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叶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的中国家长尤其重视孩子的阅读教育,所以我们有足够的市场基数来支撑整个童书市场。但是市场需求也给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家设下了挑战,你必须写得更好。”
在传统文学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儿童文学异军突起,占据了半壁江山。商业化时代,好作品有之,滥竽充数的作品亦有之。记者采访数位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来解密中国的儿童文学。
11月12日,2015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在上海召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作为评委会主席,感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正在快速成长。题材丰富化、视野更为开阔,同时表现手法上较之往年也更多样化,这是叶辛对今年参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感触。
叶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的中国家长尤其重视孩子的阅读教育,所以我们有足够的市场基数来支撑整个童书市场。但是市场需求也给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家设下了挑战,你必须写得更好。”
在整个文学市场处于下滑状态的背景下,儿童文学在近十年内都出现了逆势上扬的趋势。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告诉记者,用“半壁江山”来形容儿童文学在整个市场份额中的占比不为过。凭借《月光下的蝈蝈》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家安武林认为,中国儿童文学不仅走过了过去的“黄金十年”,未来的十年,还会是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不仅是中国儿童庞大的基数,还有大量的童书推广人在起作用,商业模式已经建立起来。此外,今年在重视阅读的倡导下,作家进校园活动在增多,作家与孩子们之间也建立起更为通畅的沟通渠道。”
销量好,水准又如何呢?不少人认为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对于这一观点,曹文轩并不认同。“中国儿童文学其实已经处在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上,可以说已经在国际水平线上。不再是原来那种教化式的、文学功能性很差的层面,我想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市场上一些滥竽充数的作品,是这个市场发展的必经过程。”
“苦难阅读”不可缺少
当今中国儿童文学市场的问题是什么?
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娱乐化、类型化的问题需要注意。由于童书出版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出版机构为迎合小读者的流行趣味,网络游戏故事书、搞笑故事层出不穷,“这些书籍文学性、艺术性都很差,往往迎合了人性中卑下的那部分,一切快乐至上。”
曹文轩回忆他曾出席一次讲座,讲座结束后一位家长请曹文轩为孩子签名,并写一句赠送给孩子的话。当曹文轩签下名正准备留言时,这位家长按住了他的手说,“曹老师,我已经帮你把话想好了。你就写‘祝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曹文轩说自己始终对‘快乐成长’这一个空泛性的口号持怀疑态度,于是反问这位家长:“你以为你的孩子一味的快乐,算得上是成长吗?”
“这些口号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忧伤、悲痛感、怜悯心,不知道感动流泪,难道这样算一个有质量的生命吗?当提到快乐原则时,前提是觉得中国的孩子太苦了,压力太大。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把中国儿童的处境太夸大了。孩子们固然有学习压力,但是外国孩子一样有学习压力,并不比我们轻松。”
让曹文轩颇感奇怪的一点是,不少家长在避讳“苦难”这个主题。“家长们会把他们曾经遭受过的痛苦忘记得一干二净,倒觉得孩子苦得很。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困境,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绝不是从今天才开始。家长似乎认为,回避了文学作品中的苦难,好像孩子就没有苦难了。他们完全回避了今天孩子们的真实情绪、状况,也回避自己的过去。如果整个社会都强调孩子们太苦了,要给他们放松,这反而是不利于孩子们成长的。”
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曹文轩说:“首先必须是文学,这与其他类型的文学在标准上没有差距,只不过是因为考虑到儿童、少年读者的认知能力、欣赏能力,在语言的深浅上有所变化,但就文学性来讲,它没有任何差异。一部文学史,85%都是悲剧性的。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当我们提到那些名着作品时,都是如此。比如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给人带来忧伤和痛苦的。再比如《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小王子》都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还特别喜欢前苏联作家艾特马托夫的《白轮船》,通过一个七岁孩子的悲剧性故事,把富有寓意的神话、孩子五色斑斓的幻想与严酷的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当我们在说忧伤时,并不是让孩子绝望、颓废的,而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生活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
安武林告诉记者,苦难文学绝不等同于暴力、血腥、颓废。“好的儿童文学承担了为孩子们塑造世界观的功能,整天吃糖怎么行?痛苦或者忧伤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适当的写作手法传递给孩子们,同时让他们了解到如何去对待生活中的不顺,只是需要作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把握好写作的度。”
“绘本热”中的反思
近两年,绘本在儿童文学中格外受到欢迎。然而中国的绘本起步较晚,与国外绘本有着不少差距。在今年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评选中,获得优秀绘本的作品中,中国作品仅有曹文轩与英籍华裔青年画家郁蓉创作的《烟》,其他均花落外国作家的绘本。
在曹文轩看来,绘本有两种类型。一是体现画的功夫,二是在文字基础上体现创意。“前者说实话并不难,绘本对美术的要求,我想任何一个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都可以做到的。难在创意,我们的绘本画家可能并不十分了解绘本这种特殊形式,我觉得绘本是离哲学最近的一个门类,它回答了许多关于生命的基本问题。绘本不是简单的插图,需要画家捕捉到文字的灵魂。”
曹文轩与郁蓉还合作了一本绘本《夏天》:在炎热的夏天,一群动物在大荒原里急切地寻找阴凉地。为了争取在一棵树下乘凉,动物们争吵打闹了起来。最终大象赢了,不过当它们回头看才发现,那是一棵仅剩一两片叶子、几乎已经死亡了的树,没有遮阴的作用。在这时动物们看到了穿越荒原的一对父子,为了给孩子一丝阴凉,父亲用他巨大的身影笼罩着瘦小的儿子。看到这个场景,动物们震惊了,于是山猫把田鼠罩在自己的影子里,接着一个个大的动物站在小动物前面,最后是大象把所有动物都笼罩在自己的影子里。
“如果只是一张张纸上画动物,并没有什么意思的。但郁蓉做了一个创意,山猫和田鼠这幅画里,因为这两只动物很小,所以画这一画面的纸是一条窄小的纸,后面随着动物一只比一只大,纸张也慢慢变大,最后到大象才是一张整页的纸,”曹文轩说,绘本本身的设计十分重要,不仅要切合书的本意,还要有让人意外的画面,像《夏天》中随着动物的影子越来越大,纸张也越来越大,这样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谈起绘本热,安武林则认为有些“烧过头”,“过分强调绘本阅读意义不大,现在有些过度解读和夸大。一碗水就是一碗水,不可能解读成一盆水,绘本的基础还是在文字吧。”
在传统文学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儿童文学异军突起,占据了半壁江山。商业化时代,好作品有之,滥竽充数的作品亦有之。记者采访数位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来解密中国的儿童文学。
11月12日,2015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在上海召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作为评委会主席,感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正在快速成长。题材丰富化、视野更为开阔,同时表现手法上较之往年也更多样化,这是叶辛对今年参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感触。
叶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的中国家长尤其重视孩子的阅读教育,所以我们有足够的市场基数来支撑整个童书市场。但是市场需求也给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家设下了挑战,你必须写得更好。”
在整个文学市场处于下滑状态的背景下,儿童文学在近十年内都出现了逆势上扬的趋势。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告诉记者,用“半壁江山”来形容儿童文学在整个市场份额中的占比不为过。凭借《月光下的蝈蝈》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家安武林认为,中国儿童文学不仅走过了过去的“黄金十年”,未来的十年,还会是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不仅是中国儿童庞大的基数,还有大量的童书推广人在起作用,商业模式已经建立起来。此外,今年在重视阅读的倡导下,作家进校园活动在增多,作家与孩子们之间也建立起更为通畅的沟通渠道。”
销量好,水准又如何呢?不少人认为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对于这一观点,曹文轩并不认同。“中国儿童文学其实已经处在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上,可以说已经在国际水平线上。不再是原来那种教化式的、文学功能性很差的层面,我想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市场上一些滥竽充数的作品,是这个市场发展的必经过程。”
“苦难阅读”不可缺少
当今中国儿童文学市场的问题是什么?
曹文轩认为,儿童文学娱乐化、类型化的问题需要注意。由于童书出版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些出版机构为迎合小读者的流行趣味,网络游戏故事书、搞笑故事层出不穷,“这些书籍文学性、艺术性都很差,往往迎合了人性中卑下的那部分,一切快乐至上。”
曹文轩回忆他曾出席一次讲座,讲座结束后一位家长请曹文轩为孩子签名,并写一句赠送给孩子的话。当曹文轩签下名正准备留言时,这位家长按住了他的手说,“曹老师,我已经帮你把话想好了。你就写‘祝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曹文轩说自己始终对‘快乐成长’这一个空泛性的口号持怀疑态度,于是反问这位家长:“你以为你的孩子一味的快乐,算得上是成长吗?”
“这些口号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忧伤、悲痛感、怜悯心,不知道感动流泪,难道这样算一个有质量的生命吗?当提到快乐原则时,前提是觉得中国的孩子太苦了,压力太大。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把中国儿童的处境太夸大了。孩子们固然有学习压力,但是外国孩子一样有学习压力,并不比我们轻松。”
让曹文轩颇感奇怪的一点是,不少家长在避讳“苦难”这个主题。“家长们会把他们曾经遭受过的痛苦忘记得一干二净,倒觉得孩子苦得很。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困境,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绝不是从今天才开始。家长似乎认为,回避了文学作品中的苦难,好像孩子就没有苦难了。他们完全回避了今天孩子们的真实情绪、状况,也回避自己的过去。如果整个社会都强调孩子们太苦了,要给他们放松,这反而是不利于孩子们成长的。”
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曹文轩说:“首先必须是文学,这与其他类型的文学在标准上没有差距,只不过是因为考虑到儿童、少年读者的认知能力、欣赏能力,在语言的深浅上有所变化,但就文学性来讲,它没有任何差异。一部文学史,85%都是悲剧性的。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当我们提到那些名着作品时,都是如此。比如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给人带来忧伤和痛苦的。再比如《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小王子》都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还特别喜欢前苏联作家艾特马托夫的《白轮船》,通过一个七岁孩子的悲剧性故事,把富有寓意的神话、孩子五色斑斓的幻想与严酷的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当我们在说忧伤时,并不是让孩子绝望、颓废的,而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生活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
安武林告诉记者,苦难文学绝不等同于暴力、血腥、颓废。“好的儿童文学承担了为孩子们塑造世界观的功能,整天吃糖怎么行?痛苦或者忧伤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适当的写作手法传递给孩子们,同时让他们了解到如何去对待生活中的不顺,只是需要作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把握好写作的度。”
“绘本热”中的反思
近两年,绘本在儿童文学中格外受到欢迎。然而中国的绘本起步较晚,与国外绘本有着不少差距。在今年的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评选中,获得优秀绘本的作品中,中国作品仅有曹文轩与英籍华裔青年画家郁蓉创作的《烟》,其他均花落外国作家的绘本。
在曹文轩看来,绘本有两种类型。一是体现画的功夫,二是在文字基础上体现创意。“前者说实话并不难,绘本对美术的要求,我想任何一个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都可以做到的。难在创意,我们的绘本画家可能并不十分了解绘本这种特殊形式,我觉得绘本是离哲学最近的一个门类,它回答了许多关于生命的基本问题。绘本不是简单的插图,需要画家捕捉到文字的灵魂。”
曹文轩与郁蓉还合作了一本绘本《夏天》:在炎热的夏天,一群动物在大荒原里急切地寻找阴凉地。为了争取在一棵树下乘凉,动物们争吵打闹了起来。最终大象赢了,不过当它们回头看才发现,那是一棵仅剩一两片叶子、几乎已经死亡了的树,没有遮阴的作用。在这时动物们看到了穿越荒原的一对父子,为了给孩子一丝阴凉,父亲用他巨大的身影笼罩着瘦小的儿子。看到这个场景,动物们震惊了,于是山猫把田鼠罩在自己的影子里,接着一个个大的动物站在小动物前面,最后是大象把所有动物都笼罩在自己的影子里。
“如果只是一张张纸上画动物,并没有什么意思的。但郁蓉做了一个创意,山猫和田鼠这幅画里,因为这两只动物很小,所以画这一画面的纸是一条窄小的纸,后面随着动物一只比一只大,纸张也慢慢变大,最后到大象才是一张整页的纸,”曹文轩说,绘本本身的设计十分重要,不仅要切合书的本意,还要有让人意外的画面,像《夏天》中随着动物的影子越来越大,纸张也越来越大,这样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谈起绘本热,安武林则认为有些“烧过头”,“过分强调绘本阅读意义不大,现在有些过度解读和夸大。一碗水就是一碗水,不可能解读成一盆水,绘本的基础还是在文字吧。”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