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
《草堂》诗刊创刊号 提要
2016年的春天,中国的诗坛已经繁花似锦,而成都又在其中绽放了绚丽的一朵——《草堂》诗刊。我们希望她的颜值不辜负这座城市,不辜负这个时代,希望不仅仅是让她成为中国诗歌的《草堂》,成都是诗歌之都,成都就是华语文学的“草堂”。
嘉宾
梁平,1955年生于重庆,先后毕业于重庆师专中文系、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成都市文联主席、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草堂》诗刊主编、《青年作家》主编。著有诗集《山风流人风流》《拒绝温柔》《巴与蜀:两个二重奏》《诗意什邡》等,长篇小说《朝天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等。诗作被译介到日本、罗马尼亚、英美等国。
采访手记2016年6月7日
定居成都16年了,梁平还是梁平:重庆赋予他的气血使他成为汉语诗坛上豪气十足的诗人;但成都的气场又在悄然驯化他,让他变得更平和,写作上朝向细腻独立。诗人向以鲜说,梁平仿佛就是三星堆的纵目人。
不可否认,现实中梁平是一个有着铁板铜琶气质的重庆人,但他不会搬运大词,他不过是在书写一己的感官,把自己匿在巴蜀的泥土和花叶之间,成为一方水土感知大千世界的管道,真诚、坦荡、睿智、热血。
在我心目中,重庆是一个伴随着大江突然松弛的低地,又面临即将被夔门“结扎”的紧张,方言、口味与脱兔般的幽默,成为重庆人思考的一种地缘智慧。梁平的修辞方式是在娓娓道来的重庆口语之中回到隐喻,现实与虚拟的时空在反复绞缠,但造句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可视性,既有庖丁解牛的刀法,也有大锤碎骨的刚猛,逐渐成为当代主流诗歌写作的经典语式。在梁平的诗歌《九眼桥》里,九眼桥变成了九只眼睛的睁开与闭上,一开一合之间,那些奔走如飞的强健民工、沧桑的历史,都在锦江的反照下,逝者如斯夫。我想,朝着这样的目标,梁平的文学地理学的价值会逐步得到进一步彰显。
我发现,置身于重庆、成都不同天象之下的梁平,扭过头去,他也只能在故乡、往事、巴与蜀的历史泥土当中,来一次荡涤肺腑的“深呼吸”。
诗歌、诗论之外,梁平写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以及小说,他是一个至今没有受到广泛关注的文体创造者,尤其是在跨文体写作方面,贡献颇多。跨文体的本义是指作家在结构一个多向度、多义的复合文本时,动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的种种表现方式。跨文体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将历史事件、进程与自己的生命踪迹史发生血肉关联。尤其是第二点,在梁平的不少散文里得到了极大地展示。
以粗粝展示细密,以硬朗反照柔软,以燥辣反举温情,以峻急拉动低缓,本是古代美学的一个向度,就像秀发在刃口上飘动,就像鲜血桃花在高地上迎风泼墨,努力打开人们习惯性的背光一面,在外嘻嘻哈哈的梁平,回到他的“没名堂”写作室则是焚膏继晷,拿出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答卷。
对话
《草堂》横空出世,要给诗歌奉上一份尊严
让成都文学打破圈子抱团发展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长期担任《星星》诗刊主编,如何看待成都的文学现状?
梁平(以下简称梁):作为西部排名第一的国际大都市,成都本身就具有延续至今的2000余年文脉,哺育出郭沫若、巴金、李人、沙汀、艾芜、周克芹等一大批优秀作家,同时吸纳了众多优秀的四川作家定居,诗歌、小说、散文、影视的创作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我注意到,全国各大省会城市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省作协与省会城市作协之间极少联系和交流。省作协着眼于全省文学,反而有意无意忽略了眼皮下城市的文学发展!我当选为成都市文联主席以及作协主席后,首要工作就是整合省市文学资源,让省市两级作家抱团发展,形成巨大合力。
记:采取了哪些措施?
梁:第一,成都文学艺术界尤其需要抱团发展。但多年来的状况是,各个门类之间从不搭理,老死不相往来。我提倡要有学习别的门类的胸襟,学会欣赏别的门类的艺术和艺术家。我们还缺乏一种赞美别人的情操。文学、书法、摄影、舞蹈、美术等门类之间,具有广阔的互补性,只有如此,一个人的格局、胸襟、视野才能打开,对撞生成一种崭新的城市文化蓬勃发展格局。我更期待一种“打通”的努力,不但可以实现抱团发展,更可能出现“通才”式的文化人物。所以说,相互学习是一门我们要重新操练的功课。
第二,协调省作协、巴金文学院与成都文学院的合作关系,打破小圈子,提倡大协作。比如2016年度成都文学院(第七届)签约作家及作品招标,除成都各区市县文联积极推荐外,广大作家、作者踊跃参加,省内如绵阳、南充、达州、雅安、巴中等地作家也积极参与,还有重庆、云南、福建、陕西、台湾等作家报名。此外,中国作协的创作基金重点扶持项目,我们推荐了龚静染、陈新两位成都作家成功申报,其目的就是让成都作家在中国文坛能够得到更为有效地呈现。
第三,利用《青年作家》《草堂》诗刊为平台,让成都作家通过杂志与外界进一步发生密切联系,其潜在的推举效应十分明显。
记:比如说,刚刚落幕的首届“华语青年作家文学奖”……
梁:该奖项我是核心发起人之一,我们立志办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学奖,一个持续性、公益化的文学奖,助推更多的文学新人走上文学大家之路。该奖项由成都市文联《青年作家》杂志社、《华西都市报》社联合打造,旨在奖掖和扶持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填补目前国内缺乏有影响力和含金量、专门针对青年作家文学奖项的历史空白,力争将它打造成比肩日本“芥川文学奖”的纯文学奖项,打造成作家们通往大师路上的重要前站。事实证明,这个奖项在华语文学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誉。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这个奖,不是要奖励多少钱,而是奖励创造力,奖励青春的激情、探索的勇气、跋涉的意志……首届华语青年作家文学奖设立三大项:小说奖、诗歌奖、非虚构写作奖。无一个获奖者获得全票,无论是单项大奖还是鼓励奖,没有一篇出自我担任主编的《青年作家》杂志,这既反映了评奖的公平性,也体现了权威性。
《草堂》揭示中国诗歌现场的真相
记:文学期刊既是作协的脸面,更是一座城市的脸面。
梁:文学期刊的影响力与城市的地位、境况成正比。我们办刊,目的是吸纳优秀文化进入城市文化体系,刊物首先要团结成都的优秀作家,同时决不能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
杜甫草堂是成都的草堂,也是中国的草堂。在成都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我们决定创办《草堂》诗刊。
记:以杜甫草堂的深厚文化资源为依托,《草堂》诗刊遵循怎样的办刊思路?
梁:我们立志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歌刊物。《草堂》是当下诗歌稿费最高的诗歌刊物,我们不是想通过高稿费来吸引投稿。诗人稿费低,跟小说家不能比。在很多人印象中,诗人很穷,没尊严。我们在努力打破这种观念,通过这种方式,回馈写诗的作者辛苦的创作,给诗歌奉上一份颜面和尊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草堂》揭示、呈现中国诗歌的现场真相,而目前国内缺乏这一类的载体。
记:可否解释一下你所说的“诗歌真相”?
梁:根据我多年主持诗歌刊物的经验,以往的诗刊,展示的多是“场面上”的诗歌和诗人,而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诗人,或远离文坛诗坛,或从不投稿发表作品,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不存在。我希望《草堂》能够将这样的汉语诗歌的真相呈现出来。所以无论是不是著名诗人,我们以作品质量来决定是否发表。创刊号上的“封面诗人”重要栏目,我们选择的是李亚伟,他的诗歌生存方式以及个人化经验打动了我们。即将推出的第二期“封面诗人”,我们选择的是诗人清平,他从不投稿,也没获过什么奖,但他的诗歌具有节制的精致,以及对城市生活的高度敏锐,他回到内心的写作又是那么别具一格、动人心魄……
记:作为两家文学杂志的主编,你如何考虑其文体的倚重?
梁:我想从2017年开始,《青年作家》去掉诗歌栏目,集中篇幅刊发小说、散文、非虚构文本。《草堂》不是为哪一种风格、哪一个流派、哪一个时代的诗人办的,是为所有优秀诗人办的。一定要包容、多元。现在不少诗刊,内容同质化严重,我们努力要避免。我们选稿用稿,完全没有门户之见,不管哪门哪派,无论写哪一种流派风格,都可以刊登。只看诗歌本身的品质高低。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丰富而多元,我们希望能将这种丰富和多元充分体现在《草堂》中。
《草堂》的栏目设置得到很多积极反馈,比如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看过《草堂》诗刊创刊号后表示:“《草堂》简洁而充满意象性的封面设计,配上郭沫若题写的‘草堂’二字,很有诗意。我最喜欢‘文本细读’栏目,诗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
记:目前《草堂》诗刊发行如何?
梁:《草堂》目前为双月刊,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明年将改为月刊。通过四川文艺出版社的高效运作,创刊号已经加印,积极应对市场。这也是与以往诗歌刊物的发行、运作不同之处。纸质纯文学杂志是有质感有温度的载体,纸质杂志做得好,会有新媒体无法替代的分量感。读者也愿意收藏,多次品味,不是像新媒体那样,看看就过去了。
《草堂》必须成为行走的诗歌符号。我希望不但让《草堂》成为中国诗歌的《草堂》,成都是诗歌之都,它就是华语文学的“草堂”。
我在创刊号“卷首语”中写道:这是2016年的春天,中国的诗歌已经繁花似锦,成都又为中国诗坛绽放了一朵芙蓉。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希望她的颜值不辜负这座城市,不辜负这个时代。
双城记:在巴与蜀两个故乡之间吸取养分
记:来成都工作16年了,重庆依旧是你精神、情感的根据地。
梁:我对成都的朋友说,端午节我要回重庆看望年迈的父母;临走时,我对重庆的朋友们说,我要回成都了……“回重庆”“回成都”是我的词语,我在巴与蜀之间穿梭,其实是在两个故乡之间吸取养分。我曾经自题一首《陋室铭》:“四十五年,背井离乡。一二三步,单走独唱。有诗文在,无安生床。原燕鲁公所,现老子作坊。怕不速之客,好几口黄汤。夜来摘星星、揽月亮。无官场堵清心,无红袖添乱忙。是重庆崽儿,就敢作敢当。却原来,天要我爽!”
记:平时如此忙碌,近期写作有何计划?
梁:一本散文集已经编好。一本短诗集《成都辞典》也创作完成。目前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二段八十五号》。目前在写知青系列,诗歌体《五里坡纪事》。当年我下乡在江津琅山公社五里八队,因为字写得还行,领导就把我调出来,在农田基本建设工地编印战报,反映工地上的好人好事,用钢板刻写,自己编辑、排版、油印。我的第一首“诗”就发表在这份《工地战报》上。今天看来,这情形多少有点像现在民间写作的另一个现场。
记:你是很早进入“诗歌地理”的写作者,成都、重庆两地还没有像你这样深入历史从地理视觉进行写作的诗人。
梁:十年前我就写了1300多行的长诗《重庆书》,当时并没有谁提及“诗歌地理学”啊。就是说,有些写作不是因为一个概念来了才得到普及的。在我的诗集《巴与蜀:两个二重奏》中,《成都话》《红星路二段85号》《知青王强》《回家》《刑警姜红》《邻居娟娟》《好人张成明》《痴人唐中正》《1998年的最后几天》等,是对成都人事风习方言等如数家珍;100首诗组成的《成都辞典》,算是我对生活十几年的成都的一个回报。(记者 蒋蓝)
《草堂》诗刊创刊号 提要
2016年的春天,中国的诗坛已经繁花似锦,而成都又在其中绽放了绚丽的一朵——《草堂》诗刊。我们希望她的颜值不辜负这座城市,不辜负这个时代,希望不仅仅是让她成为中国诗歌的《草堂》,成都是诗歌之都,成都就是华语文学的“草堂”。
嘉宾
梁平,1955年生于重庆,先后毕业于重庆师专中文系、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成都市文联主席、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草堂》诗刊主编、《青年作家》主编。著有诗集《山风流人风流》《拒绝温柔》《巴与蜀:两个二重奏》《诗意什邡》等,长篇小说《朝天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等。诗作被译介到日本、罗马尼亚、英美等国。
采访手记2016年6月7日
定居成都16年了,梁平还是梁平:重庆赋予他的气血使他成为汉语诗坛上豪气十足的诗人;但成都的气场又在悄然驯化他,让他变得更平和,写作上朝向细腻独立。诗人向以鲜说,梁平仿佛就是三星堆的纵目人。
不可否认,现实中梁平是一个有着铁板铜琶气质的重庆人,但他不会搬运大词,他不过是在书写一己的感官,把自己匿在巴蜀的泥土和花叶之间,成为一方水土感知大千世界的管道,真诚、坦荡、睿智、热血。
在我心目中,重庆是一个伴随着大江突然松弛的低地,又面临即将被夔门“结扎”的紧张,方言、口味与脱兔般的幽默,成为重庆人思考的一种地缘智慧。梁平的修辞方式是在娓娓道来的重庆口语之中回到隐喻,现实与虚拟的时空在反复绞缠,但造句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可视性,既有庖丁解牛的刀法,也有大锤碎骨的刚猛,逐渐成为当代主流诗歌写作的经典语式。在梁平的诗歌《九眼桥》里,九眼桥变成了九只眼睛的睁开与闭上,一开一合之间,那些奔走如飞的强健民工、沧桑的历史,都在锦江的反照下,逝者如斯夫。我想,朝着这样的目标,梁平的文学地理学的价值会逐步得到进一步彰显。
我发现,置身于重庆、成都不同天象之下的梁平,扭过头去,他也只能在故乡、往事、巴与蜀的历史泥土当中,来一次荡涤肺腑的“深呼吸”。
诗歌、诗论之外,梁平写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以及小说,他是一个至今没有受到广泛关注的文体创造者,尤其是在跨文体写作方面,贡献颇多。跨文体的本义是指作家在结构一个多向度、多义的复合文本时,动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的种种表现方式。跨文体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将历史事件、进程与自己的生命踪迹史发生血肉关联。尤其是第二点,在梁平的不少散文里得到了极大地展示。
以粗粝展示细密,以硬朗反照柔软,以燥辣反举温情,以峻急拉动低缓,本是古代美学的一个向度,就像秀发在刃口上飘动,就像鲜血桃花在高地上迎风泼墨,努力打开人们习惯性的背光一面,在外嘻嘻哈哈的梁平,回到他的“没名堂”写作室则是焚膏继晷,拿出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答卷。
对话
《草堂》横空出世,要给诗歌奉上一份尊严
让成都文学打破圈子抱团发展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长期担任《星星》诗刊主编,如何看待成都的文学现状?
梁平(以下简称梁):作为西部排名第一的国际大都市,成都本身就具有延续至今的2000余年文脉,哺育出郭沫若、巴金、李人、沙汀、艾芜、周克芹等一大批优秀作家,同时吸纳了众多优秀的四川作家定居,诗歌、小说、散文、影视的创作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我注意到,全国各大省会城市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省作协与省会城市作协之间极少联系和交流。省作协着眼于全省文学,反而有意无意忽略了眼皮下城市的文学发展!我当选为成都市文联主席以及作协主席后,首要工作就是整合省市文学资源,让省市两级作家抱团发展,形成巨大合力。
记:采取了哪些措施?
梁:第一,成都文学艺术界尤其需要抱团发展。但多年来的状况是,各个门类之间从不搭理,老死不相往来。我提倡要有学习别的门类的胸襟,学会欣赏别的门类的艺术和艺术家。我们还缺乏一种赞美别人的情操。文学、书法、摄影、舞蹈、美术等门类之间,具有广阔的互补性,只有如此,一个人的格局、胸襟、视野才能打开,对撞生成一种崭新的城市文化蓬勃发展格局。我更期待一种“打通”的努力,不但可以实现抱团发展,更可能出现“通才”式的文化人物。所以说,相互学习是一门我们要重新操练的功课。
第二,协调省作协、巴金文学院与成都文学院的合作关系,打破小圈子,提倡大协作。比如2016年度成都文学院(第七届)签约作家及作品招标,除成都各区市县文联积极推荐外,广大作家、作者踊跃参加,省内如绵阳、南充、达州、雅安、巴中等地作家也积极参与,还有重庆、云南、福建、陕西、台湾等作家报名。此外,中国作协的创作基金重点扶持项目,我们推荐了龚静染、陈新两位成都作家成功申报,其目的就是让成都作家在中国文坛能够得到更为有效地呈现。
第三,利用《青年作家》《草堂》诗刊为平台,让成都作家通过杂志与外界进一步发生密切联系,其潜在的推举效应十分明显。
记:比如说,刚刚落幕的首届“华语青年作家文学奖”……
梁:该奖项我是核心发起人之一,我们立志办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学奖,一个持续性、公益化的文学奖,助推更多的文学新人走上文学大家之路。该奖项由成都市文联《青年作家》杂志社、《华西都市报》社联合打造,旨在奖掖和扶持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填补目前国内缺乏有影响力和含金量、专门针对青年作家文学奖项的历史空白,力争将它打造成比肩日本“芥川文学奖”的纯文学奖项,打造成作家们通往大师路上的重要前站。事实证明,这个奖项在华语文学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誉。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这个奖,不是要奖励多少钱,而是奖励创造力,奖励青春的激情、探索的勇气、跋涉的意志……首届华语青年作家文学奖设立三大项:小说奖、诗歌奖、非虚构写作奖。无一个获奖者获得全票,无论是单项大奖还是鼓励奖,没有一篇出自我担任主编的《青年作家》杂志,这既反映了评奖的公平性,也体现了权威性。
《草堂》揭示中国诗歌现场的真相
记:文学期刊既是作协的脸面,更是一座城市的脸面。
梁:文学期刊的影响力与城市的地位、境况成正比。我们办刊,目的是吸纳优秀文化进入城市文化体系,刊物首先要团结成都的优秀作家,同时决不能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
杜甫草堂是成都的草堂,也是中国的草堂。在成都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我们决定创办《草堂》诗刊。
记:以杜甫草堂的深厚文化资源为依托,《草堂》诗刊遵循怎样的办刊思路?
梁:我们立志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歌刊物。《草堂》是当下诗歌稿费最高的诗歌刊物,我们不是想通过高稿费来吸引投稿。诗人稿费低,跟小说家不能比。在很多人印象中,诗人很穷,没尊严。我们在努力打破这种观念,通过这种方式,回馈写诗的作者辛苦的创作,给诗歌奉上一份颜面和尊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草堂》揭示、呈现中国诗歌的现场真相,而目前国内缺乏这一类的载体。
记:可否解释一下你所说的“诗歌真相”?
梁:根据我多年主持诗歌刊物的经验,以往的诗刊,展示的多是“场面上”的诗歌和诗人,而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诗人,或远离文坛诗坛,或从不投稿发表作品,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不存在。我希望《草堂》能够将这样的汉语诗歌的真相呈现出来。所以无论是不是著名诗人,我们以作品质量来决定是否发表。创刊号上的“封面诗人”重要栏目,我们选择的是李亚伟,他的诗歌生存方式以及个人化经验打动了我们。即将推出的第二期“封面诗人”,我们选择的是诗人清平,他从不投稿,也没获过什么奖,但他的诗歌具有节制的精致,以及对城市生活的高度敏锐,他回到内心的写作又是那么别具一格、动人心魄……
记:作为两家文学杂志的主编,你如何考虑其文体的倚重?
梁:我想从2017年开始,《青年作家》去掉诗歌栏目,集中篇幅刊发小说、散文、非虚构文本。《草堂》不是为哪一种风格、哪一个流派、哪一个时代的诗人办的,是为所有优秀诗人办的。一定要包容、多元。现在不少诗刊,内容同质化严重,我们努力要避免。我们选稿用稿,完全没有门户之见,不管哪门哪派,无论写哪一种流派风格,都可以刊登。只看诗歌本身的品质高低。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丰富而多元,我们希望能将这种丰富和多元充分体现在《草堂》中。
《草堂》的栏目设置得到很多积极反馈,比如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看过《草堂》诗刊创刊号后表示:“《草堂》简洁而充满意象性的封面设计,配上郭沫若题写的‘草堂’二字,很有诗意。我最喜欢‘文本细读’栏目,诗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
记:目前《草堂》诗刊发行如何?
梁:《草堂》目前为双月刊,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明年将改为月刊。通过四川文艺出版社的高效运作,创刊号已经加印,积极应对市场。这也是与以往诗歌刊物的发行、运作不同之处。纸质纯文学杂志是有质感有温度的载体,纸质杂志做得好,会有新媒体无法替代的分量感。读者也愿意收藏,多次品味,不是像新媒体那样,看看就过去了。
《草堂》必须成为行走的诗歌符号。我希望不但让《草堂》成为中国诗歌的《草堂》,成都是诗歌之都,它就是华语文学的“草堂”。
我在创刊号“卷首语”中写道:这是2016年的春天,中国的诗歌已经繁花似锦,成都又为中国诗坛绽放了一朵芙蓉。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希望她的颜值不辜负这座城市,不辜负这个时代。
双城记:在巴与蜀两个故乡之间吸取养分
记:来成都工作16年了,重庆依旧是你精神、情感的根据地。
梁:我对成都的朋友说,端午节我要回重庆看望年迈的父母;临走时,我对重庆的朋友们说,我要回成都了……“回重庆”“回成都”是我的词语,我在巴与蜀之间穿梭,其实是在两个故乡之间吸取养分。我曾经自题一首《陋室铭》:“四十五年,背井离乡。一二三步,单走独唱。有诗文在,无安生床。原燕鲁公所,现老子作坊。怕不速之客,好几口黄汤。夜来摘星星、揽月亮。无官场堵清心,无红袖添乱忙。是重庆崽儿,就敢作敢当。却原来,天要我爽!”
记:平时如此忙碌,近期写作有何计划?
梁:一本散文集已经编好。一本短诗集《成都辞典》也创作完成。目前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二段八十五号》。目前在写知青系列,诗歌体《五里坡纪事》。当年我下乡在江津琅山公社五里八队,因为字写得还行,领导就把我调出来,在农田基本建设工地编印战报,反映工地上的好人好事,用钢板刻写,自己编辑、排版、油印。我的第一首“诗”就发表在这份《工地战报》上。今天看来,这情形多少有点像现在民间写作的另一个现场。
记:你是很早进入“诗歌地理”的写作者,成都、重庆两地还没有像你这样深入历史从地理视觉进行写作的诗人。
梁:十年前我就写了1300多行的长诗《重庆书》,当时并没有谁提及“诗歌地理学”啊。就是说,有些写作不是因为一个概念来了才得到普及的。在我的诗集《巴与蜀:两个二重奏》中,《成都话》《红星路二段85号》《知青王强》《回家》《刑警姜红》《邻居娟娟》《好人张成明》《痴人唐中正》《1998年的最后几天》等,是对成都人事风习方言等如数家珍;100首诗组成的《成都辞典》,算是我对生活十几年的成都的一个回报。(记者 蒋蓝)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