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怎样的静?!
当你的目光触及到画面,纷乱或焦虑,浮躁或烦扰,悄无声地慢慢褪去。因为画面简吗?不。因为颜色单一吗?否。意境绝然而独立?并不。相反,画面构图饱满,色彩层次丰盈。有风景,有人物,有情节,有着山水之间含蕴的广博情致与温暖的人文情怀。
杨文学绘画的净,是一种整体的气韵与观感。缘于画家不流俗的心境,缘于一颗安于、乐于、享受于简淡生活却在其中发现了无限美好的心灵,以及由此赋予画笔的神奇的静美。没有喧嚣、杂乱,没有无序、漂浮,没有苍白、犹豫。是一种淡定、恒久,是一种别致、隽永,是一种恬淡、优美。是杨文学的南山、桃源,是让观者共鸣的亲近熟悉又似理想王国的自然与生活图景。
过目难忘的静,如涓涓细流熨帖着钢筋水泥都市中穿梭着的疲惫心灵。也有着大音希声的力量,不期然地深深触动着灵魂。他的绘画并不高坚晦涩,但功底扎实,自成一格,堪称“森林的咏叹,无声的诗篇”。
像古代人一样生活
艺术作品从来都是艺术家性情与追求的外化。能创作出如此静美意境的画作,杨文学先生的内心是安静与淡泊的,也是丰富而细腻的。他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竟然几十年过去了,才发现原来几十年的日子,其实就是一天生活内容的重复。没有奢望,没有攀比,痴迷绘画,心逐南云去,又随北雁来。普通的生活就是最真、最朴实、最美的生活,处处秋水长天。”
老画家每日像古人一样作息。早4时30分起床,到大自然中晨练,观察感受四季的微妙变化与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需求。早饭后即开始绘画与读书。晚间8点前入睡,不应酬,不娱乐。在绘画之外喜欢文学、哲学、中医学。任世事风云变幻,任物质如何诱惑与改变着人们的心境,他不曾动摇。心思全部投入绘画创作与研究。作品精研细磨,不轻易面世。酒香不怕巷子深。他的绘画得到了香港画廊的青睐,得到了故宫博物院专家单国强先生的赞赏。画廊喜欢,他也保持着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每一件都追求完美,自己不满意绝不出手。平时作诗、写文章、临习书法,老先生觉得充实而满足。质朴平静的内心,对故乡、田园、大森林、父老乡亲真挚而温暖的爱,一一付诸画笔中。
传统良好的当代转换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撰文评述:“杨文学先生是中国当代画坛实力派彩墨画大家,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饱游沃看,师法自然,创造了个性鲜明的独特风格。他的绘画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在水墨、彩墨、油画等诸多领域有所建树,其作品立意清新,蔚为大观。”
“杨文学精通青绿山水,对唐宋以来所形成的传统青绿山水有着较深体认,并对其进行了当代的转换,他将青绿着色用在风景绘画中,充满了质朴的意趣和自然真实的生活情致,完成了传统笔墨向当代题材的转换。在“外师造化”的过程中,杨文学陶冶灵性,领悟画道,消化传统,寻求新法,逐渐解决了传统绘画技巧的难题,突破了传统笔墨与写生结合的难关,把自己的学养、情思外化成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逐渐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取向。”
古典油画的质感,中国画的笔墨运用,依稀有着俄罗斯希施金风景油画的某些语言,有着对日本绘画的吸纳,杨文学画风独有。最可贵的是在拓宽中国画的表现中敢于出新。此种出新不是推翻传统,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融汇中西方审美情趣,使中国画具有世界性元素。杨文学认为“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艺术思想必须超前。应继承传统,更要面向生活,融汇中西精华。这是一种具有良好借鉴与示范意义的当代转换。
大兴安岭5年的戍边经历,大森林成为杨文学的精神家园。观其画作,线条与墨色的力量感与活脱赋予画面无穷的表现力。大片森林布满画面,接地连天一望无际。巍然挺拔的大树枝繁叶茂,勃勃生机。但主次分明,虚实相间,密而不塞,繁而不乱,错落有致。疏朗、开阔、深远的意境与温情神秘交相辉映。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写实功力,内敛丰富的用色,把粗犷坚韧的树干、伸展向上的枝叶、森林中的小屋、狩猎的人们、雪爬犁描绘得有鬼斧神工般的魔力。构图赋彩极为精致;笔下境界气势苍莽,雄浑深秀。有着史诗般的壮美,象征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又幻化出童话般的世界,引人无限遐想与期待。
画如其人,杨文学的绘画洋溢着文学的涵养和返璞归真的诗意。作品多重的静,是凝神寂照而物我两忘,妙造自然的静。周敦颐《通书》说:“无欲主静,静若满足而泰安。”山静而水动,然“水流心不竞”。不为利所动,是为孟子曰“不动心”。静是中国哲学的意蕴,是一种人格修为。中国画的谢赫六法首推气韵生动,雅而静的气韵以静制动,所表现的生命力与美感更为震撼。年过七旬的杨文学说:“平凡的我痴劲不减,仍以夸父逐日的精神坚持着纯粹的艺术探索。”那份温润、单纯、诗情,正是人们追求的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