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为您提供最优质快速的论文发表服务,学术杂志投稿、职称论文发表,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期待与您合作!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意识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作用。郑吉昌提出了生产性(中间投入)服务业是企业决定产品增值的基本要素,中间投人服务的增加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13刘志彪也指出,从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高度来推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一个新思路。[2有学者已经开始尝试用生产性服务业来指导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郑吉昌、夏晴,高传胜、刘志彪,吴卫锋,邓于君分别对浙江、长三角、福建、珠三角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实现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必须依靠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o[3-6]总体说来,国内的研究多局限于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问题,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研究则很少,特别是应用到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则基本没有。本文从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从而为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提供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的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一是制造业产业集群价值链向生产性服务延伸。
随着安徽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一些条件较好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正逐步走出过去那种只埋头搞加工制造的误区,集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逐步细化,着手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研发、信息咨询和中间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目前,太和县已经形成了集医药营销、加工发展、医药机械制造、药品包装材料生产、医药信息服务、加工发展、医药机械制造、药品包装材料生产、医药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合肥家电产业集群本地平均配套率达到5O9/6,基本形成从研发到核心配套件制造、整机组装、物流和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这些都给现有的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改造带来了示范效应。
二是生产性服务业迅猛发展。近年来,安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不断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655.2亿元增长到2010年1348.8亿元,仅2010年就吸纳就业人数245.2万人。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不断增多,其中,物流、信息、科技等行业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截至2010年底,安徽共有运输、仓储及综合物流企业7411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200多家,拥有安徽徽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迅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芜湖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生产的法人企业达到5917家,科大讯飞、安徽四创、合肥美亚、合肥永信、安徽皖通等一批软件服务企业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科研机构约1533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468个),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约146.8万人。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设施也得到明显完善,服务供给能力逐步提高,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有效服务。Iv]
三是人力资源丰富、产学研力量雄厚。安徽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大批高端人才汇聚安徽创新创业。截至2010年底,安徽共有省级以上科技平台673个,有28人人选国家“千人计划”,新建“115”产业创新团队27个。同时,安徽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产学研力量也十分雄厚,成果显著。截至2010年底,安徽产学研累计发布科技成果7000多项、技术需求和难题2200多项,签订合作项目488项,投资总额89.1亿元,共建研发机构514个,培育产学研示范企业108家。¨7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产学研力量不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培育以“知识经济”、“创意经济”为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并为把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到制造业中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劣势(Weakness)一是大多数制造业产业集群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度较低。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起步晚,数量不多,规模较小。大多数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上,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对研发和技术服务、营销和广告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需求相对较少。另外,安徽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大多是中小型规模,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缺乏各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产品销售收入中用于科技创新的费用比重极低,企业治理结构落后、管理人才缺乏,企业间缺乏交流和互动,地区创新机制严重缺乏。
从而导致安徽大多数制造业产业集群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度较低,最终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融合。
二是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几年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快,但同全国经济发达省市地区相比,安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工业化进程不同步。2005年以来,安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24.19/5;而生产性服务业平均增速只有14.8,远低于工业的增长速度。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也不平衡,产业竞争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皖南、皖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总体说来,安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不高,大型工业企业生产服务内部化问题严重。
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分布相对分散。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分布就必须相对集中,围绕在制造业产业集群周围为集群服务。虽然安徽部分发达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一定的园区化、规模化和集群化趋势,但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安徽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聚集程度较低。同时,安徽部分欠发达地区与周边区域经济联系比较松散,区域产业配套能力也不强,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跨区和溢出功能的有效拓展和发挥。
(三)机遇(Opportunity)一是“十二五”规划为安徽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提出,2011~2015年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将重点实施“136”战略,即“实现一个目标,培育三大载体,强化六个行业”。实现一个目标,即“十二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左右。到2015年,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力争突破3500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O9/6左右,占GDP的比重达到15左右,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发展相协调,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培育三大载体,即集中培育20个经济基础较好、总量规模大、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城区,重点建设和培育5O个规模较大、产业集聚度高、发展特色鲜明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园区,重点培植100个具有行业品牌领导力、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生产性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强化六个行业,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培育工业设计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与软件业,健全完善商务服务业,有序发展金融担保业。m二是区域发展战略为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了发展契机。近年来,安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设立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合肥经济圈,高起点规划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出台政策文件加快沿淮和皖北地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这些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了安徽与东部地区交通网络与经济活动的对接,加强安徽与苏、浙、沪的融合与交流,加深了安徽省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地处中部,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区位优势,为安徽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安徽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需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安徽承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威胁(Threats)由于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等周边发达地区纷纷率先制定“退二进三”的转型升级战略,即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以高级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扬弃一般制造业,向周边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这种“退二进三”的战略对安徽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一方面,周边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往往是一些淘汰的落后制造业,这些制造业产业往往处于生产制造环节价值链的低端,承接这种制造业产业虽然会对安徽现有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略有好处,但会使产业集群落入路径依赖式发展陷阱,区域产业不能突破已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无法增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会对产业集群价值链的延伸形成挤出效应,抑制更有前景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周边发达地区和安徽各地区之间为争取有利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条件和优势地位,提升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在要素资源、产业项目、政策环境、区域形象等诸多领域不断展开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压缩竞争主体的市场空间。
二、结论及建议通过以上SWOT分析,可以发现安徽完全具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能力并能利用生产性服务业来带动现有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面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安徽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还需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是加强自主创新,扩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制造业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网络;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中小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积极鼓励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差别化支持。从而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从低端向高端提升,引领企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扩大制造业产业集群中制造业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
二是加强产业规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平衡发展和有效集聚。结合安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依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定位,制定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专项产业规划,在区域功能和产业园区布局上,逐步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融合配套、错位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中化、大型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制造与生产性服务的产业链集聚,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良性融合。
三是加强新兴产业发展,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全面启动的历史性机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型企业为支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集中力量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公共安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有选择性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承接中实现转型升级。
本文由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