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晚报 马家辉,1963年生于香港,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获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社会学博士。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著有《李敖研究》、《都市新人类》、《消费者心理学》、《爱恋无声》、《江湖有事》等书。
“香港文学这十年来的变化,就是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杂文、小说,都体现出一种香港人自我身份的找寻。”马家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香港文坛目前有一个较为新兴并明显的现象,就是一群土生土长、二三十岁的文学新人,终于呈现出了他们的力量。
用文学手法呈现真实生活体验
马家辉说,香港的作家群可以用不同尺子来划分。比如第一种,是从内地来香港的“南来作家”,这样的作家带来了许多内地的传统,较易形成作家联会、作家协会等组织;而香港本土的作家,用北方作家的眼光来看,是比较“懒散”的,他们一般只面对自己的稿纸写作,并不善于组织到一起。
马家辉特别提到一个名为《字花》的刊物,2006年,《字花》正式诞生,编辑及设计人员,均是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未满三十的年轻人。在组成《字花》之前,他们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现在,他们在文学领域以团体的形式开始呈现力量。
马家辉说,在《字花》之前,香港尽管一直都有文学刊物,但参与者多是“南来作家”,眼光的着陆点,不仅仅是香港,还包括整个中国。但《字花》并不是这样,它是第一本由土生土长的纯粹的香港年轻人来弄的。比如《字花》第一期主题是“买”,“买”——即shopping,这种消费行为是人生经验的一部分,可以像蔡澜那样写,当然也可以用文学的手法来呈现。
《字花》这一群年轻作家的集合,扩大了香港文学的尺度、范围和标准,并把香港文学向往本土的方向偏移,体现了香港人探寻文学新方向的态度。
严肃与通俗作家各有各的山头
马家辉说,其实在香港,很难说哪些作家是主流,主要是看究竟用哪把尺子来衡量。如果用销量,当然是张小娴、李碧华、蔡澜等;如果用文学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比如董启章、西西、叶辉、黄碧云等。
他认为,在任何有文学的社会,都会有通俗与严肃文学之分,二者缺一不可。这两者之间总有一个隐隐约约的界限,一定也有第三群人,试图在其中走来走去,马家辉自嘲,说不知道自己属不属于第三群人。曾在台湾生活过的马家辉,见过台湾严肃与通俗作家的“骂战”,大陆这边,也常传来这种“二手消息”,但是香港这两类作家是各有各的山头,比较“井水不犯河水”。
香港的严肃文学,马家辉觉得进入内地的并不多。他认为内地的严肃文学门户很紧,比如北方人把方言写进去,不用担心别人看不懂;香港作家却总有种担心,“我把方言写进去,别人会不会看不懂”,“会不会被人说成跳不出珠三角”等诸如此类。
到目前为止,香港的通俗文学仍是对内地输出最多的,比如张小娴、李碧华、蔡澜等,它不仅在诉说爱情、在讲吃喝玩乐的资讯,其实这些作品暗含的生活态度,正是内地所需要的。比如,内地的沈宏非也写吃喝玩乐,但他喜引经据典,总让人感觉有包袱在,让人觉得轻快不起来。但是,蔡澜、欧阳应霁写吃喝玩乐就写得天经地义、义无反顾,这种“活在当下、自我肯定”的生活态度,是香港通俗文学对内地影响最大的。
香港文学通过城市媒体与市民接触
马家辉说,香港作家写作的平台主要是报纸的副刊和专栏,他个人将其统统称为“城市书写”,香港文学与市民接触便借于此。对于专栏文章的文学价值,马家辉颇有些感慨,专栏文章不仅要看作者本身的功力,还要看读者的眼光。比如他曾有三篇讲《功夫》中佛的意味的文章,发表在香港报纸的专栏,也同时发在台湾的《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后来,台湾的九歌出版社集合2005年最佳散文并成书时,马家辉的那篇被列为书中首篇,书中同时还有余光中、钱穆的散文。
“我说这些并无些许自夸之意,只是想说明,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社群,就有不同的标签。专栏文章注入了多少文学成分,不仅有作者本身的问题,也有读者鉴赏眼光的问题。”马家辉说。
谈到“城市书写”目前的特点,马家辉说有“换天日”之感。十年前,面临回归的香港,“城市书写”政治气氛很浓,让人感觉比较沉重。现在,经历了那个转折、迷茫的时期,年轻人笔下,开始了生活关怀,出现了诸如谈家庭、谈旅行、谈吃喝玩乐的大量书写。马家辉认为,这也许就是香港文学回归十年来的最大变化。(李福莹)
“香港文学这十年来的变化,就是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杂文、小说,都体现出一种香港人自我身份的找寻。”马家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香港文坛目前有一个较为新兴并明显的现象,就是一群土生土长、二三十岁的文学新人,终于呈现出了他们的力量。
用文学手法呈现真实生活体验
马家辉说,香港的作家群可以用不同尺子来划分。比如第一种,是从内地来香港的“南来作家”,这样的作家带来了许多内地的传统,较易形成作家联会、作家协会等组织;而香港本土的作家,用北方作家的眼光来看,是比较“懒散”的,他们一般只面对自己的稿纸写作,并不善于组织到一起。
马家辉特别提到一个名为《字花》的刊物,2006年,《字花》正式诞生,编辑及设计人员,均是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未满三十的年轻人。在组成《字花》之前,他们都只是零散的散兵游勇,现在,他们在文学领域以团体的形式开始呈现力量。
马家辉说,在《字花》之前,香港尽管一直都有文学刊物,但参与者多是“南来作家”,眼光的着陆点,不仅仅是香港,还包括整个中国。但《字花》并不是这样,它是第一本由土生土长的纯粹的香港年轻人来弄的。比如《字花》第一期主题是“买”,“买”——即shopping,这种消费行为是人生经验的一部分,可以像蔡澜那样写,当然也可以用文学的手法来呈现。
《字花》这一群年轻作家的集合,扩大了香港文学的尺度、范围和标准,并把香港文学向往本土的方向偏移,体现了香港人探寻文学新方向的态度。
严肃与通俗作家各有各的山头
马家辉说,其实在香港,很难说哪些作家是主流,主要是看究竟用哪把尺子来衡量。如果用销量,当然是张小娴、李碧华、蔡澜等;如果用文学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比如董启章、西西、叶辉、黄碧云等。
他认为,在任何有文学的社会,都会有通俗与严肃文学之分,二者缺一不可。这两者之间总有一个隐隐约约的界限,一定也有第三群人,试图在其中走来走去,马家辉自嘲,说不知道自己属不属于第三群人。曾在台湾生活过的马家辉,见过台湾严肃与通俗作家的“骂战”,大陆这边,也常传来这种“二手消息”,但是香港这两类作家是各有各的山头,比较“井水不犯河水”。
香港的严肃文学,马家辉觉得进入内地的并不多。他认为内地的严肃文学门户很紧,比如北方人把方言写进去,不用担心别人看不懂;香港作家却总有种担心,“我把方言写进去,别人会不会看不懂”,“会不会被人说成跳不出珠三角”等诸如此类。
到目前为止,香港的通俗文学仍是对内地输出最多的,比如张小娴、李碧华、蔡澜等,它不仅在诉说爱情、在讲吃喝玩乐的资讯,其实这些作品暗含的生活态度,正是内地所需要的。比如,内地的沈宏非也写吃喝玩乐,但他喜引经据典,总让人感觉有包袱在,让人觉得轻快不起来。但是,蔡澜、欧阳应霁写吃喝玩乐就写得天经地义、义无反顾,这种“活在当下、自我肯定”的生活态度,是香港通俗文学对内地影响最大的。
香港文学通过城市媒体与市民接触
马家辉说,香港作家写作的平台主要是报纸的副刊和专栏,他个人将其统统称为“城市书写”,香港文学与市民接触便借于此。对于专栏文章的文学价值,马家辉颇有些感慨,专栏文章不仅要看作者本身的功力,还要看读者的眼光。比如他曾有三篇讲《功夫》中佛的意味的文章,发表在香港报纸的专栏,也同时发在台湾的《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后来,台湾的九歌出版社集合2005年最佳散文并成书时,马家辉的那篇被列为书中首篇,书中同时还有余光中、钱穆的散文。
“我说这些并无些许自夸之意,只是想说明,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社群,就有不同的标签。专栏文章注入了多少文学成分,不仅有作者本身的问题,也有读者鉴赏眼光的问题。”马家辉说。
谈到“城市书写”目前的特点,马家辉说有“换天日”之感。十年前,面临回归的香港,“城市书写”政治气氛很浓,让人感觉比较沉重。现在,经历了那个转折、迷茫的时期,年轻人笔下,开始了生活关怀,出现了诸如谈家庭、谈旅行、谈吃喝玩乐的大量书写。马家辉认为,这也许就是香港文学回归十年来的最大变化。(李福莹)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