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我省累计投资3150万元,实施了藏文图书《宗喀巴全集》《藏族十明文化传世经典丛书》《藏族历代文学经典文库》《藏族少儿知识文库》《21世纪藏族作家书系》等20个国家资助出版项目。全省出版《青海藏文报》《群文天地 》等6种藏文报纸、11种藏文期刊,《章恰尔》进入全国百种重点期刊行列,《刚坚少年报》获得中国少儿报刊金奖。近年来,影视纪录片《青海湖·天鹅湖》《藏族姑娘的成人礼》和原创动漫《寻找智慧精灵》、原创藏汉双语动画片《藏羚羊》也在全国获得大奖。
藏文不仅在学校里被传承学习,在青海现代化的机场、医院以及通讯、金融、税务等窗口服务部门,随处可见藏文指示标识,这些部门提供的藏语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藏族群众,促进了藏族语言文字在社会上的应用。
呵护藏族物质文化的遗存
每天清晨,玉树市结古镇70岁的央金老阿妈都会来到新寨村,虔诚地默念六字真言,手摇转经轮,围着嘉那嘛呢石堆顺时针行走。
“在2010年的那次大地震中,嘛呢石墙体坍塌,损毁得特别严重。看到转经廊和殿堂被毁坏,转经通道被滑落的嘛呢石堵塞,我们心里都特别难过。”央金老人回忆说。
新寨嘉那嘛呢石堆始建于300多年前,由25亿块镌刻着佛教经文和真言的石块堆砌而成,有“世界第一嘛呢石堆”之称。它是玉树市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地藏族群众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将新寨嘉那嘛呢石堆抢险修缮工作作为玉树灾后文化遗产抢救的重点工作,及时开展抢险修缮工作。通过3年努力,恢复了其原有的庄严神圣,赢得社会各界和当地信教群众的高度赞誉。新寨嘉那嘛呢石堆震后总体抢险修缮工程荣获2013年度(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特别荣誉奖”。
国家投资5亿元,完成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5处省级及其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修缮工程。完成玉树州博物馆、地震遗址纪念馆、文成公主纪念馆、东仓《大藏经》珍藏馆等四处文博设施建设。
除此之外,2015年投资2.88亿元,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部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修缮和保护。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其中24处位于民族地区,占总数的53%。文化主管部门对西海郡故城遗址等1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安防、消防等保护设施建设项目,改善了保护条件。
延续民族文化的基因
走进果洛藏族自治州图书馆,一幅幅神态各异的格萨尔人物唐卡,一部部整理出版的格萨尔史诗,一个个格萨尔文化传人、研究者的介绍文字和图片让人应接不暇,浓郁的格萨尔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这里建立了全国首家“格萨尔艺人之家”,成为果洛地区《格萨尔》保护、交流和展示的中心。
果洛藏族自治州与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合作,启动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格萨尔》抢救、保护与研究课题,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艺人进行跟踪研究,并取得成果。与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所合作,建设果洛格萨尔艺人数据库。2012年,果洛建立非遗专家库,成立非遗名录评审委员会,规范命名了甘德县哇岩寺等一批非遗传习基地,为传承人的活态展示和传习活动提供了场所。在合作中建立的果洛格萨尔口头传承研究基地、中国格萨尔研究基地,使果洛格萨尔文化研究的层次、深度、范围都有了极大提升、拓展。
2010年以来,全省先后投资1.1亿元,实施非遗抢救保护。全省现有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部门出版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和《青海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丛书》,完成“寻根行动———全省非遗资源再调查”工作,包括藏族在内的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得到加强。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走进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国际最先进的机织生产设备运转着,这家企业在传承传统手工藏毯制作技艺的同时,已实现了手工和机织藏毯并存的多元化产品结构。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加察玛村仁俊公司、吾屯村龙树画苑,记者了解到,一些唐卡艺人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不仅改变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开始招收女弟子,而且还有很多来自州外甚至省外的汉族弟子来到黄南学习热贡艺术,使这一传统文化成为连接各族群众的纽带。
在青海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组织藏汉双语专家,搜集、抢救、挖掘散落于民间、濒临灭绝的藏医药经典古籍文献,整理出版了《藏医药大典》60卷、《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丛书》100卷等图书,推动了藏医药在国内的传承与发展。
藏族传统文化正越来越多地与现代观念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展现出无限的活力。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李四龙曾在青海藏区进行过深入调研,他告诉记者,青海不仅做到了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在不断地对它进行提升和创新,通过发展相关产业,繁荣藏区经济,让古老的藏族文化散发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藏文不仅在学校里被传承学习,在青海现代化的机场、医院以及通讯、金融、税务等窗口服务部门,随处可见藏文指示标识,这些部门提供的藏语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藏族群众,促进了藏族语言文字在社会上的应用。
呵护藏族物质文化的遗存
每天清晨,玉树市结古镇70岁的央金老阿妈都会来到新寨村,虔诚地默念六字真言,手摇转经轮,围着嘉那嘛呢石堆顺时针行走。
“在2010年的那次大地震中,嘛呢石墙体坍塌,损毁得特别严重。看到转经廊和殿堂被毁坏,转经通道被滑落的嘛呢石堵塞,我们心里都特别难过。”央金老人回忆说。
新寨嘉那嘛呢石堆始建于300多年前,由25亿块镌刻着佛教经文和真言的石块堆砌而成,有“世界第一嘛呢石堆”之称。它是玉树市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地藏族群众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将新寨嘉那嘛呢石堆抢险修缮工作作为玉树灾后文化遗产抢救的重点工作,及时开展抢险修缮工作。通过3年努力,恢复了其原有的庄严神圣,赢得社会各界和当地信教群众的高度赞誉。新寨嘉那嘛呢石堆震后总体抢险修缮工程荣获2013年度(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特别荣誉奖”。
国家投资5亿元,完成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5处省级及其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修缮工程。完成玉树州博物馆、地震遗址纪念馆、文成公主纪念馆、东仓《大藏经》珍藏馆等四处文博设施建设。
除此之外,2015年投资2.88亿元,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部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修缮和保护。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其中24处位于民族地区,占总数的53%。文化主管部门对西海郡故城遗址等1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安防、消防等保护设施建设项目,改善了保护条件。
延续民族文化的基因
走进果洛藏族自治州图书馆,一幅幅神态各异的格萨尔人物唐卡,一部部整理出版的格萨尔史诗,一个个格萨尔文化传人、研究者的介绍文字和图片让人应接不暇,浓郁的格萨尔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这里建立了全国首家“格萨尔艺人之家”,成为果洛地区《格萨尔》保护、交流和展示的中心。
果洛藏族自治州与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合作,启动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格萨尔》抢救、保护与研究课题,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艺人进行跟踪研究,并取得成果。与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所合作,建设果洛格萨尔艺人数据库。2012年,果洛建立非遗专家库,成立非遗名录评审委员会,规范命名了甘德县哇岩寺等一批非遗传习基地,为传承人的活态展示和传习活动提供了场所。在合作中建立的果洛格萨尔口头传承研究基地、中国格萨尔研究基地,使果洛格萨尔文化研究的层次、深度、范围都有了极大提升、拓展。
2010年以来,全省先后投资1.1亿元,实施非遗抢救保护。全省现有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部门出版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和《青海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丛书》,完成“寻根行动———全省非遗资源再调查”工作,包括藏族在内的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得到加强。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走进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国际最先进的机织生产设备运转着,这家企业在传承传统手工藏毯制作技艺的同时,已实现了手工和机织藏毯并存的多元化产品结构。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加察玛村仁俊公司、吾屯村龙树画苑,记者了解到,一些唐卡艺人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不仅改变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开始招收女弟子,而且还有很多来自州外甚至省外的汉族弟子来到黄南学习热贡艺术,使这一传统文化成为连接各族群众的纽带。
在青海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组织藏汉双语专家,搜集、抢救、挖掘散落于民间、濒临灭绝的藏医药经典古籍文献,整理出版了《藏医药大典》60卷、《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丛书》100卷等图书,推动了藏医药在国内的传承与发展。
藏族传统文化正越来越多地与现代观念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展现出无限的活力。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李四龙曾在青海藏区进行过深入调研,他告诉记者,青海不仅做到了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在不断地对它进行提升和创新,通过发展相关产业,繁荣藏区经济,让古老的藏族文化散发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