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缺乏沟通:失去有效教育机会
大学生离开父母上大学之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显得鞭长莫及,大多是以沟通、交流为主要途径。但是,从调查中发现,不少家长因为疏忽必要的沟通交流,而失去了许多的有效的教育机会。山东大学的陈剑老师通过调查发现:67%的家长大约一星期与孩子交流一次,90%的家长大约半个月与孩子交流一次,13%的家长大约一个月与孩子交流一次,11%的家长只有有事时才和孩子交流[2]。因为缺乏交流,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文化教育的责任则无法兑现。事实上,如果家长能够与孩子积极交流,像通过电话直接沟通、通过电子邮进行探讨、通过到校探视、假期开展面对面研究,等等,都有好的效果。
此外,有些家庭缺少温暖,引发了一些负面的教育现象,特别是处于离异、留守、流动状态的家庭中的大学生缺乏家庭的温暖,除了容易形成自卑、冷酷、自私、攻击的性格外,道德文化素养的形成也必然要受到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文化教育的能力不足,影响了道德文化教育的效果,像缺少先进教育理念的运用、教育方式方法设置、教育契机的把握、教育内容选择……,由于有些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粗暴的采取打骂、惩罚等手段,引发了子女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造成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家庭困境的缘由
家庭是大学生一生成长的第一个教室,父母是他们成长的第一任老师。无论是在这“第一个教室”中接受的“第一任老师”的道德文化教育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对大学生今后的大学学习以及毕业后的社会事业产生长久的作用,有些还可能一直伴随他们的一生。
(一)家长缺乏对孩子正面形象的影响
家长是用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为自己的孩子塑造了父母的形象:有的成为孩子一生的楷模,时刻都会争取成为像他们父母那样的人;有的成为孩子成长的正确引路人,用优秀的道德文化指引孩子的努力方向。但是,也有一些家长自己本身的道德文化修养水平就不高,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市侩、庸俗,甚至充满了铜臭味;有些家长当着孩子面做着那些唯利是图的事,有的甚至让孩子过来帮助他们干反道德文化的事;有些家长不孝敬自己的父母,不注重自己品行修炼,这些家长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二)家长只注重学习成绩忽略道德文化的教育
学习成绩是看得见的,而道德文化素养是看不见的。一般的家长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好,对于是不是讲礼貌、讲卫生,是不是尊敬长辈,是不是养成文明习惯,有没有社会公德等等涉及道德文化素养的方面,不大用心去关注,即使是发现了一些与道德文化不一致的方面,因为有了好的成绩,也就忽略不计。正是由于这些家长的过度宠爱和放纵,才使得一些大学生把在小学和中学没有受家长约束和教育而形成的违反道德文化的一套带到大学校园中来,在影响其他同学的同时,也在降低大学原有的道德文化水准。
(三)家长放任自流使学生失去控制
有些家长不仅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和规范的权力,还鼓励他们的孩子为所欲为,有时明知那样做是有问题的,也不加制止。这些反道德文化的行为、习惯随着大学生一起进入了校园,不仅让大学生与大学的管理制度产生矛盾,还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大学生还专门与大学学工人员、学生干部,以及一些对他们看不惯的同学对着干,这些道德文化素养低下的大学生在言语或行为上常常会引发与其他同学之间的矛盾,有些还会导致一些激烈的冲突。因为这些家长的放纵而使一些大学生不仅不愿接受法律、纪律、制度的制约,也不愿受到道德文化标准的约束。
(四)孩子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孩子在读中小学时,家长会常跟他们说应该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讲究公德,如何提高道德修养……可当这些大学生离开家乡到就读的大学去求学后,一方面认为孩子上大学了,已经从实质意义上长大了,不需要父母再在耳边唠叨了;另一方面认为有大学里的领导和老师管着,也不需要家长再多去费心了。即使是规定孩子每周要打一次电话,有时也就三言两语打发了。还有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失控了,家长打电话找他们,有时不耐烦,有时直接把电话掐断。其原因是有些家长为了维持孩子的学业,出外打工挣钱,没有时间、机会与孩子交流;有些孩子长大了,感到已经上了大学,就以为成了人上人了,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的话已经听不进去了,认为他们跟不上时代了。
(五)家长过分相信孩子,缺乏辨别能力
有些大学生为了追求自己的物质享受,需要编造谎言,变着法向家长要钱;有些家长面对父母的教诲,听上去不顺耳,编着瞎话进行搪塞。面对这些类似的谎言,不少的家长容易轻信他们,以为这些了上了大学,受了高等教育的孩子是不可能骗他们的,于是想方设法地克服困难以满足他们的物质和金钱的需求。由于溺爱的心理作怪,宁可相信孩子说的话是真的,也从不考虑多反问一些“为什么”,他们的善良,在一定程度放松了对子女道德文化标准的约束起到了一种助长的作用。其实,当这些谎言被揭穿本身,就是对其道德文化教育的极好契机,也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文化教育的活教材。
(六)家长自身缺少教育的素养
家长对大学生放弃道德文化教育,放松道德文化要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的缺失,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与大学生的落差比较大,自己感到没有实力去教育他们,大学生也感到他们已经不能教育他们了。有些家长缺乏对子女开展道德文化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中小学时代恐吓加棍棒式的教育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一方面是孩子不在自己身边,不可能实施面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因为缺乏遥控教育的策略和能力,有时眼看着子女走向自己不愿看到的、与传统道德文化相悖的方向而无能为力。
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培养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有来自国外的,国内的一些特殊因素,还有的还可能是因为政府政策的原因,同时,这些原因也不是单一地对大学生的道德文化建设进行作用,而是有时会形成合力进行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