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关系银行经营发展的“势”亦随之改变。
在市场竞争加剧、金融脱媒深化、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以及银行业审慎监管不断加强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国内商业银行外延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摆脱以往的“规模情结”与“速度偏好”,必须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更为审慎且清晰的战略安排。
站在更高层面的银行战略来看,国内商业银行近些年都在探寻管理架构的变革,其中提到最多的是事业部制改革,但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中信银行(601998)总行副行长、财务负责人曹国强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除了受国内行政管理体制的约束和总分行利益关系调整可能引发较高的转型成本和风险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成熟的管理会计体系的支持,难以科学明晰地按事业部核算成本与盈利分析。
定制“高级时装”
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解,曹国强在《管理会计也时尚》一书中说得极为透彻。说起为何给自己的书起了这样一个具有丰富现代感的名字时,曹国强表达了他的三点看法。
第一,“时尚”突出了管理会计“时代性”的特征。商业银行未来必须走内涵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模式,而这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依托现代化管理会计体系的实施应用。没有管理会计就没有银行的精细化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行管理会计体系是顺应大势,是中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种管理的“时尚”。
第二,“时尚”两字迎合了管理会计的“普及性”需要。管理会计理论和知识体系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乏味,而银行业又因其特殊的组织架构、特色的客户和产品体系、特有的收入和成本项目等,会涉及行业、期限、币种、渠道等一些更具银行业特点的分析维度,而伴随银行经营特性而生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专门的管理工具在使得银行管理会计独具特色的同时,体系也更显纷繁复杂。为了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本书尽可能对理论作了通俗化的“时尚”比喻,比如将搭建管理会计体系比作定制“高级时装”,而其中的每一道工序又形象地对应体系中的各项构成内容;将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比作搭建数据“魔方”;又如,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衡量财富”与“创造财富”、“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平面镜”与“显微镜”、“记分员”与“教练员”的关系;将“传统成本分摊方法”到“作业成本法”的演进比作枪械瞄准镜由“机械式”到“光学式”的演变;将数据治理的工作步骤比作水果超市的管理流程等。
第三,“时尚”的承继与积淀造就“经典”。现代的“时尚”即是未来的“经典”,而“经典”又无时无刻不在引领着“时尚”。“时尚”并非简单地做秀,它背后凝聚着每一位参与者一丝不苟的协作与努力。管理会计的发展恰好印证了从“时尚”到“经典”的演变,即所有建设者、参与者对极致完美的孜孜追求、精耕细作,造就管理的“经典”,从而共同烹制一场活色生香的“时尚”盛宴。
中信的“裁剪工艺”
作为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平台的中枢,管理会计全面、有效地整合了资产负债管理、利率定价管理、财务管理、信贷管理、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等众多管理工具和信息,为前、中、后台经营决策提供分机构、分业务线、分客户、分产品等多维度精细化盈利分析信息。同时,它对于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体现在银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前台的市场细分、产品和客户的营销,到中台的定价管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再到后台的绩效管理、价值管理以及战略管理。依据曹国强的看法,只有让管理会计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基于多维度精细化盈利分析信息向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并使各环节的应用形成体系化交叉联动,充分发挥“谋”的作用,才能真正提升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尝试实施经济利润考核开始,中信银行管理会计推行至今已近八年。到目前,涵盖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体系的管理会计体系平台已基本建设成型,当前正处于“全面实施”阶段。
谈及中信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特点,曹国强总结了三个方面:一是实行“全流程植入”,即逐步将管理会计应用作为行政要求,嵌入到管理和业务运行流程中,比如在资源配置、授信审批、定价管理等方面将管理会计的盈利分析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将管理会计的评价结果作为考核业务板块、部门的依据;二是突出业务一线的应用,多数同业管理会计的应用集中在总行层面,体现在中后台领域,而中信银行同时也重视管理会计纵向的应用深度,从分、支行层面推动管理会计在客户细分、市场营销等前台领域的实际应用;三是强化费用精细化核算,通过推行费用分割核算机制(即在单项费用支出涉及多个部门或机构时,要求分割核算到各受益单位),从核算源头提高了条线及机构费用的置信水平,进而为客户和产品维度费用的科学分摊奠定基础。
“以客户为中心”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要求,而面对多重约束的经营环境,“以价值管理为导向”是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曹国强看来,商业银行只有处理好服务客户与提升自身价值的关系,才能实现共赢。如果片面强调服务客户,不惜成本拼资源,银行的长期价值提升就得不到保障,会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服务客户”终究会成为“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若背离“以客户为中心”,银行只关注自身价值的提升而忽视服务客户,则无异于杀鸡取卵,同样无法实现长期价值的提升。他强调,管理者的智慧在于,要以服务客户为出发点,同时把提升银行自身价值作为落脚点,两者兼顾,最终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绩效管理的审慎魅力
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管理闭环”中,绩效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方向盘”和“指挥棒”。银行经营管理“往哪个方向走”、“怎样走”等问题在绩效管理体系中都能找到清晰的答案。曹国强认为,管理者的睿智做法是,通过绩效管理体系把“战略导向”清晰地描绘出来,而待方向明确后,更重要的则是如何传导下去并逐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