸福悖论”。这也说明,GDP作为测量经济的指标,并不是测量幸福的适合指标,也不是衡量国家总体发展的适合指标。所以,有学者提议用总体幸福感(General Well Being,GWB)代替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指标。
另一种观点,攀比理论。着重于从收入本身出发,认为个人的效用与自己的收入水平正相关,但是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攀比水平)负相关,当社会变得更富裕时,攀比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使得总效用水平保持不变,这种解释也被称为相对收入理论,参照组理论(reference group thoery)是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在心理学上的一个变体。这种攀比和社会比较的竞争仅仅导致个人福利的再分配,而作为整体的社会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个体因竞争胜利幸福感增加,但是相对竞争失败的个体幸福感减少,所以,总体的社会幸福感没有增加,增加的是个体或者局部群体的幸福感。例如,对哈佛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拿5万美元年薪的人比拿10万美元年薪的人更幸福。因为前者所处的行业平均工资为25000美元,而后者行业平均年薪大多高于10万美元。所以,总体财富虽有增加但幸福感却不会增加。在任何一个社会阶段,处于同行业顶层的人数总是少数。而且,一个人相对于别人收入增加,幸福感增加,但别人相对于他收入却是减少了,幸福感也随之减少。为了追赶这个领先者,落后者要付出努力以提高收入追赶领先者。所以,现代社会的人们就像是老鼠赛跑,不断加速,不断交替领先,最终都精疲力竭。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收入越来越高,但幸福却越来越模糊。
综上,中国的“幸福悖论”,其本质仍然是经济不够发达的产物,金钱对幸福是有贡献的。但是,主观心理因素等非经济因素也有很大贡献。幸福、人们生活满意度的提高,不是单纯金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人们的主观心理层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追求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幸福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幸福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着重讲授积极心理学家发现的美好生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生活。积极心理学于1998年由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在任时提出。主要针对的是二战以来心理学界主要致力于人类问题的解决和补救,而不是着眼于正常人群的研究,比起那些流行的大众心理学家和演说家等,少了一些对美好生命的关注。因此,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类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坏的地方,也要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致力于治疗痛苦的创伤,也要帮助健康的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扭转了心理学病理研究的倾向,使得心理学研究开始走向大众,帮助普通人追求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范畴:(1)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等)。主要讨论个体的幸福感和哪些因素相关,比如,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幸福的贡献较低,而自尊、乐观、感激之情、朋友的多少却与幸福感高度相关。愉悦感有原始的愉悦和高级的愉悦,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全身心投入的酣畅感,可以带来长久的愉悦;而感恩则更令人愉悦,从而体会到一种持久的积极体验;成就则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回馈。(2)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赋、兴趣、价值)。包括个性力量的识别和界定,根据美国行动价值协会(VIA)提出的良好性格的分类,将美德分为智慧和知识、勇气、人道主义、正义性、节制和超越优势等六种类别。帮助人们确认自己的个性力量所在,识别自己的优势,从而发挥优势,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贡献于社会。(3)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探讨积极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两性关系、爱的能力等友谊、爱情、婚姻关系,探讨如何提升这些亲密关系,从而实现人生的幸福。还包括积极的学校教育、积极的商业机构和工作环境、积极社区的建设乃至积极的社会,等等。
可以看出,幸福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核心课题,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货币(ultimate currency),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根本动机,是人类生活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