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番禺日报
番禺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邑,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很多令人铭记的文化名人。李昴英、黎遂球、屈大均、冼星海、“何氏三杰”(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高剑父、陈树人……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番禺的人文历史星空,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最近,由广东省文化厅组织的2015—2017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结果揭晓,番禺区有4个民间艺术项目入选。番禺区(粤曲)、化龙镇(飘色)、沙湾镇(醒狮、砖雕)等3个单位被命名为2015—017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此前,由国家文化部组织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番禺区已有2个项目入选,沙湾镇(飘色、广东音乐)被命名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至此,番禺区现有6个民间艺术项目入选国家级和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番禺区文化职能部门大力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将其作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使之真正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番禺粤曲,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至目前,区曲协登记在册的 “私伙局”有89个,广泛分布在农村、街道社区,影响范围较广,参与人数较多。艺坊名角张月儿、孔壮志、孔宪珠、白燕仔以及李池湘、卢少环、冯结丝、冯结玲等均出自番禺钟村。番禺区曾分别于2013年、2015年承办广东省的粤曲私伙局大赛。
化龙飘色,据说于明代由福建莆田传入,1992年重新崛起。一群民间艺术爱好者大胆创作,挖掘传统技艺,不断改革创新,在飘色艺术中自成一格,以“新”、“奇”、“精”、“明”的特色,体现新时代气息,深受群众青睐。化龙潭山飘色曾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广东省民间乞巧大赛金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沙湾醒狮,产生于清末民初。如今,沙湾镇内村村都有自己的醒狮队,其中以沙坑村的醒狮活动开展得最活跃、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沙湾醒狮,在原有南派醒狮技艺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入北派舞狮的技艺,将高桩醒狮、民间武术“梅花桩”与南派醒狮的套路巧妙地揉合在一起,通过舞狮的轻、重、缓、急以及狮子的表情变化和动态,再配合重新加以整理的鼓、锣、钹的明快节奏,在桩阵上表现出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各种姿态,更汇入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刚柔相济,形成别具一格的沙湾醒狮。沙坑龙狮团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参加国内外多场醒狮竞技,获奖无数。
沙湾砖雕,源远流长,明清至今,曾涌现黎文源、杨瑞石、靳耀生等雕塑名家,是珠三角雕塑艺术的典型代表。砖雕艺术在何世良等艺人的努力下,不断创新发展,不但保留了深浅浮雕、高雕、挂丝雕、透雕、镂空等技术,而且把这些技术的难度大大加深。经改良的砖雕镂空度极大,厚度既深且面又广,通空如蚁穴,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惊诧感觉。何世良作品曾获省、市级的多项大奖,《吐艳和鸣壁》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六国大封相》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目前,番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个、省级名录8个、市级名录16个、区级34个;命名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8名,其中含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7名、市级传承人20人。
岭南建筑是浸润岭南文化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流派,番禺在历史传承中,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拥有着广州市保留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岭南建筑群。蚝壳屋、镬耳山墙、古祠堂、古塔、古桥、古庙、古井、古牌坊,一个个历史遗珍无不诉说了历史,见证沧桑变化。如今,番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4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37处,是广州市拥有文物点最多的区级单位之一。
区委、区政府2013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引领工程,建设岭南文化名区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番禺要打造“五大名片”,即“欢乐长隆”“美食之都”“大学荟萃”“星海故里”和“沙湾古镇”。这五大文化名片就如一个个窗口,透过这些窗口,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在珠三角名声渐大的番禺旅游美食文化;亦可感受广州大学城这座承载广东未来发展希望和广州“大都市底气”的“智慧之城”;还可以在《黄河大合唱》的激越旋律之中体会人民音乐家强烈的爱国情怀,亲眼去看星海故里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还可以走进“沙湾古镇”,在古老的街巷,细细品赏具有独特魅力的岭南文化。
番禺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邑,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很多令人铭记的文化名人。李昴英、黎遂球、屈大均、冼星海、“何氏三杰”(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高剑父、陈树人……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番禺的人文历史星空,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最近,由广东省文化厅组织的2015—2017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结果揭晓,番禺区有4个民间艺术项目入选。番禺区(粤曲)、化龙镇(飘色)、沙湾镇(醒狮、砖雕)等3个单位被命名为2015—017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此前,由国家文化部组织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番禺区已有2个项目入选,沙湾镇(飘色、广东音乐)被命名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至此,番禺区现有6个民间艺术项目入选国家级和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番禺区文化职能部门大力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将其作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使之真正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番禺粤曲,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至目前,区曲协登记在册的 “私伙局”有89个,广泛分布在农村、街道社区,影响范围较广,参与人数较多。艺坊名角张月儿、孔壮志、孔宪珠、白燕仔以及李池湘、卢少环、冯结丝、冯结玲等均出自番禺钟村。番禺区曾分别于2013年、2015年承办广东省的粤曲私伙局大赛。
化龙飘色,据说于明代由福建莆田传入,1992年重新崛起。一群民间艺术爱好者大胆创作,挖掘传统技艺,不断改革创新,在飘色艺术中自成一格,以“新”、“奇”、“精”、“明”的特色,体现新时代气息,深受群众青睐。化龙潭山飘色曾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广东省民间乞巧大赛金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沙湾醒狮,产生于清末民初。如今,沙湾镇内村村都有自己的醒狮队,其中以沙坑村的醒狮活动开展得最活跃、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沙湾醒狮,在原有南派醒狮技艺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入北派舞狮的技艺,将高桩醒狮、民间武术“梅花桩”与南派醒狮的套路巧妙地揉合在一起,通过舞狮的轻、重、缓、急以及狮子的表情变化和动态,再配合重新加以整理的鼓、锣、钹的明快节奏,在桩阵上表现出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各种姿态,更汇入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刚柔相济,形成别具一格的沙湾醒狮。沙坑龙狮团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参加国内外多场醒狮竞技,获奖无数。
沙湾砖雕,源远流长,明清至今,曾涌现黎文源、杨瑞石、靳耀生等雕塑名家,是珠三角雕塑艺术的典型代表。砖雕艺术在何世良等艺人的努力下,不断创新发展,不但保留了深浅浮雕、高雕、挂丝雕、透雕、镂空等技术,而且把这些技术的难度大大加深。经改良的砖雕镂空度极大,厚度既深且面又广,通空如蚁穴,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惊诧感觉。何世良作品曾获省、市级的多项大奖,《吐艳和鸣壁》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六国大封相》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目前,番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个、省级名录8个、市级名录16个、区级34个;命名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8名,其中含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7名、市级传承人20人。
岭南建筑是浸润岭南文化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流派,番禺在历史传承中,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拥有着广州市保留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岭南建筑群。蚝壳屋、镬耳山墙、古祠堂、古塔、古桥、古庙、古井、古牌坊,一个个历史遗珍无不诉说了历史,见证沧桑变化。如今,番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4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37处,是广州市拥有文物点最多的区级单位之一。
区委、区政府2013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引领工程,建设岭南文化名区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番禺要打造“五大名片”,即“欢乐长隆”“美食之都”“大学荟萃”“星海故里”和“沙湾古镇”。这五大文化名片就如一个个窗口,透过这些窗口,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在珠三角名声渐大的番禺旅游美食文化;亦可感受广州大学城这座承载广东未来发展希望和广州“大都市底气”的“智慧之城”;还可以在《黄河大合唱》的激越旋律之中体会人民音乐家强烈的爱国情怀,亲眼去看星海故里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还可以走进“沙湾古镇”,在古老的街巷,细细品赏具有独特魅力的岭南文化。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