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奇葩了!”“毛病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陈吉德参加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的评审工作时,看到一篇2014年的博士论文后愤然写下的“读后感”。陈教授说:标题已经“low”到底了,而内容也“high”不到哪里去……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都极不认真,极不负责。教授向教育部发问,能将这位博士召回么?(5月24日《南方都市报》)
博士生抄袭论文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因论文质量差被批并不多见。到底什么样的博士论文让这位教授如此生气?细看报道,该论文一是标题奇长无比,二是语病多多,三是内容拼凑堆砌,充满了资料的东西,一点儿论文“味”都没有。比如论文第八章第三节的标题:“综合近年来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来分析这《拆弹部队》和《阿凡达》两部摄影代表性的强的电影以及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拍摄的审美倾向”,一口气读下来,这不是要人命的节奏么?且字词前后颠倒,让人不知所云。
如此奇葩的博士论文,真的是“差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折射出这名博士生及其导师对待论文何其不认真、何其不负责?如果说抄袭论文是丧失学术道德底线的表现,如此浮皮潦草地应付了事、只求“通关”不管水准的博士论文,恐怕是没有学术敬畏底线的表现,同样会给自己的学习或教学生涯留下荒诞的一笔。
写出奇葩论文的博士生及其背后的导师该批评,不过,他们背后的博士生扩招做法,以及“唯论文是瞻”的博士考核机制,似乎更为人所诟病。近年来,随着各大院校扩招,以及研究生教育全部实行收费制度,博士生数量也有增加趋势,美其名曰是为满足科研和地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基本是给了学校创造更多财源的机会,并由此导致生源水平下降,教育质量下滑,以至于“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5年前的硕士不如10年前的本科”。博士论文质量大跌,也就见怪不怪了。
再来看看“唯论文是瞻”的博士考核机制。我国高校、科研院所评价人才,长期形成一种过度看重论文数量等数字指标的做法,博士考核也不例外。“唯论文是瞻”的结果就是追求形式、不讲实效。博士生写出的论文数量虽越来越多,但有价值的论文却屈指可数。
抄袭论文要打假,奇葩论文也要打假。出现奇葩论文,不光要让论文所在博士点的考核受到负面影响,而且也应该像陈教授所主张的那样,对博士毕业生予以召回,对相关导师予以减少招生名额或暂停博导资格的处罚。这是整肃“大学教育贬值链”的必要举措。最关键的还在于,要控制博士点和博士生招生数量,改变“唯论文是瞻”的考核机制,让博士生及导师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学术研究。(何勇海)
博士生抄袭论文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因论文质量差被批并不多见。到底什么样的博士论文让这位教授如此生气?细看报道,该论文一是标题奇长无比,二是语病多多,三是内容拼凑堆砌,充满了资料的东西,一点儿论文“味”都没有。比如论文第八章第三节的标题:“综合近年来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来分析这《拆弹部队》和《阿凡达》两部摄影代表性的强的电影以及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拍摄的审美倾向”,一口气读下来,这不是要人命的节奏么?且字词前后颠倒,让人不知所云。
如此奇葩的博士论文,真的是“差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折射出这名博士生及其导师对待论文何其不认真、何其不负责?如果说抄袭论文是丧失学术道德底线的表现,如此浮皮潦草地应付了事、只求“通关”不管水准的博士论文,恐怕是没有学术敬畏底线的表现,同样会给自己的学习或教学生涯留下荒诞的一笔。
写出奇葩论文的博士生及其背后的导师该批评,不过,他们背后的博士生扩招做法,以及“唯论文是瞻”的博士考核机制,似乎更为人所诟病。近年来,随着各大院校扩招,以及研究生教育全部实行收费制度,博士生数量也有增加趋势,美其名曰是为满足科研和地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基本是给了学校创造更多财源的机会,并由此导致生源水平下降,教育质量下滑,以至于“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5年前的硕士不如10年前的本科”。博士论文质量大跌,也就见怪不怪了。
再来看看“唯论文是瞻”的博士考核机制。我国高校、科研院所评价人才,长期形成一种过度看重论文数量等数字指标的做法,博士考核也不例外。“唯论文是瞻”的结果就是追求形式、不讲实效。博士生写出的论文数量虽越来越多,但有价值的论文却屈指可数。
抄袭论文要打假,奇葩论文也要打假。出现奇葩论文,不光要让论文所在博士点的考核受到负面影响,而且也应该像陈教授所主张的那样,对博士毕业生予以召回,对相关导师予以减少招生名额或暂停博导资格的处罚。这是整肃“大学教育贬值链”的必要举措。最关键的还在于,要控制博士点和博士生招生数量,改变“唯论文是瞻”的考核机制,让博士生及导师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学术研究。(何勇海)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