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731-84324770


广告:
0731-84324770

金睿奖内部广告-60574-余少娜
默认广告

胡经之:深圳最适合做“现实学问”

2017-01-07 03:55 编辑:何雯
文艺美学家胡经之

  去年年底,知名文艺美学家胡经之可谓“双喜临门”。一是五卷本的皇皇巨著《胡经之文集》正式面世;二是被授予“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近日,深圳商报记者来到已届83岁高龄的胡经之家中,聆听这位“中国文艺美学教父”、深圳学术文化界的“拓荒者”畅述治学往事。
  胡经之最早提出发展文艺美学,率先开拓文艺美学,是我国文艺美学学科最重要的开拓者与创立者。1984年与知名学者乐黛云共同创办深圳大学中文系,曾任系主任等职。其主编的《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影响较大的教材。著有《文艺美学》《文艺美学论》《中国古典文艺学》《胡经之文丛》以及《胡经之文集》(五卷)等。
  提倡文化美学并非否定文艺美学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大家都知道您在国内率先开拓文艺美学新学科,最早在北大设立文艺美学硕士专业方向。而您也是师承杨晦、朱光潜、宗白华等名家。您是在怎样的机缘下从事文艺美学研究的?
  胡经之:我在北大的老师们当时是在美学并不很兴盛的情况下研究美学的,他们当时并不能大张旗鼓地研究美学,直到周扬1958年来北大讲课,那时大家才敢真正去研究美学。在此以前,无非就是个人兴趣。首先我看了朱光潜的书,他讲只有艺术才有美,大自然没有美,于是我心里就犯嘀咕,疑惑为何大自然没有美,所以我想看书,看看其他人怎么说。从1953年开始,我就看了很多“五四”以后的相关书籍,大概有二三十本,总没解决心里的问题。等到周扬主动带了邵荃麟、张光年、何其芳、林默涵、袁水拍五人来到北大,开设一系列“文学理论”讲座,主题是“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我的研究兴致就上来了。我首先从文艺美学着手。可是我的兴趣也不光在文学艺术上,我还对大自然、人文现象感兴趣。所以我要进一步从美学观点来看文化现象。最后我又回到年轻时的题目:大自然究竟有没有美?现在还没有哪一种美学理论解释得很清楚,我还要继续研究,下来可能还要继续写文章。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文艺美学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一门新学科,当时您赋予了这门学科怎样的内涵?
  胡经之:我当时提倡两个东西:比较文艺学和文艺美学,文艺美学是一门新学科,以前美学和文艺学并没发生联系的,文艺学的重心是讲文艺怎么为政治服务,所有的理论都是围绕为政治服务展开,政治性很强。理论以抽象的方式来为政治服务。但是不是这样呢?我觉得文学艺术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文学艺术还有其审美作用。文学艺术有它自己独立的作用,可以为政治服务,也可以为其他方面服务,比如塑造人格精神世界,亦可以给人美的享受,我不反对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来研究文学艺术,但不能缺少美学,而且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更大。文学艺术要追求真善美,上世纪80年我提倡这点,大家都很拥护。此外,外国的东西我们也要学习,但是要把中国的跟外国的进行比较研究,这就是“国际视野,中国情怀”。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您来深圳以后,最明显的就是倡导文化美学。从文艺美学到文化美学,经历了一种怎样的思考?
  胡经之:最早我是在广州的《学术研究》上写了文章,题目叫《走向文化美学》。接触了很多国际文化现象之后,才觉得我们要面向现实,面向大众文化,应该把我们的视野从文学扩展到文化。换言之,精英文化要研究,大众文化也要研究,然后才能促使主流文化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率先将深圳大学中文系拓展成国际文化系。深圳大学的很多学院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传播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深圳大学大众传播系,国际交流学院是从中文系里的对外汉语专业发展而来的。国际文化系成为深圳大学学科的增长点。那时深大文科只有中文系、外语系。现在的文学院又拓展为文史哲。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美学并不是要否定文艺美学。文艺美学对文学艺术还要做深入研究,但我认为不能只停留在文学艺术,应该有更宽的视野。文学艺术在文化里是比较核心的部分。后来,深圳成立了文艺评论家协会,我必须思考深圳的问题,必须面向深圳的现实,跟深圳的文化建设相结合。所以,我当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的时候,我都要求深圳的文学艺术家们应联系深圳的现实来创作、研究。当时,文化研究已经兴起,我希望把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能够做综合研究。实际上,我的文化美学思想是:大众文化是一块,精英文化不能丢,主流文化走前列,三者协调发展,良性互动。要有不同层次的文化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良性发展。没有不同层次的文化互动,就会走向单一化。
  深圳最适合搞的学问是“新精尖”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您和乐黛云先生在1984年创办了深大中文系,刚开始是否已有较系统的创办思路,还是直接就把北大的上课模式复制在深大?
  胡经之:上世纪80年初办深圳大学时,钱穆的儿子钱逊就向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深圳大学首任校长张维院士推荐了我、汤一介和乐黛云,创办深圳大学中文系和国学研究所。我们的工作方式是半年在深圳,半年在北大。之所以请我们到深圳,张维讲得很清楚,是要让汤一介搞国学,但不能成立系,于是成立国学研究所。中文系由我和乐黛云创办。张维明确讲要发展新兴学科,比较文学是新兴学科,当时乐黛云还在美国研究比较文学,所以希望她回来搞。当时,我也提倡比较文艺学和文艺美学,路子较宽。我们确实也是这样干的,把比较文学抬得很重要。说实话,最初几年基本上是把北大的课照搬到深圳。因为我们还没有深入研究,北大开什么课,在深圳就上现成的,把北大的老师请到深圳再讲。我和乐黛云轮流来深圳半年。我们招的研究生在北大,也可以带到深圳,还允许我们带年轻教师到深大。章必功、郁龙余、景海峰、刘小枫都是我们带来的。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汤一介和乐黛云后来都没直接留在深大,而您选择在此定居。可以谈谈原因吗?
  胡经之:当时我还没下决心要在深圳停留下来,那三年飞来飞去之后,我就感觉到深圳这个地方好,我已经60多岁了,我认为深圳的整体条件适合我居住。但是我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到了深圳还是可以搞学术,很多研究是我在北大开始撰写,然后在深圳整理定稿。比如我在北大上文艺美学,带研究生,出的书基本上是在讲义基础上进行归纳,实际上这些工作是到深圳做的。因为深圳条件好,在深圳不用花很多精力在别的地方,可以集中精力搞学术,我也不参加很多活动,平时看电视,别的时间都搞学问,所以我的《文艺美学》著述是在深圳定稿的。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有不少学者也认为,深圳的环境氛围并不适合做人文学术研究。不知您是怎么看的?
  胡经之:我刚来深圳的那一年,陈平原到北大读博士生,是王瑶的第一届博士生,我跟陈平原的老师吴宏聪相熟,所以陈平原就来看我,告知他要在北大研究清末民初的文学,即近代文学,我说研究这一段文学史当然要到北京,资料集中,让他安心在这里读书。而我也告诉他,我要到南方了,我搞的学问在北京可以做,在广州也可以做,但其时讲这话心里没底,毕竟能不能搞,我也不知道。经过这么多年,我体会到在深圳搞学问最适合搞的是“新精尖”,面向现实的学问。
  简言之,研究国际交流的新问题,深圳最好。我就要盯住深圳出现的新问题、疑难问题,因为变化太快,深圳出现的问题对全国有意义,先在深圳出现,过几年在内地其他城市也出现了,大众文化是这样,环境问题也是如此。所以,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的学术重心已不是搞“大洋古”(即大项目、西方的、古典的),而是面向现实的新问题,我的学术事业是“国际视野,深圳情怀,解决现实问题”,希望把这三者统一起来。(魏沛娜)

[ 编辑: 何雯 ]
分享到:
微信二维码

微信平台

微信二维码

移动端

最新资讯
07:09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杂志封面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人民文学》创刊,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杂志。  当时,应《人民文学》第一任主编茅盾先生之请,毛泽 [详细]
09:04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长江文艺》创刊于1949年6月,被誉为新中国文艺第一刊。国内刊号CN42-1037/I,国际刊号ISSN0528-838X,邮发代号38-6。目前刊发精选小说, [详细]
16:59 深圳文学迎来“深圳蓝”
深圳文学迎来“深圳蓝”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深圳又有不少文学书问世,单就出版数量而言排在全国前列。不容回避的是,在宏大宣传的遮蔽下,自费出书和文化基金资助出版的丛书难有全国性影响力。当然 [详细]
12:08 《诗江南》
《诗江南》
《诗江南》征稿  《诗江南》是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期刊。国内刊号33-1034/I,国际刊号1001-6694,邮发代号32-79。  《诗江南》创刊于2008年底,开辟重点栏目 [详细]
21:15 《新余学院学报》
《新余学院学报》
《新余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新余学院学报》杂志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新余学院。国内刊号:36-1223/G4 国际刊号:1008-6765  《新余学院学报》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 [详细]
08:03 小溪流·作文画刊
小溪流·作文画刊
C版《小溪流·作文画刊》征稿启事  《小溪流》C版(作文画刊版)是小溪流的低幼版,主要适合5—8岁的小学低年级和学前班的小朋友阅读。“作文串串烧”栏目的主要宗旨是:用简 [详细]
21:57 何志勇:聚焦“一带一路” 让四川出版、
何志勇:聚焦“一带一路” 让四川出版、
来源:四川新闻网   本期嘉宾: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志勇  6月7日至8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 [详细]
02:33 语文周报·教研版
语文周报·教研版
《语文周报·教研版》征稿启事  《语文周报》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教学类报纸;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702/(F);创办于198 [详细]
15:03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于1988年创刊,双月刊, [详细]
00:37 《参花·小说》
《参花·小说》
《参花》杂志征稿启事  《参花》杂志是全国知名的老牌大众文艺期刊,是国家文化类重点期刊,创刊于1957年,隶属吉林省群众艺术馆,当时刊名为《说演弹唱》,1981年更名为《参花 [详细]
02:43 《电脑迷》
《电脑迷》
  《电脑迷》杂志征稿函  《电脑迷》是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电脑报社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省级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0-1163/TP,国际标准刊号:ISSN 1 [详细]
07:06 小溪流·成长校园
小溪流·成长校园
《小溪流·成长校园》(B版)征稿启事  杂志简介  少年文学刊物《小溪流》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是我国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主要儿童文学刊物之一,是目前湖南省内惟一的纯少 [详细]
05:20 《花千骨》热播 十一师兄董春辉人气大涨
《花千骨》热播 十一师兄董春辉人气大涨
来源:北青网娱乐  由霍建华、赵丽颖、董春辉、马可等联袂主演的仙侠大剧《花千骨》正在湖南卫视每周日、周一晚22点档热播。最近的剧情中,十一师兄与糖宝couple感情升温,为了 [详细]
06:48 《中国铁路文艺》
《中国铁路文艺》
《中国铁路文艺》征稿启事  《中国铁路文艺》杂志是由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铁道出版社联合主办,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直接管理的国家一类期刊。2006年起,《中国 [详细]
09:47 《西部素质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征稿启事  《西部素质教育》杂志为教育类学术期刊(G4),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主管/主办,半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2095-6401;国内刊号:C [详细]
回到首页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