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流通产业转型发展经验,重点从流通产业结构优化,流通产业经营体制创新,流通产业政策的适时调整,流通产业的科技促进作用,流通产业专业人员的培养五个方面,探讨了发达国家流通产业转型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了我国流通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性建议:首先是加大科技的转化发展,促进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转型;其次是加强流通产业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流通体制,并积极培养流通人才。本文多渠道探索了流通产业政策性转型,希望对我国流通业的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流通产业 转型 政策性 国际经验
发达国家流通产业转型经验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欧美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末期,就对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已经形成了合理化的流通产业结构。发达国家在调整流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考虑到了市场环境的公平竞争性,认为只要符合市场机制和产业结构的竞争因素,便能体现出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也正是由于市场价格差异鼓励了生产者和投资者,有效及时地流动着产业结构中的社会经济资源。欧美发达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营造适宜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环境,当市场力量无能为力时,政府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行动。
美国第三方的物流是由经济环境产生的,随后形成了专业运输、区域配送以及物流服务商等合作产业,调整和优化了流通产业结构。而亚洲强国日本的流通产业,是经过调整和变革之后逐步转型形成的,日本经历了战后的重建、发展国际化和流通产业转型革命的三个阶段。20世纪中期日本的大中型超市就已经从厂家直接进货,革新了流通渠道。日本的流通结构和流通产业都出现了质变,而后,日本零售组织从小规模、分散性、众多性向大规模、集中性、适当性发生转变升级,缩短了批发的环节,逐步显现出多样化的流通业务、社会化的物流组织、扁平化的流通渠道。观察现今日本的商业业态结构,百货店和综合超市内的综合型零售业发展较缓,而建材超市、便利店、服装超市的发展却很快。发达国家的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在于重视与专业运输、区域配送以及物流服务商的合作,革新流通渠道,发展多样化的流通业务。
(二)发达国家的流通产业经营体制创新
高科技、差异化、跨国合作和互联网经营等形式是美国的流通企业在产业经营创新中经常运用的,在美国零售经营业中,差异化和经营创新有七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分别为不同收入阶层、消费人群、零售服务组合、年龄段、时间人群、居住社区以及多流通渠道的组合。美国的流通企业在为顾客服务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以市场细分法寻找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尽量满足各种消费者的欲望。日本的批发和零售业在经营、组织和管理上又继续发生了流通创新革命。日本国内陆续兴起了百元店和折扣店,基本解决了大小企业的关系和传统商业、现代物流之间的转换,保证了现代化的物流产业发展,通过创新构建起了高效的流通产业。百元店和折扣店的兴起是日本零售业的重大变革,继而出现的连锁经营是又一次创新变革。连锁经营形式已经变为发达国家和现代流通产业中最大的企业组织形式,日本的连锁企业经营销售也已经占到零售业销售总额的40%,世界零售企业、世界最大便利店的前20名均是连锁经营企业。
在流通产业经营和体制创新中,电子商务是全新化的贸易手段与形式,有着全球化、开放性、高效率、低成本的特征,直接影响了流通领域的创新发展。发达国家电子商务比较成熟,网络使用者约占15%,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方式普遍被发达国家采用,解决了商品积压、转运以及倒运等问题,降低了企业的库存率,提高了流通效率。在欧美等国普遍选择第三方物流,使得物流成本下降,并且有效提升了物流效率,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对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流通产业必须要进行创新改革。
(三)发达国家的流通产业政策适时调整
通过分析国外的流通产业转型与发展,发现国外发达国家的流通业已从传统化逐渐向现代化转型。综合而言,流通产业现行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美国市场主导型和日本政府主导型,两类发展模式有着不同的发展政策。美国和日本政府都在引导着流通产业向现代化发展,美国流通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推动力,多是间接形式而不属于直接形式,产业目标是维护市场公正,保证机会均等,创造一个自由竞争的条件与环境。美国政府特设小企业管理局,可以提供给小企业技术、奖金,在补贴、营业、贷款方面也有一定的优惠。而日本政府在流通产业中,扮演着主导人的角色,日本产业政策是为了解决传统型流通产业,正确纠正大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日本早年便有十年发展的规划战略,在规划中完善了流通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这一规划避免了资源配置效率低和企业过度竞争的现象,提高了流通企业经济效率和规模经济,日本政府还严格限制了企业的经营期限、质量、范围和数量,更加保障了消费者权益,日本政府规划了《大店法》,有效控制了大店的数量和布局,许多小店才因此快速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合理适时的调整流通产业的政策,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发达国家依靠科技发展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需要科技发展作为支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现代流通业中的信息技术,研发新型的通信技术,建设信息化的物流领域。在美国和日本,配送中心普遍采用科技手段。流通领域广泛应用科技信息技术,提升了发达国家的流通竞争力和效率。
美国的科技手段应用较为普遍,流通产业信息化也在世界的前列。世界上多个信息技术是由美国发展和普及的,美国企业为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选择将仓库变为配送中心,并在装卸、搬运货物时引进了电脑的管理网络。21世纪初期,美国的食品杂货行业实施了ECR战略,是高效的消费者反应。之后,美国流通产业采用了EOS(电子订货)、EDI(电子数据交易)、QR(快速反应)、MIS(信息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TMS(运输管理)、FRID(无线射频技术)等新兴技术。而亚洲流通业是根据美国流通业进行改革的,例如日本流通业成长阶段,计算机普及到了不同业务系统和部门中,包括营业管理、商品管理、订发货系统和库存管理。在20世纪末期,日本广泛应用了信用卡系统(VAN)和销售点终端(POS)。而在现阶段,日本流通业广泛应用FRID、EDI、VAN、POS、EOS、QR、ECR等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实现了现代化的流通方式。
相关专题: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 英语口语翻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