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书力的绘画主要融合了汉文化与藏文化的元素,参照“汉藏语系”、“印欧语系”的语言学概念,可以称之为“汉藏绘画”。韩书力从小在北京汉文化传统圈子里成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京城琉璃厂文化街熏大的”。他于196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究生班,接受了学院写实绘画的系统训练,1973年进藏以后又受到了藏文化艺术的长期熏陶,因此他的绘画逐渐把汉文化与藏文化的元素融合起来,形成了独具一格、画风多样的汉藏绘画。韩书力的汉藏绘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新样式,在精神内涵与表现形式方面都丰富和拓宽了当代中国画的艺术语言。
韩书力的汉藏绘画最初在连环画创作领域崭露头角。绘画成就的大小不取决于画种的大小和画幅的大小,当代中国许多人物画名家都是从连环画创作领域起步的。韩书力创作的连环画《猎人占布》(1979)已开始尝试汉文化与藏文化元素的融合,藏族人物与动物造型基本上是写实的,西藏建筑与风景描绘则介于写实性与装饰性之间。画家在人物造型和服饰上力图表现藏族的特征,但画面的西藏风味还不太浓厚。韩书力的研究生毕业创作连环画《邦锦梅朵》(1982),是他的汉藏绘画成熟期的最佳代表作之一,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奖、瑞士第一届国际连环画金奖,被中国美术馆整套收藏。
韩书力的布面重彩绘画是整合藏传壁画、唐卡与汉传工笔重彩的一种汉藏绘画的创新样式,也是近30年来韩书力率领的西藏画家群体逐渐探索形成的“西藏画派”的典型样式。在韩书力的布面重彩绘画作品中,沿着《邦锦梅朵》开辟的汉藏文化元素融合的途径,进一步向藏文化宗教神秘主义的纵深拓展。
韩书力的藏纸、宣纸水墨作品,也是他独创的一种汉藏绘画样式。画家进藏20年以后,在眷恋汉文化艺术传统的无意识心理情结驱动之下,在创作布面重彩绘画的同时,重新画起了宣纸水墨画。他说:“这时我的水墨已非当年的笔墨与程式,藏密艺术的许多元素已不知不觉地渗化到其中的笔韵墨章之中,其结果便是我的‘黑地水墨画’的形成,它或许能为人们提供一例新的审美样式。”
韩书力的织锦贴绘作品,利用从西藏古玩市场购买的元明清中央政府赏赐给西藏地方官府贵胄的织锦、绣片,与自己手绘的图像拼贴在一起。织锦古雅温润的色泽图案与画家匠心独运的拼贴描绘,相映成趣,别开生面。其中《无珠 》(1996)、《龙种》(2012)、《填海》(2012)、《金莲》等作品调侃幽默,令人莞尔;《岁岁平安》(1996)、《附庸风雅》(1997)、《鸡头凤尾》(2012)、《破壁》(2012)等作品拼贴巧妙,令人欣赏。(王镛)
韩书力的汉藏绘画最初在连环画创作领域崭露头角。绘画成就的大小不取决于画种的大小和画幅的大小,当代中国许多人物画名家都是从连环画创作领域起步的。韩书力创作的连环画《猎人占布》(1979)已开始尝试汉文化与藏文化元素的融合,藏族人物与动物造型基本上是写实的,西藏建筑与风景描绘则介于写实性与装饰性之间。画家在人物造型和服饰上力图表现藏族的特征,但画面的西藏风味还不太浓厚。韩书力的研究生毕业创作连环画《邦锦梅朵》(1982),是他的汉藏绘画成熟期的最佳代表作之一,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奖、瑞士第一届国际连环画金奖,被中国美术馆整套收藏。
韩书力的布面重彩绘画是整合藏传壁画、唐卡与汉传工笔重彩的一种汉藏绘画的创新样式,也是近30年来韩书力率领的西藏画家群体逐渐探索形成的“西藏画派”的典型样式。在韩书力的布面重彩绘画作品中,沿着《邦锦梅朵》开辟的汉藏文化元素融合的途径,进一步向藏文化宗教神秘主义的纵深拓展。
韩书力的藏纸、宣纸水墨作品,也是他独创的一种汉藏绘画样式。画家进藏20年以后,在眷恋汉文化艺术传统的无意识心理情结驱动之下,在创作布面重彩绘画的同时,重新画起了宣纸水墨画。他说:“这时我的水墨已非当年的笔墨与程式,藏密艺术的许多元素已不知不觉地渗化到其中的笔韵墨章之中,其结果便是我的‘黑地水墨画’的形成,它或许能为人们提供一例新的审美样式。”
韩书力的织锦贴绘作品,利用从西藏古玩市场购买的元明清中央政府赏赐给西藏地方官府贵胄的织锦、绣片,与自己手绘的图像拼贴在一起。织锦古雅温润的色泽图案与画家匠心独运的拼贴描绘,相映成趣,别开生面。其中《无珠 》(1996)、《龙种》(2012)、《填海》(2012)、《金莲》等作品调侃幽默,令人莞尔;《岁岁平安》(1996)、《附庸风雅》(1997)、《鸡头凤尾》(2012)、《破壁》(2012)等作品拼贴巧妙,令人欣赏。(王镛)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