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学合作交流会是一个能够碰撞出火花的地方,有关文学、文化,有关情感。日前,在第三届中国——俄罗斯文学合作交流会上,中俄两国作家学者忆起与彼此国家的情缘往事,分享儿时曾经陪伴自己的中国童话,吟诵诗歌直抒胸臆。除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莫言、麦家、余华等作家的作品也被俄罗斯作家学者所称道。17日至19日举行的交流会上提出的中俄文学发展、交流与合作的一些相关问题,中俄双方的文学作品怎样引起彼此的兴趣?如何看待两国文学作品的互译问题?译著出来后,如何让中俄两国的读者触及到这些作品?中俄两国文学怎样迎接新媒体时代……记者对参会中俄作家学者进行了采访。
触动心灵的文学魅力可以跨越国界
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作家以及他们的名著《战争与和平》、《套中人》等被中国读者所熟知,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也为俄罗斯读者所品读,而对于两国当代作家作品,彼此了解却相对较少。俄罗斯《小说报》主编、作家科兹洛夫讲述他不久前参加的一次在莫斯科红场举办的图书节上的经历。科兹洛夫说,全俄罗斯各大出版社都参加了展览,其中一些展台介绍中国文学。他询问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出售情况。对方回答说,最难的是读者购买一本不熟悉的作家的作品,里面讲述另一种文化中的人们,另一种传统和对生活的看法。但是如果这本书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深处,那么这位读者就会对中国文学产生真正的兴趣,成为中国文学的忠实读者,不知不觉中就会熟悉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现在的生活现实。
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翻译都需要跨越文化理解的障碍才能相通,文化上知己知彼才能促进两国的文学交流。俄罗斯作家协会理事会第一秘书瓦西连科表示,了解中国文学的基础还是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这有助于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此外,要让两国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作品,多创作一些接近年轻人生活、年轻人感兴趣的作品。
正如俄罗斯作家所说,青年读者的确是两国文学交流合作积极争取的对象。俄罗斯作家协会勘察加地区分会主席斯梅什利亚耶夫提到,俄罗斯年轻人喜欢内容丰富的短篇小说,穿越题材以及描述战争与自然的作品也很受欢迎。勘察加大学学习汉语的人很多,甚至还会组织汉语比赛。2015年举办了将俄罗斯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的比赛,他们对中国的文学作品很感兴趣,但是常受到语言的限制。
新媒体带来的不是文学式微而是互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俄罗斯许多作家都读过莫言的作品,可见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人相继获得国际文学大奖为中国文学在各国带来的推介作用。“对于更好地在俄罗斯传播中国文化与文学,举办今天这样的文学论坛影响力很大”,俄罗斯作家、《人民友谊》文学杂志副主编孔德拉舍夫告诉记者,在当下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类型的作品。现在俄罗斯也有一些聊天软件,有助于文学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中俄文学的交流与宣传。等返回莫斯科,他想将本次中国行写成一篇文章在社交软件上发表,同时也会通过媒体记者宣传推广本次交流会。
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逐渐打破交流的渠道障碍。人民文学杂志社的青年作家刘汀认为,“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所谓的信息化时代和新媒体时代,本质上是一个讲故事的时代。人们会逐渐意识到,文学其实并非式微,而是在潜移默化地以其他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可以翻看所有新媒体上的文章,几乎全部要通过‘文学’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核心内容。”
对于有的作家指出的中俄两国现在面临着文学和文化商业性增强、文学的社会地位下降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张冰坦言,中俄两国传统的以纸张为载体的文学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但这不是什么坏事,“文学作为反映人类精神的一种载体永远不会消亡。但是文学性会迁移,会变化,新的题材、风格会崛起,这是一个过程,而且永远不会有终点。”
谈及如何利用新媒体助推中俄两国文学交流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都表示,要把新的载体与青年人的兴趣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喜欢的文学题材通过新媒体传达到他们手中,让他们爱上传统文学作品,这是一种良性互动。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文学经典。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下去,是因为它有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但要利用新的形式。技术变了,但传统的人文价值观应该一脉相传,用年轻人喜欢的题材和语言表达方式唤起他们对人类优秀文学作品的关注,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创作、翻译、批评多管齐下促进深入交流
诸多作家学者都提到文学作品的翻译问题。孔德拉舍夫告诉记者,他读过莫言的作品。虽然一度担心,但在阅读中他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因为一方面作品写的是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面翻译得很好,所以没有太大的问题。出版彼此的文学作品是促进两国文学交流的重要途径,但出版物是否取得成功取决于翻译,现在在俄罗斯能看到很多中国的作品被翻译成俄语,而且翻译得非常好,俄罗斯的读者也很喜欢。“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有优秀的作家,需要更多优秀的翻译把这些作品译介到彼此的国家。我觉得前景还是很美好的”。
对于两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科兹洛夫表示,在中国,基本翻译并出版了俄罗斯有才华、有意思的作家的作品,介绍了俄罗斯文艺作品、哲学和艺术的全部流派。而在俄罗斯,中国作家的作品出版是无系统的,随机的,带有商业性质的,对中国文学的宣传没有系统化。重点是很少有评论家能够激发读者阅读中国作家新书的兴趣,向他们讲述中国的文学进程。
因此,科兹洛夫觉得,像今天这样的中俄作家和出版者的会面很重要,而且应当扩大参会的人员范围,将文学评论家和文艺学家也邀请进来。张冰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之所以能发展成高峰,批评和创作实践是双向互动的。作家能听到一流批评家的声音,而批评家,尤其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树立了俄国文学批评的典范。“中俄文学交流还可以更深入,文学界、批评界、翻译界都可以进行深层的相互渗透与合作,我作为从业者觉得前程还是远大的”,张冰说。
触动心灵的文学魅力可以跨越国界
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作家以及他们的名著《战争与和平》、《套中人》等被中国读者所熟知,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也为俄罗斯读者所品读,而对于两国当代作家作品,彼此了解却相对较少。俄罗斯《小说报》主编、作家科兹洛夫讲述他不久前参加的一次在莫斯科红场举办的图书节上的经历。科兹洛夫说,全俄罗斯各大出版社都参加了展览,其中一些展台介绍中国文学。他询问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出售情况。对方回答说,最难的是读者购买一本不熟悉的作家的作品,里面讲述另一种文化中的人们,另一种传统和对生活的看法。但是如果这本书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深处,那么这位读者就会对中国文学产生真正的兴趣,成为中国文学的忠实读者,不知不觉中就会熟悉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现在的生活现实。
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翻译都需要跨越文化理解的障碍才能相通,文化上知己知彼才能促进两国的文学交流。俄罗斯作家协会理事会第一秘书瓦西连科表示,了解中国文学的基础还是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这有助于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此外,要让两国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作品,多创作一些接近年轻人生活、年轻人感兴趣的作品。
正如俄罗斯作家所说,青年读者的确是两国文学交流合作积极争取的对象。俄罗斯作家协会勘察加地区分会主席斯梅什利亚耶夫提到,俄罗斯年轻人喜欢内容丰富的短篇小说,穿越题材以及描述战争与自然的作品也很受欢迎。勘察加大学学习汉语的人很多,甚至还会组织汉语比赛。2015年举办了将俄罗斯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的比赛,他们对中国的文学作品很感兴趣,但是常受到语言的限制。
新媒体带来的不是文学式微而是互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俄罗斯许多作家都读过莫言的作品,可见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人相继获得国际文学大奖为中国文学在各国带来的推介作用。“对于更好地在俄罗斯传播中国文化与文学,举办今天这样的文学论坛影响力很大”,俄罗斯作家、《人民友谊》文学杂志副主编孔德拉舍夫告诉记者,在当下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类型的作品。现在俄罗斯也有一些聊天软件,有助于文学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中俄文学的交流与宣传。等返回莫斯科,他想将本次中国行写成一篇文章在社交软件上发表,同时也会通过媒体记者宣传推广本次交流会。
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逐渐打破交流的渠道障碍。人民文学杂志社的青年作家刘汀认为,“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所谓的信息化时代和新媒体时代,本质上是一个讲故事的时代。人们会逐渐意识到,文学其实并非式微,而是在潜移默化地以其他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可以翻看所有新媒体上的文章,几乎全部要通过‘文学’的方式来传播自己的核心内容。”
对于有的作家指出的中俄两国现在面临着文学和文化商业性增强、文学的社会地位下降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张冰坦言,中俄两国传统的以纸张为载体的文学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但这不是什么坏事,“文学作为反映人类精神的一种载体永远不会消亡。但是文学性会迁移,会变化,新的题材、风格会崛起,这是一个过程,而且永远不会有终点。”
谈及如何利用新媒体助推中俄两国文学交流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都表示,要把新的载体与青年人的兴趣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喜欢的文学题材通过新媒体传达到他们手中,让他们爱上传统文学作品,这是一种良性互动。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文学经典。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下去,是因为它有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但要利用新的形式。技术变了,但传统的人文价值观应该一脉相传,用年轻人喜欢的题材和语言表达方式唤起他们对人类优秀文学作品的关注,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创作、翻译、批评多管齐下促进深入交流
诸多作家学者都提到文学作品的翻译问题。孔德拉舍夫告诉记者,他读过莫言的作品。虽然一度担心,但在阅读中他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因为一方面作品写的是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面翻译得很好,所以没有太大的问题。出版彼此的文学作品是促进两国文学交流的重要途径,但出版物是否取得成功取决于翻译,现在在俄罗斯能看到很多中国的作品被翻译成俄语,而且翻译得非常好,俄罗斯的读者也很喜欢。“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有优秀的作家,需要更多优秀的翻译把这些作品译介到彼此的国家。我觉得前景还是很美好的”。
对于两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科兹洛夫表示,在中国,基本翻译并出版了俄罗斯有才华、有意思的作家的作品,介绍了俄罗斯文艺作品、哲学和艺术的全部流派。而在俄罗斯,中国作家的作品出版是无系统的,随机的,带有商业性质的,对中国文学的宣传没有系统化。重点是很少有评论家能够激发读者阅读中国作家新书的兴趣,向他们讲述中国的文学进程。
因此,科兹洛夫觉得,像今天这样的中俄作家和出版者的会面很重要,而且应当扩大参会的人员范围,将文学评论家和文艺学家也邀请进来。张冰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之所以能发展成高峰,批评和创作实践是双向互动的。作家能听到一流批评家的声音,而批评家,尤其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树立了俄国文学批评的典范。“中俄文学交流还可以更深入,文学界、批评界、翻译界都可以进行深层的相互渗透与合作,我作为从业者觉得前程还是远大的”,张冰说。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