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历史学 >

晋襄公的无奈(2)


 更糟糕的是,事情并未到此消停。得势的新贵势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就在同一年,晋襄公在“夷”地举行大蒐礼,检阅部队,训练士卒,恢复三军旧制。可在三军将佐任命上,晋襄公再一次朝令夕改,乱搞一气。他本来是根据诸卿宗族地位高低与对晋国贡献大小,而任命狐偃之子狐射姑为中军帅、赵衰之子赵盾为中军佐,这应该说是一个相对较为稳妥,能平衡诸位卿大夫关系的决定。可是,当担任太傅要职的阳处父(他曾为赵衰的属下)一加反对,晋襄公又马上改变了主意,将赵盾、狐射姑两人的位置给调换了,改由赵盾出任中军帅,并同时执掌国政,而狐射姑则莫名其妙被降为了中军佐。 
  很显然,这种没有定力、缺乏主见、朝令夕改的个性特征、行事风格是身为决策者的大忌。在别人眼里,这意味着决策者优柔寡断、缺乏担当,是平庸低能,是软弱无力。的确,政治需要妥协,但妥协的前提是不能放弃原则;处事需要变通,但变通的条件是不能率性随便;做人需要厚道,但厚道的界限是不能堕入窝囊。在许多情况下,身为一国之君,更应该乾纲独断,师心自用,有的决定即使不怎么合适,也要咬紧牙关挺住,坚持推行下去。要改,也是要过段时间,切不可当场推翻,自我否定,以至让人笑话,被人看轻。 
  晋襄公似乎并不深谙“君人南面之术”的精髓,动辄否定前议,另起炉灶。时间一久,大家就很自然将他看成是没有主见、败事有余的庸主一个。总之,晋襄公的宽厚、随和也许无人否认,但这种常人的美德,落在一国之君的身上,却往往会成为自己伸展拳脚的累赘,弊大于利,后患无穷。 
  作为一国之君,晋襄公身系晋国的安危,其性格特征与一切作为,都直接关系着晋国的历史命运之盛衰荣辱。 
  不可否定,他的包容与宽厚,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基本上或暂时地稳定了晋国的政局,避免了晋文公死后晋国内部出现颠覆性的动荡,使晋国的霸业在较长时间里得以延续,维系不坠。这一点,与当年郑庄公小霸、齐桓公首霸都及身而止的情况是明显不同的,对此,晋襄公应该说是不无贡献的。 
  具体地说,他在登基的第二年,就淋漓尽致地打了三仗,殽之战杀得秦军一败涂地,片甲不留;箕之战,给强悍的狄人以迎头痛击;泜水之役,给蠢蠢欲动的楚人以严厉的警告,重挫了对手的气焰。接下来的戚之战、彭衙之战等作战行动,也进一步打击了挑战的对手,巩固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左传·文公四年》(公元前626年)记载该年的夏天,“曹伯如晋会政”,杜预注“会政”曰:“会受贡赋之政也。《传》言襄公能继文之业,而诸侯服从。”在晋襄公手里,晋国仍是首屈一指的中原霸主,后人由是而将晋文公与晋襄公视为晋国历史上的一个整体,称道其为“文襄之世”,尊之为晋国霸业辉煌的象征,不是毫无道理的,也是可以充分理解的。 
  但是,更需要指出的是:晋襄公的性格及其作为,维系和推进晋国的霸业,只是表面性的现象,是治标而不是治本;而从深层次来考察,所造成的破坏,所带来的危害,才是本质性的,关键性的。其中最严重的有两件事情。 
  首先是殽之战。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的代名词。当然,由于国家核心利益的不同乃至冲突,早在晋文公统治后期,两国的关系已开始变得微妙,甚至产生裂痕。公元前630年,秦、晋合围郑国都城的关键时刻,秦穆公听从郑国说客烛之武的一番言词,与郑国私下议和,然后解除了对郑国都城的包围,率军扬长而去,将晋文公晾在一边,遂使伐郑之役虎头蛇尾、功亏一篑。晋文公当然恼火,但他从战略全局着眼,并不愿晋、秦关系就此破裂,因此,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断然拒绝了手下将领欲寻秦国晦气的请求,维系了秦晋之好的大局。 
  然而,晋襄公的见识就太差劲了,与乃父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之上。在重臣先轸的极力鼓动、强势主导之下,他居然轻启战端,在殽地设伏,聚歼秦军,“匹马只轮不返”。其实,这一仗本来是可以不打的,秦军的错误,只是没有向晋国借道而已,本身并没有直接与晋国为敌,灭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滑国,晋国一方如从双方战略同盟关系大局考虑,大可睁一眼闭一眼,事后再向秦国提交一份外交抗议就是了。可晋襄公偏偏信从先轸的蛊惑,居然大打出手,逞一时之气。这是极其轻率的行为,是取小利而忘大义的蠢举。 
  战争的结果,自然是一点悬念也没有,晋军高歌凯旋,秦师大败亏输。可这么一来,晋国的总体争霸战略方针就招致了严重的干扰,其争霸战略努力就遇上了致命的挫折。因为就晋国而言,楚国才是它称霸中原的最大障碍,才是自己实施战略打击的主要对象。所以,从晋国争霸战略全局看,殽之战的发生及其后果,乃是失大于得。这一仗虽然挫败了秦国东进争霸的企图,使秦国的军事实力遭到沉重的损失,但是却完全破坏了秦、晋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致使秦国转而同楚国结盟,而且对晋国一直不依不饶,长期同晋国为敌,先后挑起报仇雪恨式的一系列战事,如彭衙之战、王官之役等等。 
  如此一来,晋国遂不得不陷入两线作战、侧面受敌的不利态势、被动地位,受到掣肘,在战略上丧失了主动权,无法集中全部的力量与主要的敌人楚国进行周旋与战略决战。相反,其劲敌楚国则得以乘机拓展疆域,增强实力,甚至发展到“问鼎中原”的地步,春秋时期整个战略格局为之发生了巨大的改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秦国一样,晋国也是殽之战的大输家,而最大的赢者,毫无疑问,乃是楚国。而之所以会有这样挫败,归根结底,应该是晋襄公缺乏定见、附和先轸的逻辑结果。对此,晋襄公应当承担起自己该负的那份责任。 
  其次,是重用赵盾。 
  如前所述,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的晋襄公轻率地收回成命,改变决定,将赵盾与狐射姑的职务,轻易地调换了。赵盾他本来就继承了其父亲赵衰的执政大夫一职,如今又拥有了军中的最大实权,成了朝中与军中无可争议的一把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势显赫,不可一世。这应该是晋襄公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晋襄公的无奈(2)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lsx/4849.html

相关专题:学术论文网 甘肃理论学刊编辑部


上一篇: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的由来
下一篇:乌盆记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