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文化兰州·全民共享”公益项目系列活动——“金城讲堂”第二讲在甘肃大剧院开讲。我国当代着名作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苏童,着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莫言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清华来到兰州,为广大市民带来文学盛宴。
“金城讲堂”本期的题目是“中国当代文学在通往世界性的路上”。一开场,苏童就以自己幽默的语言让观众们开怀大笑,他说“中国当代文学在通往世界性的路上,这个话题好像是为莫言准备的,他成功地走向了斯德哥尔摩,而我成功地走进了兰州。”随后,苏童为现场观众们分享了他在文学方面的经验。
作家的懵懂是被“炸”开的
苏童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对世界的想象全部通过文学,那时候,萨特、卡夫卡、福克纳等外国文学家及文学信息的轰炸,炸开了我作为一个作家的懵懂……”他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是个文学的时代,没有股票没有网络没有这么多的影视剧可追,所以那时候大家的业余生活几乎全给了文学。那时候讨论文学氛围很浓,在讨论某个文学家的作品好坏时,好朋友们可以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掀桌子”的地步。
擅长描写女性缘于童年环境
苏童擅长写女性,并且细腻入微。苏童谈到他文章中的女性题材,对于他被称为“描写女性最好的作家”感觉有点承蒙错爱,他说,自己没有写过都市白领或者知识女性,小说中塑造的基本都是一些平常的市井妇女,对于这些女性的刻画,缘于他童年的生长环境,母亲的职业类似于现在的妇女主任,每天都可以听到那些女性在他家跟他妈妈聊天,所以描写女性的细腻心理对他来说就比较容易。
作家要有自己的“腔调”
苏童从苏州评弹讲起了他对“腔调”的认识。他说,苏州评弹不像秦腔那样有强烈的表达感,而是一种平缓、不经意、有一搭没一搭,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傲慢”的方式去表现作品。我觉得作家写东西要有自己的腔调,这是一个区别于别人而不可替代的特质,而我很想用这样的“腔调”完成叙事,并可以移植到我一些比较适合的作品中去。
其实一种写作就有一个腔调,更重要的是不断地自我观察,发现和寻找排他性的自己的腔调。
刻画人物是一种直觉
我写人物不是刻意地观察,而是一种直觉,觉得这个人物“应该”是怎样的,甚至感觉是这个人物带着我走,而且力量很大。就像踢球踢得好的境界是“球”在带着你走,而不是你在控制球。这也像画油画,每一笔颜料的描绘都是因为形象本来的需要,要帮助形象更加清晰。
张清华:苏童是个“自恋”的作家
苏童精彩的演讲结束后,张清华从学者的专业角度讲述了自己关于文学的看法。他首先幽默地点评了苏童小说的特点,称他是个“自恋”的作家。他说,世界文学时代来临后,人们从中发现了人类共同性,中国作家在知道了什么是世界性后,他们的本土性才有了更多的自觉性。这就是所谓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西方人喜欢的莫言太丰富,本土性含量特别大,地方性、民族性的东西太多太丰富;喜欢余华是因为他的单纯性,而苏童的风格正好介于他们俩之间。”
演讲完毕后,由于现场观众的热情提问,讲座推迟了半个多小时才结束。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建军参加了活动。
记者专访
苏童:兰州印刻有历史的、时代的烙印
4月15日晚,着名作家苏童飞抵兰州,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兰州印刻有历史的、时代的烙印
苏童说,借着这次参加金城讲堂的机会,自己第一次踏上了兰州的土地,让他感到非常高兴,他说,没来兰州之前,我脑海当中的兰州就是一条黄河穿越的城市,黄河把它分成了两半,它其中势必带着某种隐喻,这种隐喻就是这座城市生活在古老与现代之中。兰州这座城市有一种特别大的城市形象,她印刻有历史的、时代的烙印。还表示如果时间允许,他想去敦煌看一看。
大家想到甘肃,就会联想到大漠、古老、草原、河西走廊、麦积山等,这些信息都是人们对于甘肃的记忆,甘肃有太多让人向往的地方,比如敦煌,如果时间允许我想去看一看,同时甘肃也能带给我许多好的灵感和体验。甘肃好多元素都与文学有关,所谓的空旷、荒凉、古意、大漠、戈壁、雪域、草原,甘肃除了海洋之外什么都具备,什么都不缺,我身边无数来过甘肃的朋友,走完甘肃之后他们都是如沐春风、脑洞大开的感觉,对甘肃都充满了溢美之词,甘肃这个地方天生就能给人好印象。
文学是相互流动、相互创造的
当被问及是否会浏览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时,苏童笑着说,“每个人的阅读时间都不是很多,我个人由于写作的原因,平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也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阅读网络文学。对于阅读,我是比较挑剔的,但也不是完全不看网络文学,有时候浏览时撞到一些网络作品也会看一看,网络文学如果它短一点、幽默一点、有趣一点,我会看!”
苏童坦言,他从来不会强求别人给阅读设置一个门槛和标准,文学从来没有好与坏。好多人评价网络文学说它一定是快餐,是不负责任的,因为现在好多优秀的作家也有从网络起家的。苏童说,我不太喜欢把文学分成严肃文学、网络文学、纸面文学等诸多品类,更不认同人们平时给一个作
家冠以网络文学作家、严肃文学作家。文学不是森严壁垒的,它没有红线、没有雷池之说,文学本来就是一个互相交融、互相流动的行业。尊重电影对原着的改编
苏童认为,如果作家不想让自己的小说在电影银幕上有任何的损伤,可以直接拒绝改编,但是如果小说被改编为电影,那就应该允许导演的再度创作。苏童碰到过很多次电影改编的情况,有的人会非常忠实于原着,如《红粉》这部电影就非常忠实于原着,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则改编很多。苏童说:“我认为,当一个导演要改编一部小说的时候,他通常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导演会觉得你的小说某一部分很有意思,另一部分他觉得不太好,他就会按照他的想法和思路去改造、去迁移,包括场景、地域甚至是人物的改变,这些改编对于我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记者 华静)
“金城讲堂”本期的题目是“中国当代文学在通往世界性的路上”。一开场,苏童就以自己幽默的语言让观众们开怀大笑,他说“中国当代文学在通往世界性的路上,这个话题好像是为莫言准备的,他成功地走向了斯德哥尔摩,而我成功地走进了兰州。”随后,苏童为现场观众们分享了他在文学方面的经验。
作家的懵懂是被“炸”开的
苏童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对世界的想象全部通过文学,那时候,萨特、卡夫卡、福克纳等外国文学家及文学信息的轰炸,炸开了我作为一个作家的懵懂……”他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是个文学的时代,没有股票没有网络没有这么多的影视剧可追,所以那时候大家的业余生活几乎全给了文学。那时候讨论文学氛围很浓,在讨论某个文学家的作品好坏时,好朋友们可以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掀桌子”的地步。
擅长描写女性缘于童年环境
苏童擅长写女性,并且细腻入微。苏童谈到他文章中的女性题材,对于他被称为“描写女性最好的作家”感觉有点承蒙错爱,他说,自己没有写过都市白领或者知识女性,小说中塑造的基本都是一些平常的市井妇女,对于这些女性的刻画,缘于他童年的生长环境,母亲的职业类似于现在的妇女主任,每天都可以听到那些女性在他家跟他妈妈聊天,所以描写女性的细腻心理对他来说就比较容易。
作家要有自己的“腔调”
苏童从苏州评弹讲起了他对“腔调”的认识。他说,苏州评弹不像秦腔那样有强烈的表达感,而是一种平缓、不经意、有一搭没一搭,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傲慢”的方式去表现作品。我觉得作家写东西要有自己的腔调,这是一个区别于别人而不可替代的特质,而我很想用这样的“腔调”完成叙事,并可以移植到我一些比较适合的作品中去。
其实一种写作就有一个腔调,更重要的是不断地自我观察,发现和寻找排他性的自己的腔调。
刻画人物是一种直觉
我写人物不是刻意地观察,而是一种直觉,觉得这个人物“应该”是怎样的,甚至感觉是这个人物带着我走,而且力量很大。就像踢球踢得好的境界是“球”在带着你走,而不是你在控制球。这也像画油画,每一笔颜料的描绘都是因为形象本来的需要,要帮助形象更加清晰。
张清华:苏童是个“自恋”的作家
苏童精彩的演讲结束后,张清华从学者的专业角度讲述了自己关于文学的看法。他首先幽默地点评了苏童小说的特点,称他是个“自恋”的作家。他说,世界文学时代来临后,人们从中发现了人类共同性,中国作家在知道了什么是世界性后,他们的本土性才有了更多的自觉性。这就是所谓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西方人喜欢的莫言太丰富,本土性含量特别大,地方性、民族性的东西太多太丰富;喜欢余华是因为他的单纯性,而苏童的风格正好介于他们俩之间。”
演讲完毕后,由于现场观众的热情提问,讲座推迟了半个多小时才结束。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建军参加了活动。
记者专访
苏童:兰州印刻有历史的、时代的烙印
4月15日晚,着名作家苏童飞抵兰州,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兰州印刻有历史的、时代的烙印
苏童说,借着这次参加金城讲堂的机会,自己第一次踏上了兰州的土地,让他感到非常高兴,他说,没来兰州之前,我脑海当中的兰州就是一条黄河穿越的城市,黄河把它分成了两半,它其中势必带着某种隐喻,这种隐喻就是这座城市生活在古老与现代之中。兰州这座城市有一种特别大的城市形象,她印刻有历史的、时代的烙印。还表示如果时间允许,他想去敦煌看一看。
大家想到甘肃,就会联想到大漠、古老、草原、河西走廊、麦积山等,这些信息都是人们对于甘肃的记忆,甘肃有太多让人向往的地方,比如敦煌,如果时间允许我想去看一看,同时甘肃也能带给我许多好的灵感和体验。甘肃好多元素都与文学有关,所谓的空旷、荒凉、古意、大漠、戈壁、雪域、草原,甘肃除了海洋之外什么都具备,什么都不缺,我身边无数来过甘肃的朋友,走完甘肃之后他们都是如沐春风、脑洞大开的感觉,对甘肃都充满了溢美之词,甘肃这个地方天生就能给人好印象。
文学是相互流动、相互创造的
当被问及是否会浏览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时,苏童笑着说,“每个人的阅读时间都不是很多,我个人由于写作的原因,平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也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阅读网络文学。对于阅读,我是比较挑剔的,但也不是完全不看网络文学,有时候浏览时撞到一些网络作品也会看一看,网络文学如果它短一点、幽默一点、有趣一点,我会看!”
苏童坦言,他从来不会强求别人给阅读设置一个门槛和标准,文学从来没有好与坏。好多人评价网络文学说它一定是快餐,是不负责任的,因为现在好多优秀的作家也有从网络起家的。苏童说,我不太喜欢把文学分成严肃文学、网络文学、纸面文学等诸多品类,更不认同人们平时给一个作
家冠以网络文学作家、严肃文学作家。文学不是森严壁垒的,它没有红线、没有雷池之说,文学本来就是一个互相交融、互相流动的行业。尊重电影对原着的改编
苏童认为,如果作家不想让自己的小说在电影银幕上有任何的损伤,可以直接拒绝改编,但是如果小说被改编为电影,那就应该允许导演的再度创作。苏童碰到过很多次电影改编的情况,有的人会非常忠实于原着,如《红粉》这部电影就非常忠实于原着,而《大红灯笼高高挂》则改编很多。苏童说:“我认为,当一个导演要改编一部小说的时候,他通常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导演会觉得你的小说某一部分很有意思,另一部分他觉得不太好,他就会按照他的想法和思路去改造、去迁移,包括场景、地域甚至是人物的改变,这些改编对于我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记者 华静)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