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是20世纪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在哲学方面有划时代的贡献,其思想对公共领域也有深远影响。长期致力于哲学家传记写作的英国作家瑞·蒙克的《罗素传》(两卷本)最新被引进国内出版,这套书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好读”的罗素传记。
书中不仅描述了罗素的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还交织叙述了罗素的哲学著作、政治担当和错综复杂的感情生活。近日,深晚记者邮件专访了该书译者严忠志,他说翻译该书颠覆了对罗素的认识。
《罗素传》用材料说话
深圳晚报:关于罗素的传记有好几个版本,罗素本人也写过自传《罗素自传》,瑞·蒙克的这本《罗素传》也引用了不少自传的内容,这种他者视角与自传的不同有哪些?
严忠志:事实上,这两本书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但对普通读者而言,《罗素自传》有许多显而易见的缺点。瑞·蒙克在引言里提到了其他几本罗素传,唯独没有对罗素的这本自传作过多的评价(在正文中则揭示了自传中的不少谎言)。我猜,他有点不把它当正儿八经的罗素传记。也就是说,罗素的传记和罗素本人的回忆录是两类不同的文本。
《罗素自传》的每章的开头是罗素本人的叙述,相对而言比较简略。叙述之后,罗素附上大量的书信或者手稿。可以看到,该书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书信和手稿并非与叙述的正文融在一起,而是附在章节的后面,起到阐释或佐证原文的作用。可以这么说,《罗素自传》是一份相当重要的研究罗素生平的参考材料,但绝不是一本可读性强的传记。相比之下,瑞·蒙克写的是一本货真价实的传记。这本传记的优点,蒙克已经有过说明。关于视角,《罗素自传》带有罗素回忆往昔的真情实感,当然也会有意或无意地掩饰一些羞于提及的往事。至于蒙克的传记,相对来说就客观得多,他用材料说话。蒙克认为,罗素在自传中故意掩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并且附上真凭实据加以佐证,读者可以自行分辨。
罗素在生活中 经常显得冷酷无情
深圳晚报:罗素本人提供了理解他人生的钥匙,支配其人生的三种激情: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对人类的苦难抱有情不自禁的怜悯之心——关于最后一点,瑞·蒙克在书中说,他揭示的罗素对身边人很冷酷,两者看上去相互矛盾?
严忠志:这是因为,罗素本人同时就是矛盾的两面,矛盾才是正常的。罗素“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对人类的苦难抱有怜悯”。这是选择的结果,我们应该反过来看,为什么这三种激情会支配罗素的一生?其原因就像蒙克所说的,渴望爱情是由于他觉得,自己与别人(包括亲人)之间隔着无形的屏障,爱情可以暂时消除这种屏障;追求知识则是由于,他有越来越严重的不可知论倾向,这让他面临失去信仰的危险;至于对人类苦难的怜悯,则是他克服孤独感的方式。蒙克暗示,这也是他无法怜悯周围人的一种奇特的反映。也许,一个人目光如果看得太远,往往关注不到周围的东西吧。总之,罗素先有了一些“令人反感的”个性,才去寻找改善个性的方式。于是,上述三类激情随之产生。
深圳晚报:作为该书译者,您如何评价蒙克笔下的罗素?以及您本人对罗素如何评价?
严忠志:蒙克用材料说话,而且很少有先入之见。他笔下的罗素比较客观,着重从罗素性格的成长发展过程来看待罗素的生平。也就是说,尽管罗素天赋异禀、智力超群,他依然把罗素当成一个凡人来写。蒙克只是披露了材料而已——罗素自己承认,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罗果金“最亲密”。这本书确实有些颠覆我对罗素的认识。但是总的来说,现在我基本认同蒙克笔下的罗素:罗素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在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大贡献。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确实经常显得冷酷无情,甚至堪称残酷。他的一生是试图克服自身缺点的一生。
中国行促使罗素人生转折
深圳晚报:罗素留下的著作和信件资料非常多,关于作者在写作时挑选资料的倾向可否介绍下?
严忠志:蒙克的传记注重挖掘主人公个性形成的因素,这一特点在蒙克的其他传记,如《维特根斯坦传》中也很明显。他很重视一个问题:罗素何以会成为罗素?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蒙克做得很好。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挑选材料,我想这是蒙克的思路。同时,蒙克很关注同一事件的不同说法,并对不同说法各自做了分析,尽量做到面面俱到,最后得出结论。这在书中多有体现。
深圳晚报:《罗素传》上下两卷以1921年作为转折,作者为什么挑选这一年?
严忠志:1921年,罗素年近五十,第二次结婚,其长子在这一年出生,他的生活和研究活动出现了明显转向。先前他就觉得,自己已经过了从事哲学研究的最佳年龄,感到自己在纯哲学的领域力不从心,想把哲学研究的重担交给后起之秀,如维特根斯坦,自己则更多地从事社会活动以及哲学普及工作。用蒙克的话来说,这时候的罗素“对哲学产生了幻灭感”。同时,罗素“生儿育女的渴望取代了哲学的地位”。因此,1921年的确是罗素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深圳晚报:1920年,罗素来中国待了九个月,他的这次中国行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哪些变化?他本人的思想有哪些变化?
严忠志:罗素给中国知识分子思想上带来的变化,应该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话题。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我重点说说中国之行给罗素带来的影响。罗素先前去过俄国,对当时俄国的情况非常反感。对比之下,他对中国的印象非常好。他觉得,中国更像他的故乡,超过了任何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成了他的人生理想。他同时也意识到,这种理想的周围是虎视眈眈的目光。因此,中国需要走一条既不模仿欧美,也不效法俄国的独立道路。我们知道,罗素在中国重病一场,险些死了,这使他对人生的看法出现了很大变化。接上面的问题,1921年之所以是罗素人生的转折点之一,中国之行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崔华林)
书中不仅描述了罗素的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还交织叙述了罗素的哲学著作、政治担当和错综复杂的感情生活。近日,深晚记者邮件专访了该书译者严忠志,他说翻译该书颠覆了对罗素的认识。
《罗素传》用材料说话
深圳晚报:关于罗素的传记有好几个版本,罗素本人也写过自传《罗素自传》,瑞·蒙克的这本《罗素传》也引用了不少自传的内容,这种他者视角与自传的不同有哪些?
严忠志:事实上,这两本书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但对普通读者而言,《罗素自传》有许多显而易见的缺点。瑞·蒙克在引言里提到了其他几本罗素传,唯独没有对罗素的这本自传作过多的评价(在正文中则揭示了自传中的不少谎言)。我猜,他有点不把它当正儿八经的罗素传记。也就是说,罗素的传记和罗素本人的回忆录是两类不同的文本。
《罗素自传》的每章的开头是罗素本人的叙述,相对而言比较简略。叙述之后,罗素附上大量的书信或者手稿。可以看到,该书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书信和手稿并非与叙述的正文融在一起,而是附在章节的后面,起到阐释或佐证原文的作用。可以这么说,《罗素自传》是一份相当重要的研究罗素生平的参考材料,但绝不是一本可读性强的传记。相比之下,瑞·蒙克写的是一本货真价实的传记。这本传记的优点,蒙克已经有过说明。关于视角,《罗素自传》带有罗素回忆往昔的真情实感,当然也会有意或无意地掩饰一些羞于提及的往事。至于蒙克的传记,相对来说就客观得多,他用材料说话。蒙克认为,罗素在自传中故意掩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并且附上真凭实据加以佐证,读者可以自行分辨。
罗素在生活中 经常显得冷酷无情
深圳晚报:罗素本人提供了理解他人生的钥匙,支配其人生的三种激情: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对人类的苦难抱有情不自禁的怜悯之心——关于最后一点,瑞·蒙克在书中说,他揭示的罗素对身边人很冷酷,两者看上去相互矛盾?
严忠志:这是因为,罗素本人同时就是矛盾的两面,矛盾才是正常的。罗素“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对人类的苦难抱有怜悯”。这是选择的结果,我们应该反过来看,为什么这三种激情会支配罗素的一生?其原因就像蒙克所说的,渴望爱情是由于他觉得,自己与别人(包括亲人)之间隔着无形的屏障,爱情可以暂时消除这种屏障;追求知识则是由于,他有越来越严重的不可知论倾向,这让他面临失去信仰的危险;至于对人类苦难的怜悯,则是他克服孤独感的方式。蒙克暗示,这也是他无法怜悯周围人的一种奇特的反映。也许,一个人目光如果看得太远,往往关注不到周围的东西吧。总之,罗素先有了一些“令人反感的”个性,才去寻找改善个性的方式。于是,上述三类激情随之产生。
深圳晚报:作为该书译者,您如何评价蒙克笔下的罗素?以及您本人对罗素如何评价?
严忠志:蒙克用材料说话,而且很少有先入之见。他笔下的罗素比较客观,着重从罗素性格的成长发展过程来看待罗素的生平。也就是说,尽管罗素天赋异禀、智力超群,他依然把罗素当成一个凡人来写。蒙克只是披露了材料而已——罗素自己承认,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罗果金“最亲密”。这本书确实有些颠覆我对罗素的认识。但是总的来说,现在我基本认同蒙克笔下的罗素:罗素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在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大贡献。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确实经常显得冷酷无情,甚至堪称残酷。他的一生是试图克服自身缺点的一生。
中国行促使罗素人生转折
深圳晚报:罗素留下的著作和信件资料非常多,关于作者在写作时挑选资料的倾向可否介绍下?
严忠志:蒙克的传记注重挖掘主人公个性形成的因素,这一特点在蒙克的其他传记,如《维特根斯坦传》中也很明显。他很重视一个问题:罗素何以会成为罗素?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蒙克做得很好。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挑选材料,我想这是蒙克的思路。同时,蒙克很关注同一事件的不同说法,并对不同说法各自做了分析,尽量做到面面俱到,最后得出结论。这在书中多有体现。
深圳晚报:《罗素传》上下两卷以1921年作为转折,作者为什么挑选这一年?
严忠志:1921年,罗素年近五十,第二次结婚,其长子在这一年出生,他的生活和研究活动出现了明显转向。先前他就觉得,自己已经过了从事哲学研究的最佳年龄,感到自己在纯哲学的领域力不从心,想把哲学研究的重担交给后起之秀,如维特根斯坦,自己则更多地从事社会活动以及哲学普及工作。用蒙克的话来说,这时候的罗素“对哲学产生了幻灭感”。同时,罗素“生儿育女的渴望取代了哲学的地位”。因此,1921年的确是罗素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深圳晚报:1920年,罗素来中国待了九个月,他的这次中国行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哪些变化?他本人的思想有哪些变化?
严忠志:罗素给中国知识分子思想上带来的变化,应该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话题。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我重点说说中国之行给罗素带来的影响。罗素先前去过俄国,对当时俄国的情况非常反感。对比之下,他对中国的印象非常好。他觉得,中国更像他的故乡,超过了任何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成了他的人生理想。他同时也意识到,这种理想的周围是虎视眈眈的目光。因此,中国需要走一条既不模仿欧美,也不效法俄国的独立道路。我们知道,罗素在中国重病一场,险些死了,这使他对人生的看法出现了很大变化。接上面的问题,1921年之所以是罗素人生的转折点之一,中国之行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崔华林)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