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整理与研究工作,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中心、绵阳市文化新闻广电出版局、绵阳市社科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学术研讨会,于12月1日-2日在绵阳市越王楼非遗博览中心举行。研讨会收到论文或研究报告80余篇。来自各地的非遗口述史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代表170余人与会。
会议由四川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高梧教授主持,此次研讨会的主旨,其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理论与方法,其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整理与个案研究。大会以主题报告和分组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学者们围绕主题,在会上会下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并分享彼此从事田野考察的经验。
绵阳师范学院副校长阮期平在大会致辞中讲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非遗历史很悠久,非遗事业却很年轻,很多事应该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都需要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抢救“非遗”、保护“非遗”、研究“非遗”、传承“非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应尽的义务。
中华口述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作了题为《记忆、传统与融入:大有可为的四川非遗口述史研究》学术主题报告,从文化、记忆、认同三者关系切入讨论非遗与“我们是谁”的终极追问,提出任何文化均需在与“他者”的交流交融中创造新的文化形态,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桂玲在主题发言中倡议政府政策与民间力量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相辅相成的重要意义。高梧教授所做《建构于还原:非遗口述史与口述史的不同指向》的主题报告,则从学理层面系统梳理了非遗口述史与一般口述史在指向依归上的差异性,尤其强调学者在进入田野之后对待访谈对象理解之同情的重要作用。学者们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强烈共鸣。
参照非遗的分类标准,在分组讨论时根据提交论文的性质分成了“民间文学与民俗”、“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与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与体育”等四个小组,与会代表在报告自己研究成果、分享自己从事田野调查研究经验心得的同时,围绕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整理与个案研究”的会议主题,就口述史能给非遗研究带来怎么的视野与非遗口述史的特征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综合讨论阶段,与会代表总结了本次研讨会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口述史不仅只是作为文献研究的补充,而且是借助田野调查的方法将非遗研究回到了“原点”;从事“非遗文化传承”研究需要有大历史的视野;非遗研究与口述史方法之间的天然联系,虽然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也根据自身研究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与一般的口述史对象相比,“非遗”不仅仅是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且需要被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并且使他们“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在研讨会闭幕式上,高梧教授指出,以四川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甚丰。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有戏曲与曲艺、、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与手工艺、民俗等十种重要类型以及三大特色,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研究宝库。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踏实肯干,必能取得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认可的研究成果。守正出新、与时偕行,开创非遗口述史研究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会议由四川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高梧教授主持,此次研讨会的主旨,其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理论与方法,其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整理与个案研究。大会以主题报告和分组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学者们围绕主题,在会上会下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并分享彼此从事田野考察的经验。
绵阳师范学院副校长阮期平在大会致辞中讲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非遗历史很悠久,非遗事业却很年轻,很多事应该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都需要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抢救“非遗”、保护“非遗”、研究“非遗”、传承“非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应尽的义务。
中华口述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作了题为《记忆、传统与融入:大有可为的四川非遗口述史研究》学术主题报告,从文化、记忆、认同三者关系切入讨论非遗与“我们是谁”的终极追问,提出任何文化均需在与“他者”的交流交融中创造新的文化形态,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桂玲在主题发言中倡议政府政策与民间力量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相辅相成的重要意义。高梧教授所做《建构于还原:非遗口述史与口述史的不同指向》的主题报告,则从学理层面系统梳理了非遗口述史与一般口述史在指向依归上的差异性,尤其强调学者在进入田野之后对待访谈对象理解之同情的重要作用。学者们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强烈共鸣。
参照非遗的分类标准,在分组讨论时根据提交论文的性质分成了“民间文学与民俗”、“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与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与体育”等四个小组,与会代表在报告自己研究成果、分享自己从事田野调查研究经验心得的同时,围绕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的整理与个案研究”的会议主题,就口述史能给非遗研究带来怎么的视野与非遗口述史的特征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综合讨论阶段,与会代表总结了本次研讨会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口述史不仅只是作为文献研究的补充,而且是借助田野调查的方法将非遗研究回到了“原点”;从事“非遗文化传承”研究需要有大历史的视野;非遗研究与口述史方法之间的天然联系,虽然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也根据自身研究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与一般的口述史对象相比,“非遗”不仅仅是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且需要被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并且使他们“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在研讨会闭幕式上,高梧教授指出,以四川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甚丰。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有戏曲与曲艺、、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与手工艺、民俗等十种重要类型以及三大特色,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研究宝库。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踏实肯干,必能取得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认可的研究成果。守正出新、与时偕行,开创非遗口述史研究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