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于学习者差异诊断的教学目标的特质
基于学习者差异诊断的教学目标相对于一般教学目标而言,具有差异性、层次性和拓展性或补偿性三大特质。
(一)差异性
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在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基本要求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方式、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以及性格、气质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者必须诊断出学生在学习需要、学习兴趣、思维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并考虑学习内容如何与学生不同兴趣、不同的学习风格相适应,在充分了解不同性格、气质、不同认知方式对学习活动的不同要求的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创造适宜的条件,设计体现针对性、凸显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个性发展、全面而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差异性是基于学习者差异诊断教学目标的首要特征。
(二)层次性
如前所述,学生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存在着多种差异,为适应所有学生的现状,并与学生當前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适应,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最低现实水平为教学的“逻辑起点”,以此确定教学的起点目标即学生个体发展的“底线”,并以起点目标为基础,依次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层次性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技能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逻辑上意味着后一层次目标一定较前一层次目标更复杂,而前一层次目标将是达成后一层次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层次时,不应仅仅依靠自己的直觉或经验或课程标准,简单地将某一目标划为单一的基础性目标或发展性目标,这样很可能会导致单一目标过于复杂,或目标的发展缺乏系统性或结构性等问题。因此,教学目标层次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准确诊断不同层次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的现实差异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准确确定教学目标的层次是属于单一基础性目标,还是以单一性目标为基础的后续发展性目标,从而显现学生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當然,确定的发展性教学目标应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的目标而非学生经过努力后不能实现的理想性目标)。所以,层次性是基于学习者差异诊断的教学目标的典型特征。
(三)拓展性或补偿性
所谓教学目标的拓展性或补偿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所获得的学习结果,有的是对学生优势发展领域的拓展,有的是对学生弱势领域的补偿。有关研究表明,“當教师能根据他们特有的需要调整教学和评价时,他们取得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8]。基于学生差异诊断的教学目标由于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差异、需要和偏好,并依据这些差异、需要和偏好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与通常的教学目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以统一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量身打造具有适切性的教学目标,因其满足了学生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发展需求,因而拓展了学生学习中的优势或补偿了其某个方面的劣势。所以,拓展性或补偿性成为基于学习者差异诊断的教学目标的重要特征。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基于学习者差异诊断的教学目标是一种以学生的个别差异为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而目标的设计过程本质则是教学设计者与教材的编写者、学生及文本四者之间对话互动的过程,基于学习者差异诊断设计形成的教学目标则是四者对话互动的结果或产品。这一产品追求的不是一般教学活动强调的“异中求同”,而是专注于教学目标设计的“同中求异”。因此,基于学习者差异诊断的教学目标强调“将学生个体发展的共性方面的要求与独特性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既有体现全班共同发展需求的共性目标,也有体现个体独特发展需求的个性化目标,将二者结合起来,统筹考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