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抗战物资运输的抗战剧《二十四道拐》正在央视八套播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大部分的工业城市和出海口沦陷,来自海外华人和一些国家的物资 援助,不得不依靠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运输。物资到达昆明后,再用大卡车分载,经过滇黔公路送抵前线和重庆,而这条运输大动脉必然途经滇黔公路最 为险要的咽喉要道——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的“二十四道拐”。电视剧《二十四道拐》就是围绕“二十四道拐”的保卫战展开。该剧的总编剧是作家欧阳黔森。他说,为了写好这部向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的作品,他长期行走在这条运输大动脉上,并到各地的博物馆收集资料,获得了许多珍贵的写作素材。在创作这部作品 时,他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因为“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创作出好的剧本”。
欧阳黔森的作品多是反映家乡的历史故事和现实变迁。因此,他始终坚持植根于现实生活,到生活的第一现场寻找素材,以便能够写出真实可信的故事。 比如,为了写好向长征胜利70周年献礼的作品《雄关漫道》,他重走长征路,深入革命老区,走村过寨地采访、收集材料;为了写好农村题材作品《绝处逢生》, 他先后两年扎根基层,深入体验生活;为了写好历史题材作品《奢香夫人》,他深入乌蒙山脉腹地与彝族群众交心交友,广泛收集了民间故事传说。欧阳黔森说,如果是创作现实题材的作品,深入生活会让创作者收获鲜活的素材;如果是历史题材作品,深入生活会唤起创作者的历史感觉。而在采访采风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到老 百姓之中,和他们大碗喝酒,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在自然的交谈之中,他们才有可能讲出真实的情况。如果你像一个记者一样,有板有眼地提问,他们一紧张就有可 能说不出有用的细节。
“我曾经当了8年的地质队员,每天拿着地质锤和放大镜奔走100多里路,不仅翻山越岭,还要承受风吹雨淋日晒,奔走间隙一抹胡子,手心里留下的 就是一把盐。”欧阳黔森说,在那些岁月里,他走到哪就住到哪,看到山上有一户人家,就去敲门,老百姓一看是地质队的,就会热情地接待。所以,他一到农村、 山区,见到朴实的村民们,内心就会有一种亲切感。这段经历极大地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之后走上创作之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苦和累。2008年,欧阳黔 森接到一个任务: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写出20集电视剧《绝地逢生》的剧本。为了能够及时地完成,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日以继夜搞创作。“我每天睡三四个小 时,剧组给我配备了一名助手,每天码差不多1.5万字。完成创作后,我掉了8斤肉,拿出的初稿近60万字。稍作修改后30多万字的送审稿一致通过,随后, 第二稿改定定案投拍。”
欧阳黔森的作品虽然多聚焦于家乡的故事,但作者能够通过广阔的视野将作品的意义扩展开来。比如《绝处逢生》以一个村庄的发展变迁书写农村如何科 学发展的问题,《奢香夫人》以一位彝族女政治家的命运讲述民族大团结的主旨,《二十四道拐》则以这条曲曲折折但又不断攀升的盘山公路隐喻了中美之间的复杂 关系……欧阳黔森谈到,写身边的人、家乡的事,因为熟悉、带有情感,所以比较容易写好;但我们必须打通历史与现实、小事与大义之间的关系,写出一个故事的 多重意蕴。这种写作观念的获得,同样来自于当年他对地质的观察。“当地质队员的日子里,每天一锤子敲下去,碰到的可能就是上亿年前的东西,心胸和视野自然 而然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作为贵州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通过以身作则,积极引导青年作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目前,贵州省作协建立了作家下基层常态机制和重大题材 重点项目扶持制度,经常组织作家深入贵州经济社会建设第一线,感受时代发展脉动,了解人民群众呼声。欧阳黔森介绍说,贵州省作协积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创作基地、作家村,作家们可以以此为据点,深入基层采访创作。作家参与相应的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活动的规定,沉下心来去收集材料,写出优秀的作品。也就是说,过程要加以监督,结果要有所收获。(黄尚恩)
欧阳黔森的作品多是反映家乡的历史故事和现实变迁。因此,他始终坚持植根于现实生活,到生活的第一现场寻找素材,以便能够写出真实可信的故事。 比如,为了写好向长征胜利70周年献礼的作品《雄关漫道》,他重走长征路,深入革命老区,走村过寨地采访、收集材料;为了写好农村题材作品《绝处逢生》, 他先后两年扎根基层,深入体验生活;为了写好历史题材作品《奢香夫人》,他深入乌蒙山脉腹地与彝族群众交心交友,广泛收集了民间故事传说。欧阳黔森说,如果是创作现实题材的作品,深入生活会让创作者收获鲜活的素材;如果是历史题材作品,深入生活会唤起创作者的历史感觉。而在采访采风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到老 百姓之中,和他们大碗喝酒,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在自然的交谈之中,他们才有可能讲出真实的情况。如果你像一个记者一样,有板有眼地提问,他们一紧张就有可 能说不出有用的细节。
“我曾经当了8年的地质队员,每天拿着地质锤和放大镜奔走100多里路,不仅翻山越岭,还要承受风吹雨淋日晒,奔走间隙一抹胡子,手心里留下的 就是一把盐。”欧阳黔森说,在那些岁月里,他走到哪就住到哪,看到山上有一户人家,就去敲门,老百姓一看是地质队的,就会热情地接待。所以,他一到农村、 山区,见到朴实的村民们,内心就会有一种亲切感。这段经历极大地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之后走上创作之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苦和累。2008年,欧阳黔 森接到一个任务: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写出20集电视剧《绝地逢生》的剧本。为了能够及时地完成,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日以继夜搞创作。“我每天睡三四个小 时,剧组给我配备了一名助手,每天码差不多1.5万字。完成创作后,我掉了8斤肉,拿出的初稿近60万字。稍作修改后30多万字的送审稿一致通过,随后, 第二稿改定定案投拍。”
欧阳黔森的作品虽然多聚焦于家乡的故事,但作者能够通过广阔的视野将作品的意义扩展开来。比如《绝处逢生》以一个村庄的发展变迁书写农村如何科 学发展的问题,《奢香夫人》以一位彝族女政治家的命运讲述民族大团结的主旨,《二十四道拐》则以这条曲曲折折但又不断攀升的盘山公路隐喻了中美之间的复杂 关系……欧阳黔森谈到,写身边的人、家乡的事,因为熟悉、带有情感,所以比较容易写好;但我们必须打通历史与现实、小事与大义之间的关系,写出一个故事的 多重意蕴。这种写作观念的获得,同样来自于当年他对地质的观察。“当地质队员的日子里,每天一锤子敲下去,碰到的可能就是上亿年前的东西,心胸和视野自然 而然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作为贵州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通过以身作则,积极引导青年作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目前,贵州省作协建立了作家下基层常态机制和重大题材 重点项目扶持制度,经常组织作家深入贵州经济社会建设第一线,感受时代发展脉动,了解人民群众呼声。欧阳黔森介绍说,贵州省作协积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创作基地、作家村,作家们可以以此为据点,深入基层采访创作。作家参与相应的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活动的规定,沉下心来去收集材料,写出优秀的作品。也就是说,过程要加以监督,结果要有所收获。(黄尚恩)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