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对清政府最大的思想震动只是认识了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而借助洋枪洋炮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经验又给官僚们以实际体验,于是出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自强变革。自1860年代开始,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惨败,大清在军事、科技、经济诸领域改革开放了30多年,史称洋务运动。其目的就是借助西方的军事技术、工业生产、经济发展来维护和巩固天朝的专制统治,而没有认识到天朝腐朽的社会制度及相关的生产关系、文化传统同样需要大力的变革。
一
1861年初清廷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负责有关事务。然而在文化心态一直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什么都是自己最优秀,所以只能以夏变夷,而决不允许向夷看齐的这个国度中,要搞这么个改革开放实在极为不易。守旧派以西方铁路、电器诸技术将影响皇家风水,破坏龙脉地气,西方科技是奇技淫巧诸可笑理由竭力阻碍,洋务派官员要说服朝廷中的顽固势力实非易事,所以一路走得相当坎坷,反反复复地不断折腾。也没有什么宏图规划,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乱摸石头过河。据说两个洋人曾帮忙设计过: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写了《局外旁观论》,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写了《新议略论》,提出中国必须改革内政外交诸建议。但出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警惕性,许多官员都认为其“包藏祸心”,“断不可从其所请”。所以尽管两个“洋鬼子”小心再小心地提出一些温和改良办法,却还是落个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嫌疑。
以修铁路为例,1863年,27家上海洋行要求建造苏沪铁路,遭官府拒绝。英国工程师建议造以汉口为中心的铁路网,也没回应。1865年,英人在北京造长里许小铁路,国人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官府饬令拆卸。1872年英商在天津租界建成铁路,反对声也此起彼伏。尤其是1876年美国驻上海领事发起修建的上海到吴淞的客运铁路,引起众议纷纷,甚至扬言以卧轨阻挡火车通行,翌年李鸿章提出交涉,用28.5万两白银收回铁路,沈葆桢将其拆毁,掷入大海。1878年开平煤矿出煤,需要修铁路运输,却受到很多官员的弹奏反对,朝廷在先同意的情况下突然又变卦。1881年在特批下唐胥铁路总算建成,由于保守派的反对,不能忍受火车轰隆开过的声音,只有用骡马拉火车,可谓世界奇观。李鸿章为中南海造好宫廷小铁路,慈禧不喜欢火车头的轰鸣声,居然下令由太监拉车。……此事朝廷辩论20多年,直到1889年,在李鸿章的力挺下,朝廷才下谕旨将修建铁路立为自强之策。
二
留学一事也是颇费周折。由于洋务派的一再奏请,政府直到1872年才同意向西方派遣公费留学生,设预备学校于上海,学习1年后赴美国,留学总人数为120人,分四批前往,每批30人,留学年限为15年。这样4批公费留学生分4年陆续奔赴美国,容闳称此举为“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然而反对派的攻击始终不断,到1880年达到高峰。慈禧听说这些孩子都给西化了,有人把辫子还给剪了,见了孔子牌位与官长都不行叩头之礼了,那还了得?1881年便下令召回所有留学生,不管他们学业是否完成。造成120名留美学童中,真正完成大学学业的只有2人。中途撤回留学幼童,是对培养新型人才机制的扼杀,是顽固守旧派的又一次“胜利”。这帮留美学生“凄然返国”后,大都被分配到企业当工程师或外交方面的翻译官,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发展只能起些技术性作用。
“洋务”功臣郭嵩焘在光绪初年被任命为首位驻英公使,郭氏硬着头皮接受此任,却引来国内舆论大哗,普遍认为出洋“事鬼”与汉奸一般,守旧的士绅更是群情激愤,大肆攻击。行前,朝廷应总理衙门之奏请,命郭氏将沿途闻见日记咨送总署。到达伦敦后,郭便将几十天的日记题名《使西纪程》寄回,将途经十数国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政事法律、重商经济等方面作了力所能及的介绍。总理衙门将此书刊行后,引来守旧者的口诛笔伐,甚至有官员弹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清廷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而没有将他召回,但下令将此书毁版。同时,郭的副手刘锡鸿不断向清廷打“小报告”,列出郭的十数条罪状,主要是入乡随俗的一些礼节琐事,刘却将此上纲上线到“有失国体”的高度。清政府终于在3年后,下令将二人同时撤回。郭回国后,被骂得狗血喷头,心力交瘁,只得请假回家乡,等待他的还是乡亲的嘲讽与哄骂,后顶着“名教罪人”的帽子在孤寂中病逝。
尽管道路并不通畅,但洋务派官员顶着风浪摸石头,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就。1861年,曾国藩建成中国第一座军火工厂: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李鸿章建立上海洋炮局。洋务派奏请而设立中国第一所翻译学校:北京同文馆。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成立中国第一座大型综合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在南京成立金陵制造局。1866年,左宗棠创办中国第一座造船厂:福州船政局。次年成立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崇厚成立天津机器局。1869年,左宗棠成立西安机器局。此后七八年陆续在福建、兰州、广州、山东、湖南、四川、吉林、浙江、云南、山西、台湾诸地建立机器局,近代军用工业获得大发展。1870年,李鸿章筹建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同时,清廷又分别建成广东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共四支海军舰队,其中北洋水师最强,拥有两艘号称“远东巨舰”的进口铁甲舰。
三
文化教育方面,前述清廷曾向美国派遣公费留学生,福建船政局也向欧洲派遣留学生,始于1873年船政大臣沈葆桢的提议,共分三批,头批38人,第二批10人,第三批30人,学制3-5年,学成回国主要从事造船、驾驶、开矿等。认识到留学费用昂贵,需要自己办学培养人才,洋务派在全国修建了30多所新式学校,大多为学习西方科技的实业学堂,有矿务、电报、铁路、驾驶、商务、医学等专业课程,培养了许多自然科学人才。军事学校性质的各地水陆师学堂,也均带有近代科技与工程学方面的课程,而学堂学西学是由这些军事学堂开其端的。还有京师同文馆,除外语还有天文、算学诸课程,培养了许多翻译与科技人才,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科技书籍。
相关专题:发表论文格式 发表文章格式 论文格式 发表论文格式模板 发表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格式模板 会计电算化 农村资金互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