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投稿!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由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引发的思考

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为您提供最优质快速的论文发表服务,学术杂志投稿、职称论文发表,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期待与您合作!

国家助学金政策从实施以来,因其资助额度大,资助幅度宽,受惠学生比例逐年提高的优势已经成为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重要的助学机制和减轻学生经济压力的最有效途径。国家助学金的设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关怀和照顾,使许多困难学子顺利完成了学业,有效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

然而,如何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评选的公平、公正,如何充分发挥“评助育人”的思想教育功效,避免“评助”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高校每一个从事此项工作的学生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以“评助”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诚信教育国家助学金是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准确认定学生家庭是否“经济困难”是评定助学金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在“贫困”的标准上就难以把握。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程度失衡,各地的贫困标准也就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各高校都是依据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工资消费水平来制定本校学生的贫困标准。这种消费地点和消费来源地点的分离在很大程度上使“贫困”的认定陷入尴尬。目前,各高校都是依据学生提供盖有家庭所在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或学生家庭所在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为依据来认定学生是否贫困。由于学校不可能对每个上交证明的学生家庭具体情况完全了解,在利益的驱使下就难免会使一些学生夸大家里的困难程度,甚至弄虚作假,开具虚假证明,这是严重的诚信缺失的表现。这种诚信的缺失带来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不但助长了很多假贫困现象出现,加大资助工作的难度和成本,阻碍评定工作的顺利进行,更为重要的是它严重影响着师生关系及和谐校园的建构,损坏了高等教育资助的公平、公正性。L2 J诚信是立人之本,因此,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将为公平、公正地开展助学金评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感恩教育目前高校在校的学生基本是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家长都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很多学生不懂得家长的辛苦,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变得自私冷漠。当国家助学金作为“无偿”资助形式出现时,使得获得资助的学生极容易产生“免费午餐,不吃白不吃”的思想。特别是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家庭贫困当做一种手段换取别人的同情,把国家发放助学金当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用自己的贫困当资本,心安理得地享受国家给予的关怀和帮助,丝毫没有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和对亲人的感恩之心。

在“评助”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让他们饮水思源,心怀感恩,学会感恩,在得到他人帮助的同时也能从内心深处自发自觉地愿意去帮助他人,这对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

(三)价值观教育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评选的名额有限,不可能惠及全体,面对金钱的诱惑,难免会出现个人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

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 000元增加至每生每年3 000元,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笔不小的数额,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学生都想争取得到。在班级内部进行评选时“不要白不要”、“我贫困,我理应得到”、“贫困程度差不多,凭什么他有我没有”的心态越发明显,甚至出现拉关系、搞帮派,没得到助学金的学生在背后诋毁得到助学金的同学,破坏同学之间关系,影响极其恶劣。有些得到助学金的同学,因钱来的太容易了,就肆意挥霍,不是购买电脑、手机等奢侈品,就是请客、上网。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在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驱使下,会严重冲击和淡化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也许在国家“无偿”资助面前,苍白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但不遗余力地对学生进行高尚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充分利用“评助”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在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也获得道德与精神上的收获。

(四)自立自强教育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具备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是改变人生和命运的重要条件。国家助学金是用来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属于无偿资助。无偿发放的国家助学金从某种程度来说不利于这种良好品质的培养,“免费午餐”让不想通过劳动就获得利益的学生更理直气壮,让想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的学生感到心虚和自卑。但正因如此,才需要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让学生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提倡对学生施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

二、全面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加强辅导员师德修养在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负责评审的一线辅导员教师负有把握全局的重任。从贫困等级的认定,到最终的评选和发放,每个环节都在考验着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如果辅导员不能全面掌握国家政策,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那么在“评助”过程中难免出现主管臆断,甚至会导致更加激化的矛盾出现。面对利益的诱惑,有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不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贿赂辅导员以达到获得助学金的目的。有些高校教师,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也经不起诱惑收取贿赂,或是露骨地向学生索要“回扣”、“好处费”等,极大败坏了师德,滋长了腐败。全面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加强辅导员的道德修养和师德建设,让辅导员牢固树立“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的行为准则,这样在“评助”过程中才能避免偏颇、不存有私心、不泛滥私欲。

三、严格遵守“评助”的相关规定。建立完善的公示监督举报制度国家助学金评定的每个步骤必须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执行,特别是不能因为资助金额和资助名额有限,为照顾大多数搞平均主义而私自拆分、截扣。这样做不但违反国家政策,而且很有可能引发师生之间更大的矛盾出现,将会使“评助”工作陷人被动。

必须建立完善的公示监督举报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使“评助”工作的评审和推荐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公示期间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可以防止错评或漏评;公示期间听取学生的举报诉求,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完善的公示监督举报制度更好地保障了国家助学金真正惠及到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

四、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在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两类学生的心理必须关注:

(一)没有得到助学金而心生怨气的学生这类学生的怨气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就会引发他们对同学、老师甚至是学校更大的不满情绪,进而做出一些不利团结有违道德的行为。

对于这类学生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要让他们认识到受助并不是改变生活状态的唯一途径,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劳动和才智来创造美好生活,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要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在生活上多给予这类学生关心和关爱,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带给他们的温暖和关怀。

(二)得到助学金但自尊心又极强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会有极度自卑与极度自尊并存的矛盾心理,这类学生不愿意白白接受无偿资助,甚至认为这种“施舍”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对这类学生,一方面教育引导他们正视生活上的困难,认识到困难也是一种磨练,没有经济上的贫困,只有知识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另一方面,可以将无偿资助转化为有偿资助,为这类学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将助学金以岗位工资的形式发放给他们,让他们感觉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报酬,满足他们自尊心的需要。

国家助学金评定是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惠及千百万的贫困大学生,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大学生的关爱,承载着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具体实践,承载着高校教育“以人为本”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位高校学生工作者只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国家助学金政策的重要性,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助学金政策的精神,才能充分发挥“评助育人”的思想教育功效,让国家助学金评定也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文由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论文转让论文详细信息: 由高校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引发的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zhuanrang/293473.html


    上一篇:《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论汉语连动式在跨从句语法化中的特殊地位
    下一篇:《安徽农师院学报》法学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