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活动的最早起止时间为:
A:ESA=0 EFA=ESA+1=1
B:ESB=0 EFB=ESB+1=1
C:ESC=EFA=1 EFC=ESC+1=2
D:ESD=EFB=1 EFD=ESD+3=4
E:ESE=EFB=1 EFE=ESE+2=3
F:ESF=max{ESC,ESD}=4 EFF=ESC+3=7
G:ESG=EFE=3 EFG=ESG+2=5
最迟起止时间为:
G:LFG=EFE=3 LSG=LFG-2=5
F:LFF=7 LSF=LFF-3=4
E:LFE=LSG=5 LSE=LFE-2=3
D:LFD=LSF=4 LSD=LFD-3=1
C:LFC=LSF=4 LSC=LFC-1=3
B:LFB=min{LSD,LSE}=1,LSB=LFB-1=0
A:LFA=LSC=3 LSA=LFA-1=2
在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的最早起止时间和最迟起止时间是相同的,而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则存在机动时间。
用单代号网络图表示为如图2所示。
图2 单代号网络图
Fig.2 Precedence network diagram
当工期时间计算出来之后,就可以把每个活动的人员进行安排。不过,因开发方可能有多个项目并发进行,人力资源会比较紧张匮乏。那么,这时候项目负责人在安排人员时,往往会本着“人员要少而精”的原则,来确定完成该项目需要的最少的人力资源。要想项目不会延期,那么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就必须要保证人员充足,而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可在机动时间内,错开各活动,拉平资源所需要的高峰,合理利用好资源,从而能够使得项目如期顺利完成。
完成A-G活动所需的任务量=人数*所需时间,因此
A:1*5=5(人周)
B:1*9=9(人周)
C:1*3=3(人周)
D:3*5=15(人周)
E:2*2=4(人周)
F:3*6=18(人周)
G:2*1=2(人周)
该项目中关键路径是①→③→④→⑥,那么B、D和F就是关键活动,因此需要完全保障这三个活动的资源得到充分满足,才有可能不会超期,那么所需要的最少人员就可以这样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A-G活动在人员最少的情况下的进度安排
Tab.2 The schedule of the A-G activities in the
mininum personerls
周
活动 1 2 3 4 5 6 7
A 4 1
B 9
C 3
D 5 5 5
E 3 1
F 6 6 6
G 1 1
合计 9 9 9 9 7 7 6
4 结论(Conclusion)
CPM方法在进度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图形化的显示让人们一目了然,并且使得计划安排合理,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但是CPM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部分工作之间的紧前、之后的关系不明确,有效网络图就没法导出,从而CPM方法也得不到有效运用。
(2)活动的时间都是预估计的,如果其中一个活动的时间出现较大偏差,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关键路径发生变化,之前所做的进度计划就会被推翻,势必要求使用CPM方法的同时,还需要其他方法、技术和工具的辅助,才能提高进度计划的准确率,使得项目能够按进度计划按期完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史济民,顾春华,郑红.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张学群,崔越.运筹学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 曹丽正.IT项目管理中关键路径法的应用[J].商情(财经研究),
2008,(3):89.
相关专题: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案例 灌溉排水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