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忆沩今年推出了长篇小说力作《希拉里、密和、我》,引起许多学者和读者的关注。这部作品不仅故事离奇、叙述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还呈现了全球化时代人的生存困境和人性冲突。在这本小说中,不难看出他对写作的新尝试,展现了比《出租车司机》更宏阔的国际化文学视野。作为一名曾长期生活在深圳,现在寓居国外的职业作家,薛忆沩不断超越自我,把握时代文学的风向标,值得致敬。
资深作家邓一光的最新短篇小说集《深圳蓝》勾勒出了这座巨大移民城市的人文景观,通过混乱浮世绘呈现了快递员、景观设计师、奢侈品分析师、程序员、高级厨师等各行各业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困境,恰如书封所写“观照都市异乡人身份确认时的焦虑,聆听灵魂出走者成功包裹下的疼痛”。跨行业跨学科的人生况味隐喻融入小说情节,促使读者在阅读时生发另一轮思考。另外,各种深圳标志性的地理符号和建筑符号也是小说中的特色,比如世界之窗、深圳河。邓一光将物质性的水泥钢铁丛林化为感性文字,为读者打开了认识深圳的另一扇窗子。
同样是深圳城市书写,青年作家蔡东的小说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她的小说数量不多,却每一篇都抵达一定的思想深度,她说:“写小说给予作者奇妙的成就感,虚构,确乎能让人体会到自由,但小说带给作者的更多是悲怆和无奈”。蔡东的小说没有流于表面,对都市知识阶层的精神世界有较深的掘进。她对周遭的生存环境静思默想,描摹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承续着严肃文学的一脉。她的中篇小说《我想要的一天》写男女主人公过着压抑的生活,总是难以拥有独属于自己的时间,梦想一点点被生活残食殆尽。他的主人公大都是高校教师、公务员、白领,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底层,但他们的生活也面临着种种困窘。
作家杨争光的自传性作品《杨争光:文字岁月》值得一读,在本书中,他回忆了成长之初的混沌岁月、青年时期的诗意人生和在文学创作之路上的激情澎湃,文笔坦诚优美。全书从“我的履历”、“我与阅读”、“我与诗歌”、“我与小说”、“我与影视创作”五个篇章展开,并收录了历年来的珍藏照片和部分文学作品,在文字与视觉的双重表现下,呈现了一位作家凝重而富有创造力的人生历程。
还值得一提的是,从深圳走出的女作家盛可以最新短篇小说集《福地》。这部作品着力刻画小人物命运,折射社会、道德、伦理问题,直面人性的黄金囚牢,形成了残忍、荒诞的文本风格。(记者 欧阳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