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15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日前在作家协会颁奖,225位获奖的年轻评论和写作人才将加入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青年学子人才库,成为文学评论和研究工作的“后备军”。
大赛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发起并主办,华语文学网承办,云文学网、《萌芽》杂志、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协办,面向全国25周岁以下青年学子,发现、培育青年理论人才,成为评论界的“新概念”比赛。本届比赛,5篇作品获一等奖,1998年出生的祁瑞璇是最年轻的一等奖得主,而225位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是2002出生,读的是巴金的《家》。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种声音挥之不去:不少90后、00后学子,在阅读或写作上,似乎与中西方近现代经典文学的脉络关联越来越疏远浅淡。大赛评委、着名评论家王纪人点评说,现在90后都是看网络文学,即便看一点“厚重的书”,也是看网络文学的纸质版,“但最终还是要重新回到经典,就像少年时代你在外面乱玩,但最终还是要看最好的风景”。上海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汪澜也说,举办这样的大赛,也是基于对于青少年阅读状况的观察思考,倡导经典阅读。
大赛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发起并主办,华语文学网承办,云文学网、《萌芽》杂志、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协办,面向全国25周岁以下青年学子,发现、培育青年理论人才,成为评论界的“新概念”比赛。本届比赛,5篇作品获一等奖,1998年出生的祁瑞璇是最年轻的一等奖得主,而225位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是2002出生,读的是巴金的《家》。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种声音挥之不去:不少90后、00后学子,在阅读或写作上,似乎与中西方近现代经典文学的脉络关联越来越疏远浅淡。大赛评委、着名评论家王纪人点评说,现在90后都是看网络文学,即便看一点“厚重的书”,也是看网络文学的纸质版,“但最终还是要重新回到经典,就像少年时代你在外面乱玩,但最终还是要看最好的风景”。上海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汪澜也说,举办这样的大赛,也是基于对于青少年阅读状况的观察思考,倡导经典阅读。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