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经的“洛阳纸贵”到遭遇寒冬,经历了20余年阵痛的文学期刊,如今终于开始回暖,重为大众所关注。有资料表明,《人民文学》《花城》《民族文学》《星星》《诗刊》等文学期刊近年来发行量基本稳定,有的还保持了逐年增长的态势。
尽管,网络信息化时代使得文学创作与消费越来越趋于平淡,越来越呈现“失语”状态,但是有着传统办刊经验的文学期刊,依然在文学之路上扮演着忠诚“守望者”和积极“推动者”的角色。在此意义上,当下文学期刊回暖现象令人欣慰。
鲁迅先生曾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文学作为文艺的重要力量,它借助文学期刊日益广泛、深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与心灵,无论对于文学本身还是普通大众,都不无裨益。
文学期刊发行量日趋稳定乃至有所攀升,得益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养成及阅读品位的提升,得益于政府一系列扶持措施的落地生根,当然也得益于文学期刊的自新图强。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分众效应,文学期刊选择了与时代同步,通过广泛推进线上线下活动吸引更多受众,开辟了更为广阔的传播之路。越是如此,文学期刊越需要抓住机遇,立足“精”字做文章,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为自己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
首先,要有精品意识。文学期刊是传播文学作品的重要载体。过去,曾有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通过报刊发行而广为流传。如今,面对文学的日益边缘化与市场化,尤其需要文学期刊的经营者擦亮双眼,保持定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寻找、引导和打造文学精品。须知,任何时候,文学期刊都要靠精品说话。文学期刊的经营者有必要经常自我追问,是否单纯为了迎合市场而降格以求,是否真正给读者呈现了有价值有趣味的作品,是否积极采取措施以巩固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其次,要有精致追求。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者对于文学期刊的诉求,更多还是基于其所载内容的话,那么随着人们文化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一本文学期刊,既要有厚重的内容,也要有鲜亮的“外衣”。文学期刊的经营者必须更新观念,把握刊物的整体形象,包括刊物的作品风格、形象设计等,力争把刊物做得厚重、大气、漂亮,做成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佳肴。
此外,还要有精到措施。文学期刊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站稳脚跟,必须得培养、造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即其他刊物无法替代的特色。为此,文学期刊不妨围绕继承与创新多下功夫。比如老牌文学杂志《青年作家》举办的华语青年作家奖评选活动,旨在奖励和扶持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填补了目前国内同类奖项的空白,为文学期刊增强自身影响力提供了成功范式。现在许多文学期刊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可如何借此来拓展活动内涵、提升活动效果?如何在活动中发现、培养新人?凡此种种,值得文学期刊经营者深思并见诸行动。(周慧虹)
尽管,网络信息化时代使得文学创作与消费越来越趋于平淡,越来越呈现“失语”状态,但是有着传统办刊经验的文学期刊,依然在文学之路上扮演着忠诚“守望者”和积极“推动者”的角色。在此意义上,当下文学期刊回暖现象令人欣慰。
鲁迅先生曾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文学作为文艺的重要力量,它借助文学期刊日益广泛、深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与心灵,无论对于文学本身还是普通大众,都不无裨益。
文学期刊发行量日趋稳定乃至有所攀升,得益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养成及阅读品位的提升,得益于政府一系列扶持措施的落地生根,当然也得益于文学期刊的自新图强。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分众效应,文学期刊选择了与时代同步,通过广泛推进线上线下活动吸引更多受众,开辟了更为广阔的传播之路。越是如此,文学期刊越需要抓住机遇,立足“精”字做文章,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为自己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
首先,要有精品意识。文学期刊是传播文学作品的重要载体。过去,曾有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通过报刊发行而广为流传。如今,面对文学的日益边缘化与市场化,尤其需要文学期刊的经营者擦亮双眼,保持定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寻找、引导和打造文学精品。须知,任何时候,文学期刊都要靠精品说话。文学期刊的经营者有必要经常自我追问,是否单纯为了迎合市场而降格以求,是否真正给读者呈现了有价值有趣味的作品,是否积极采取措施以巩固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其次,要有精致追求。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者对于文学期刊的诉求,更多还是基于其所载内容的话,那么随着人们文化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一本文学期刊,既要有厚重的内容,也要有鲜亮的“外衣”。文学期刊的经营者必须更新观念,把握刊物的整体形象,包括刊物的作品风格、形象设计等,力争把刊物做得厚重、大气、漂亮,做成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佳肴。
此外,还要有精到措施。文学期刊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站稳脚跟,必须得培养、造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即其他刊物无法替代的特色。为此,文学期刊不妨围绕继承与创新多下功夫。比如老牌文学杂志《青年作家》举办的华语青年作家奖评选活动,旨在奖励和扶持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填补了目前国内同类奖项的空白,为文学期刊增强自身影响力提供了成功范式。现在许多文学期刊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可如何借此来拓展活动内涵、提升活动效果?如何在活动中发现、培养新人?凡此种种,值得文学期刊经营者深思并见诸行动。(周慧虹)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