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晚为了论文、职称焦头烂额,怎能耐着性子搞出真正的成果
近日,一篇《学术界每年向国外“进贡”数十亿论文版面费,惊心触目》的文章引发关注,作者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学院讲师林贤祖表示,“开放存取(OA)模式下的‘论文版面费’是一笔赤裸裸的暴利,我实在想不出它需要什么成本。”
“开放存取期刊”,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在线出版的学术刊物,由论文作者付费,经审核后刊发,读者可免费获取。现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会选择发表作品在OA期刊上。这是因为OA期刊免费阅读,大量的读者群会给科研工作者带来引用率提高的好处。引用率是国内评职称或者毕业生找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此外,OA期刊向作者收取的版面费并不低,以至于有学者戏言,“OA期刊出现以前,有人穷得读不起好文章;OA期刊出现后,有人穷得发不起文章”。开放存取的反对者们指责这一知识分享新模式对学术科研其实产生了相当大的副作用:能够支付版面费的可能只是财力充足的“土豪”,而非真正专注于学问的学者。
此前我们就知道,因为职称评审之类都需要发表论文,因而早就形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有人代写论文,有人帮忙牵线搭桥发论文,百度一下,会发现一些所谓“核心期刊”收取的“审稿费”和“版面费”明码标价。
让人吃惊的是,原来这种情况已经“蔓延”到了国境线以外,很多“歪果仁”也盯上了巨大的论文发表市场,这种“OA期刊”简直可以说是为了职称评审之类“量身订造”啊!
但是这些论文的质量如何?在推动科学文化发展上,有什么真正的用途呢?据报道,2013年一位美国生物学家故意炮制了一篇高中生就能看出诸多错误的论文,投给304家开放存取期刊,几个月后,157家通过审核,表示只要支付版面费就可以发表,其中不乏一些大牌出版社。
在一定程度上,国内外这些期刊存在的根基类似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正是因为有人要、你没有就办不了事,所以他们才堂而皇之困扰着我们。只有在制度上改变动辄要论文、要转载量的做法,才能够改变这种“自己胳肢自己乐”的状况。
其实,很多时候论文数量、转载量什么也证明不了,反倒是不要论文,让大家解放出来,才能创造更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和科研成果。就在昨天,《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说一位叫韩春雨的副教授十年没发文章,一夜变成“诺奖级”科学家。这位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副教授执教于河北科技大学,一鸣惊人地发表了一项“诺贝尔级”的实验成果。据他自己介绍,自从2006年开始任教,河北科技大学几乎从未给过他诸如发表论文篇数以及评职称的压力,这才让他有条件泡在实验室专注实验本身。
搞科研就是要坐“冷板凳”,就是需要一头扎进实验室安安静静搞自己的事情,倘若一天到晚为了论文、为了职称焦头烂额,又怎能耐着性子搞出真正的科研成果?
对于高校教学来说,写论文的要求很多时候也是负担。今年1月,河南大学为退休讲师常萍颁发副教授聘书的消息刷爆网络。一时间,引起网友纷纷点赞。而“点赞”的原因,是这位从教30年的老教师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一心扑在教学上。用学生们的话来说,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教书。前天,《齐鲁晚报》报道说,不少高校教师表示因为课程任务重,科研成果永远跟不上职称评定标准。所以今年开始山东大学决定试点教学型教授评定,以鼓励教师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上月已经有5名教师通过教学型教授、副教授评定。
我们必须为高校的这些新事情、新气象大大点赞!事实证明,不逼着大家搞论文天塌不下来,反倒可以让人们安心于本职工作,好好教书或者好好地做实验。
同样的道理,现在各行各业评定个中级职称都要论文,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参评中级职称的人本就应该是踏踏实实在自己岗位上做事的人。即便逼着他们写个论文,或者买版面发个论文,又能有多少学术价值呢?
摆脱论文绑架,我们才能花更多心思在本职工作上。职称论文制度被诟病了这么多年、产生了这么多问题,咋就不能改呢?(庞岚)
近日,一篇《学术界每年向国外“进贡”数十亿论文版面费,惊心触目》的文章引发关注,作者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学院讲师林贤祖表示,“开放存取(OA)模式下的‘论文版面费’是一笔赤裸裸的暴利,我实在想不出它需要什么成本。”
“开放存取期刊”,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在线出版的学术刊物,由论文作者付费,经审核后刊发,读者可免费获取。现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会选择发表作品在OA期刊上。这是因为OA期刊免费阅读,大量的读者群会给科研工作者带来引用率提高的好处。引用率是国内评职称或者毕业生找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此外,OA期刊向作者收取的版面费并不低,以至于有学者戏言,“OA期刊出现以前,有人穷得读不起好文章;OA期刊出现后,有人穷得发不起文章”。开放存取的反对者们指责这一知识分享新模式对学术科研其实产生了相当大的副作用:能够支付版面费的可能只是财力充足的“土豪”,而非真正专注于学问的学者。
此前我们就知道,因为职称评审之类都需要发表论文,因而早就形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有人代写论文,有人帮忙牵线搭桥发论文,百度一下,会发现一些所谓“核心期刊”收取的“审稿费”和“版面费”明码标价。
让人吃惊的是,原来这种情况已经“蔓延”到了国境线以外,很多“歪果仁”也盯上了巨大的论文发表市场,这种“OA期刊”简直可以说是为了职称评审之类“量身订造”啊!
但是这些论文的质量如何?在推动科学文化发展上,有什么真正的用途呢?据报道,2013年一位美国生物学家故意炮制了一篇高中生就能看出诸多错误的论文,投给304家开放存取期刊,几个月后,157家通过审核,表示只要支付版面费就可以发表,其中不乏一些大牌出版社。
在一定程度上,国内外这些期刊存在的根基类似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正是因为有人要、你没有就办不了事,所以他们才堂而皇之困扰着我们。只有在制度上改变动辄要论文、要转载量的做法,才能够改变这种“自己胳肢自己乐”的状况。
其实,很多时候论文数量、转载量什么也证明不了,反倒是不要论文,让大家解放出来,才能创造更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和科研成果。就在昨天,《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说一位叫韩春雨的副教授十年没发文章,一夜变成“诺奖级”科学家。这位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副教授执教于河北科技大学,一鸣惊人地发表了一项“诺贝尔级”的实验成果。据他自己介绍,自从2006年开始任教,河北科技大学几乎从未给过他诸如发表论文篇数以及评职称的压力,这才让他有条件泡在实验室专注实验本身。
搞科研就是要坐“冷板凳”,就是需要一头扎进实验室安安静静搞自己的事情,倘若一天到晚为了论文、为了职称焦头烂额,又怎能耐着性子搞出真正的科研成果?
对于高校教学来说,写论文的要求很多时候也是负担。今年1月,河南大学为退休讲师常萍颁发副教授聘书的消息刷爆网络。一时间,引起网友纷纷点赞。而“点赞”的原因,是这位从教30年的老教师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一心扑在教学上。用学生们的话来说,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在教书。前天,《齐鲁晚报》报道说,不少高校教师表示因为课程任务重,科研成果永远跟不上职称评定标准。所以今年开始山东大学决定试点教学型教授评定,以鼓励教师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上月已经有5名教师通过教学型教授、副教授评定。
我们必须为高校的这些新事情、新气象大大点赞!事实证明,不逼着大家搞论文天塌不下来,反倒可以让人们安心于本职工作,好好教书或者好好地做实验。
同样的道理,现在各行各业评定个中级职称都要论文,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参评中级职称的人本就应该是踏踏实实在自己岗位上做事的人。即便逼着他们写个论文,或者买版面发个论文,又能有多少学术价值呢?
摆脱论文绑架,我们才能花更多心思在本职工作上。职称论文制度被诟病了这么多年、产生了这么多问题,咋就不能改呢?(庞岚)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