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者按: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近年来推动了“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经典作家系列”与“文学与大国兴衰”两个项目,针对当下青少年对经典的淡漠,以及由此造成的文艺判断力、鉴赏力下降的现状,历史地、学理地解读文学经典化与非经典化过程的社会原因,以及文学与大国兴衰之间的联系,以期青少年从中受益、亲近经典,进而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本报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
经典阅读关乎民族精神
学术家园:作为外国文学研究方面的专家,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您有哪些新的关注点以及学术思考?
陈众议:现在的年轻人对鲁、郭、茅,巴、老、曹不像从前那么熟悉了,而张爱玲、周作人、徐志摩等作家则在年轻读者当中走红,这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我不是说张爱玲等作家不好。个性或风格是作家的灵魂,但这一灵魂的核心是他的家国道义。现在大量年轻读者的偏爱,一方面是受了某些社会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崛起以及文化消费主义和快餐文化让年轻人“无所适从”。
受文化消费主义的盛行和美国娱乐文化的影响,我们的读者与传统经典渐行渐远。比如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对青年读者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其结果很令人震惊,因为《红楼梦》名列“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之首,这让人非常忧心。如果我们从小不养成阅读优秀经典的习惯,而是沉溺于感官刺激、娱乐至上和流行文化,那么不仅本民族的经典无法传承,世界经典也会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阈。这何啻不利于培养年轻一代的审美观、价值观,而且会丧失起码的家国道义和民族认同感、凝聚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经典是民族审美的载体,而伟大的中文则是载体之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但是,娱乐化、快餐化决定了青少年不屑于经典,也决定了网络写手不会像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样“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因此,推动经典阅读时不我待。
学术家园:听说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针对这一状况正在推动两个项目:一个是“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经典作家系列”,一个是“文学与大国兴衰”,能否谈谈基于怎样的考虑来推动这两个项目?
陈众议:是的,我们现在正在推动这两个项目。在推进“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经典作家系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在全国竟然找不到一个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作家全心投入研究的中青年学者。我认为,现在的很多文学研究存在着盲目性。
另外一个课题是“文学与大国兴衰”。我们试图通过文学在大国崛起与衰落过程中的表现,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比如,文艺复兴运动使得当时的西方社会产生了一大批文学、艺术、科学的巨人,而资产阶级作为当时积极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其中,文艺起到了重要作用。《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通过观察人文,我们来考察一个时代并对现在和未来有所指导。这是这两个项目的目的。
近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提及他自青年时代就开始阅读的数十部外国文学作品。就个人而言,外国文学是我们深入了解世界的重要门径。人不能事事躬亲、处处躬亲,但文学可以使我们对别人的生活感同身受。它还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于某个文学人物的认同可能对读者产生终身的影响,所以外国文学研究要在这方面多做工作,使之成为擢升国民素质、强健文化母体的重要元素。要做到凝心聚力,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文艺,而文艺的健康发展,必须高举民族大义的旗帜,为民族认同添砖加瓦。有位外国作家说过,经典具有复活的本能。外国文学往往是我们激活自己的经典、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注入活力的重要手段。
对经典的再认识
学术家园:您能否就此对当代的文学发展,包括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做一点学理上的阐述?
陈众议:首先,现在对一个经典作家作品需要重新认真评价;其次,文学的发展不能笼统地强调世界主义或世界文学。尽管现在世界各国文学交流空前繁荣,试问,西方人有多少读过《红楼梦》呢?他们恐怕还在戴着有色眼镜,以猎奇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学。当然,世界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资本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科技发展、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我认为我们有责任让青少年认识到我们面前的这些实际问题,所以,我们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不能满足于一些流于表面的研究,而要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地从学术、学理的角度,巧妙地、智慧地解决问题。
总之,在文学的发展和文学发展的研究领域,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要正本清源,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回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还真善美和假恶丑以基本的坐标。从文学、文化的角度来看,怎样很好地把这些思想传递给年轻人是我们这些学者要做的。钱锺书先生认为学问就是培养之事。作为学者,关心青少年就是关心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两个项目邀请了不少高校老师。同样,我们也需要借助不同的平台。
学术家园:现在这两个项目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还存在哪些难点问题?
陈众议:“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经典作家系列”研究已经出版了32卷,其中包括歌德、塞万提斯、狄更斯、普希金等经典作家的学术史研究,接下来还将继续推出莎士比亚、简·奥斯丁,《一千零一夜》、《圣经》等作家作品的研究。同时还要物色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经典作家的研究者。
同时,文学的界定始终关乎社会生态,因为文学终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怎么界定文艺作品,与社会密切相关。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重新让年轻人知道,当下似乎被他们忽略的、不那么“流行”的经典作家和那些“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作品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经典化和非经典化过程?
“文学与大国兴衰”这个项目,是要求研究者长期跟踪、研究一国作家,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并由此接近其与国家兴衰的关系。我们希望研究者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又能铁肩担道义,以便尽可能准确地考量文学在一个大国兴衰的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德国的“狂飙运动”在德国兴盛的过程中是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等。
作为复兴中的大国,我们对文学、文化尤其要重视。现在的盲目跟随和消费倾向不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习惯,必须慢慢地去引导、疏导,如盐入水,化于无形。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讲究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我们既不能非白即黑,更不能是非不分,要在循循善诱中为青少年确立坐标系和判断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如果只是跟随喧嚣和浮躁,一味地追逐快餐和娱乐,那么我们将会失去复兴的意义。(杨雪)
经典阅读关乎民族精神
学术家园:作为外国文学研究方面的专家,近年来在这一领域您有哪些新的关注点以及学术思考?
陈众议:现在的年轻人对鲁、郭、茅,巴、老、曹不像从前那么熟悉了,而张爱玲、周作人、徐志摩等作家则在年轻读者当中走红,这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我不是说张爱玲等作家不好。个性或风格是作家的灵魂,但这一灵魂的核心是他的家国道义。现在大量年轻读者的偏爱,一方面是受了某些社会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崛起以及文化消费主义和快餐文化让年轻人“无所适从”。
受文化消费主义的盛行和美国娱乐文化的影响,我们的读者与传统经典渐行渐远。比如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对青年读者进行过一次抽样调查,其结果很令人震惊,因为《红楼梦》名列“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之首,这让人非常忧心。如果我们从小不养成阅读优秀经典的习惯,而是沉溺于感官刺激、娱乐至上和流行文化,那么不仅本民族的经典无法传承,世界经典也会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阈。这何啻不利于培养年轻一代的审美观、价值观,而且会丧失起码的家国道义和民族认同感、凝聚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经典是民族审美的载体,而伟大的中文则是载体之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但是,娱乐化、快餐化决定了青少年不屑于经典,也决定了网络写手不会像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样“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因此,推动经典阅读时不我待。
学术家园:听说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针对这一状况正在推动两个项目:一个是“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经典作家系列”,一个是“文学与大国兴衰”,能否谈谈基于怎样的考虑来推动这两个项目?
陈众议:是的,我们现在正在推动这两个项目。在推进“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经典作家系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在全国竟然找不到一个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作家全心投入研究的中青年学者。我认为,现在的很多文学研究存在着盲目性。
另外一个课题是“文学与大国兴衰”。我们试图通过文学在大国崛起与衰落过程中的表现,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比如,文艺复兴运动使得当时的西方社会产生了一大批文学、艺术、科学的巨人,而资产阶级作为当时积极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其中,文艺起到了重要作用。《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通过观察人文,我们来考察一个时代并对现在和未来有所指导。这是这两个项目的目的。
近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提及他自青年时代就开始阅读的数十部外国文学作品。就个人而言,外国文学是我们深入了解世界的重要门径。人不能事事躬亲、处处躬亲,但文学可以使我们对别人的生活感同身受。它还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于某个文学人物的认同可能对读者产生终身的影响,所以外国文学研究要在这方面多做工作,使之成为擢升国民素质、强健文化母体的重要元素。要做到凝心聚力,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文艺,而文艺的健康发展,必须高举民族大义的旗帜,为民族认同添砖加瓦。有位外国作家说过,经典具有复活的本能。外国文学往往是我们激活自己的经典、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注入活力的重要手段。
对经典的再认识
学术家园:您能否就此对当代的文学发展,包括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做一点学理上的阐述?
陈众议:首先,现在对一个经典作家作品需要重新认真评价;其次,文学的发展不能笼统地强调世界主义或世界文学。尽管现在世界各国文学交流空前繁荣,试问,西方人有多少读过《红楼梦》呢?他们恐怕还在戴着有色眼镜,以猎奇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学。当然,世界越来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资本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科技发展、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我认为我们有责任让青少年认识到我们面前的这些实际问题,所以,我们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不能满足于一些流于表面的研究,而要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地从学术、学理的角度,巧妙地、智慧地解决问题。
总之,在文学的发展和文学发展的研究领域,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要正本清源,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回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还真善美和假恶丑以基本的坐标。从文学、文化的角度来看,怎样很好地把这些思想传递给年轻人是我们这些学者要做的。钱锺书先生认为学问就是培养之事。作为学者,关心青少年就是关心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两个项目邀请了不少高校老师。同样,我们也需要借助不同的平台。
学术家园:现在这两个项目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还存在哪些难点问题?
陈众议:“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经典作家系列”研究已经出版了32卷,其中包括歌德、塞万提斯、狄更斯、普希金等经典作家的学术史研究,接下来还将继续推出莎士比亚、简·奥斯丁,《一千零一夜》、《圣经》等作家作品的研究。同时还要物色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经典作家的研究者。
同时,文学的界定始终关乎社会生态,因为文学终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怎么界定文艺作品,与社会密切相关。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重新让年轻人知道,当下似乎被他们忽略的、不那么“流行”的经典作家和那些“死活读不下去”的经典作品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经典化和非经典化过程?
“文学与大国兴衰”这个项目,是要求研究者长期跟踪、研究一国作家,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并由此接近其与国家兴衰的关系。我们希望研究者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又能铁肩担道义,以便尽可能准确地考量文学在一个大国兴衰的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德国的“狂飙运动”在德国兴盛的过程中是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等。
作为复兴中的大国,我们对文学、文化尤其要重视。现在的盲目跟随和消费倾向不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习惯,必须慢慢地去引导、疏导,如盐入水,化于无形。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讲究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我们既不能非白即黑,更不能是非不分,要在循循善诱中为青少年确立坐标系和判断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如果只是跟随喧嚣和浮躁,一味地追逐快餐和娱乐,那么我们将会失去复兴的意义。(杨雪)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