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根据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开放化、人民币国际化四方面的关系,对利率市场化进程做了基本判断。并借鉴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经验,给出了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应配合监管当局逐渐理清所面对的主要利率风险;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应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大力发展个人贷款,合理控制农村部门居民负债走势,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三是推动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健全农业补偿机制;四是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建设“智慧农村”。这些政策建议对货币政策管理及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具有实证借鉴作用。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农村金融;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5-0040-06 
  农村金融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与风险,把握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农村金融的影响,识别利率市场化给农村金融带来的风险,稳步推进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一、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判断 
  利率市场化问题是个热点问题。根据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开放化、人民币国际化四方面的关系,本文对利率市场化进程做了基本判断。一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内含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中;二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逐渐走向市场化;三是利率市场化与中资银行的转型相辅相成。 
  1.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内含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中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美元的信心指数一路下跌。作为亚洲新兴国家的货币代表,人民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加之人民币近年来正逐步的成为东盟各国的结算货币,人民币市场化已然是国际经济新形势的要求。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中,利率市场化是必然要求,并包含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之中。纵观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开放化、人民币国际化四方面的关系,以历史的角度判断,通常先有金融市场开放化,再有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逐步开放,才会有全面的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最后水到渠成地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见表1)。从时间段分析,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将在我国“十二五”后期全面实施。 
  2.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逐渐走向市场化 
  目前,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以利率为主)已经开始逐渐走向市场化。自2012年6月8日起,我国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O.8倍。 
  从上表可以发现,存款利率政策放宽的瞬间,国有大型银行就立刻采取了利率上浮的措施,多数股份制商业型银行则保持利率不变。这样也从侧面表明浮动的市场化的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市场化的第一步棋子已经开始执行。换言之,我国已经打破银行业垄断竞争格局,为银行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报价面,也为形成完备的基准利率形成机制提供了基础。 
  3.利率市场化与中资银行的转型相辅相成 
  一是利率市场化进程迫使中资银行未来5年加快转型。中资银行(包含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将加快资产结构调整和赢利模式变革。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将与中国经济迈向消费和第三产业趋势同步。利率市场化将压缩传统产业和大企业服务空间,提高新兴产业、居民和中小企业(特别是农村的)的金融需求。个人贷款对中资银行来说具有最大发展潜力,同时住房贷款的增长空间远大于一般消费贷款(参见表4)。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1991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4平方米,2007年这一数字提高到28平方米,16年间翻了一番,不仅是居住面积的提高,居住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而适度不动产泡沫仍将对改善下一批人群(见表5)的住房条件贡献很大。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60667万人,大约20848万户。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全国城镇中无房户和每一代人平均不到一间住房的户占11.9%,绝对数接近2500万户。一方面通过来源于不动产泡沫收益的政府补贴来提供相应保障住房、扩大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住房贷款需求巨大。 
  二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微观上促使信贷单笔额度的下降和投放对象的多元化,进而实现银行表内业务差异化。利率市场化促进信贷结构变化,中国大型企业贷款增速将放缓,而住房贷款、消费贷款和中小企业(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贷款增速将加快。信贷单笔额度的下降和投放对象的多元化也为银行差异化经营提供了更大空间。 
  二、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金融所产生的主要风险 
  1.货币投放少且商业金融机构关注度低 
  由于农村金融的主要客户是收入水平低下的“三农”客户,资金总额相对城市来说普遍较低,加上多数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上利润率较低,涉足较少,所以农村金融业务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重视。此外,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更加愿意以更低的浮动利率活动较大的资金,减少资金的获得成本。这也使得农村货币市场的资金额转向城市商业银行。从而使得农村金融的货币投放较少。 
  2.道德风险高 
  由于全盘改革尚未完成,农村信用社在整个金融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相对来说,承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冲击较大,是改革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对于当前的农村金融的体系来说,利率市场化非常容易发生存贷款中的道德风险,也就是银行间无序高息揽储,低息放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将使得各个银行的不良贷款迅速增加。在此前监管不严的时候,农村金融机构之间不计成本的无序揽储已让这些本就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陷于恶性循环的境地。 
  3.利率风险管理制度滞后 
  一般来说,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贷社为主要的存贷款机构,相比起商业银行来说,农村信贷社的风险管理严重滞后,尤其是近年随着利率逐步市场化,管理层的意识未能与时俱进,未能站在战略管理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意识滞后必然带来管理的滞后。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十二原则,农信社作为独立法人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控制风险,而实际上现行的利率管理仅是一种简单的利差管理,风险管理与监控制度一片空白。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3888.html

相关专题:建筑论文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上一篇: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趋势下股东退出机制的设计理念
下一篇:新形势下的高职英语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