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2003的时候,一本名叫《INK印刻文学生活志》(简称《印刻》)的文学杂志在台湾创刊。13年来,这本以月刊形式存在的纯文学杂志已经出版了159期。已经停刊的知名文艺杂志《ming明日风尚》曾经撰文称:“ 《印刻》可以视为当前中文文学领域中,最能够包容很多载体的文艺杂志,是个花朵盛开的大花园。”
和大陆一样,21世纪来临的时候,对已逝的上个世纪,台湾文化界也有一种怀旧和总结的氛围在萦绕。《印刻》总编辑初安民在创刊词《不能忘却》中说:“不能忘却,难忘其黄金时代的美好风华,这是我对我经历过的上世纪90年代台湾文学的情感,以及我此刻迎面相向新世纪的文学的期待。亦是我办这份杂志,忐忑与忧畏背后,那一点小小的心情。我想或容我在心底小声回答:我只是不愿让其消失——那些美好的,我珍爱且信仰的。”
初安民是台湾知名的杂志人,他曾经执掌纯文学杂志《联合文学》15年,之后创办并主编了《印刻》。但很少人知道,初安民在文学上其实是一个诗人。2008年,在大陆的《作家》杂志他曾经发表过一组名为《往南方的路》的组诗,其中一首《无题》写道:“无法再求完美的时候/内心如焚/不甘心于逐流/不甘心于随地搁浅/只有将心情/一把火引燃”。这也是初安民对于文学杂志的感情,他立志做一本自许为“华文世界核心作家的创作平台”的杂志,而《印刻》似乎也做到了。
在杂志的装帧设计上,《印刻》首次以作家作为杂志的封面。封面人物多是台湾本土作家,也有阎连科、叶嘉莹这样的大陆作家和学者,还有村上春树、巴尔加斯·略萨这样的外国作家。这种做法在时尚和财经杂志上已经很普遍,但在文学杂志上,确实是一次创举。我们再想想大陆的文学杂志,几乎都是以抽象的插画做封面。《印刻》的创举使得杂志有了时尚气息,也更能够吸引非专业的文学爱好者阅读。
除了装帧的质感,《印刻》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其内容。除了常规的文学作品,每期还有文学专题、艺术、书评等,在这个浅阅读时代,这些具有质感的文字,于“时尚过分”而“文化不足”的氛围中,给人一种有底气的阅读感。
和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数文学杂志呆板、陈旧的编辑手法不同,《印刻》从出版物的本质上说,更多是杂志人的气息,而非作家编辑的出版物。这一点对于一本杂志相当重要,杂志作为定期出版的媒体,其实是有一种“风尚读本”的媒体性格,纯文学杂志往往重视文学性,而忽略了作为印刷物的杂志其实是一个手工业,它需要职业杂志人的心智与精力的投入:它的专题、封面、字体、作者的照片、栏目的设置、留白,这些细微之处,如同博尔赫斯的秘密花园,读者会在曲径通幽处和你相逢一笑。抛开杂志纯文学的内容不谈,好的杂志即便很难塑造人,但一定会用一种特殊的气息吸引一批人,这种味道,没闻过的人不会明了。
2013年,印刻创刊10年的时候曾经有一组数据,从最初的“一个个找人订阅”到高峰时期的三万册,再到低谷的9000册,当时已平稳在1.6万册发行量,就台湾来说,已经实属不易,因为2013年的数据显示,当时大陆的纯文学杂志《收获》也才以10万发行量领跑纯文学期刊。
对于纯文学式微的现实,初安民十分理解:“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从来都是两难,永远都是严肃文学式微,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大家都喜欢消遣的东西。”但式微不是死亡,文学不需要怜悯,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最终还是会回到精神的原点——“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够努力,我们这个时代不够努力,还有下一代人。”
《印刻》坚持每一期过期的杂志都可以买到,不销毁过期杂志。初安民认为,文学杂志只有过刊,没有过时。《印刻》2016年11月号的【编辑室报告】《My Back Page》一文里,副总编辑丁名庆引用了鲍勃·迪伦的歌词:“昔日我何等苍老,而今却风华正茂”。我想,这也正是这本杂志吸引人的所在——文学是不会灭亡的,它或会势弱,但不是死亡。(师永涛)
和大陆一样,21世纪来临的时候,对已逝的上个世纪,台湾文化界也有一种怀旧和总结的氛围在萦绕。《印刻》总编辑初安民在创刊词《不能忘却》中说:“不能忘却,难忘其黄金时代的美好风华,这是我对我经历过的上世纪90年代台湾文学的情感,以及我此刻迎面相向新世纪的文学的期待。亦是我办这份杂志,忐忑与忧畏背后,那一点小小的心情。我想或容我在心底小声回答:我只是不愿让其消失——那些美好的,我珍爱且信仰的。”
初安民是台湾知名的杂志人,他曾经执掌纯文学杂志《联合文学》15年,之后创办并主编了《印刻》。但很少人知道,初安民在文学上其实是一个诗人。2008年,在大陆的《作家》杂志他曾经发表过一组名为《往南方的路》的组诗,其中一首《无题》写道:“无法再求完美的时候/内心如焚/不甘心于逐流/不甘心于随地搁浅/只有将心情/一把火引燃”。这也是初安民对于文学杂志的感情,他立志做一本自许为“华文世界核心作家的创作平台”的杂志,而《印刻》似乎也做到了。
在杂志的装帧设计上,《印刻》首次以作家作为杂志的封面。封面人物多是台湾本土作家,也有阎连科、叶嘉莹这样的大陆作家和学者,还有村上春树、巴尔加斯·略萨这样的外国作家。这种做法在时尚和财经杂志上已经很普遍,但在文学杂志上,确实是一次创举。我们再想想大陆的文学杂志,几乎都是以抽象的插画做封面。《印刻》的创举使得杂志有了时尚气息,也更能够吸引非专业的文学爱好者阅读。
除了装帧的质感,《印刻》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其内容。除了常规的文学作品,每期还有文学专题、艺术、书评等,在这个浅阅读时代,这些具有质感的文字,于“时尚过分”而“文化不足”的氛围中,给人一种有底气的阅读感。
和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数文学杂志呆板、陈旧的编辑手法不同,《印刻》从出版物的本质上说,更多是杂志人的气息,而非作家编辑的出版物。这一点对于一本杂志相当重要,杂志作为定期出版的媒体,其实是有一种“风尚读本”的媒体性格,纯文学杂志往往重视文学性,而忽略了作为印刷物的杂志其实是一个手工业,它需要职业杂志人的心智与精力的投入:它的专题、封面、字体、作者的照片、栏目的设置、留白,这些细微之处,如同博尔赫斯的秘密花园,读者会在曲径通幽处和你相逢一笑。抛开杂志纯文学的内容不谈,好的杂志即便很难塑造人,但一定会用一种特殊的气息吸引一批人,这种味道,没闻过的人不会明了。
2013年,印刻创刊10年的时候曾经有一组数据,从最初的“一个个找人订阅”到高峰时期的三万册,再到低谷的9000册,当时已平稳在1.6万册发行量,就台湾来说,已经实属不易,因为2013年的数据显示,当时大陆的纯文学杂志《收获》也才以10万发行量领跑纯文学期刊。
对于纯文学式微的现实,初安民十分理解:“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从来都是两难,永远都是严肃文学式微,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大家都喜欢消遣的东西。”但式微不是死亡,文学不需要怜悯,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最终还是会回到精神的原点——“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够努力,我们这个时代不够努力,还有下一代人。”
《印刻》坚持每一期过期的杂志都可以买到,不销毁过期杂志。初安民认为,文学杂志只有过刊,没有过时。《印刻》2016年11月号的【编辑室报告】《My Back Page》一文里,副总编辑丁名庆引用了鲍勃·迪伦的歌词:“昔日我何等苍老,而今却风华正茂”。我想,这也正是这本杂志吸引人的所在——文学是不会灭亡的,它或会势弱,但不是死亡。(师永涛)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