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张平简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着有长篇小说《抉择》、《十面埋伏》、《天网》、《国家干部》等,其中《抉择》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编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针对当前我国文艺创作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等现状,本报记者采访了作家张平,根据他的长篇小说《抉择》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曾轰动全国。
记者: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 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您认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张平:归根结底还是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最核心的就一条,为什么人而写作。其实也用不着遮遮掩掩,古往今来,作家诗人不计其数,写作目的也五花 八门。为名的,为利的,消遣的,发泄的,奉命的,谋生的等等。潮起潮落,大浪淘沙,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喧嚣过去之后,绝大部分的作品几乎都烟消云散,无影无 踪了。留下来也就是那么不多的一些冲不垮、砸不烂的岛屿和礁石。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关汉卿、马致远,以及十 大悲剧,四大名着,还有现当代的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等,这些作家、艺术家和作品,哪一个不是为人民所喜爱,为人民所接受,为人民所认可?关注 社会,关爱民众,关怀民生,主持正义,抨击邪恶,爱憎分明,给社会以信心,给人生以理想,给生活以希望,鲜明的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这几乎是 这些作家作品的共同特征。一句话,人民认可的作品才有生命力,人民承认的作家艺术家才会永生不朽,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写作,才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 住。作家艺术家的称呼,不是自封的,更不是什么人恩赐的,最终只能由人民来认定。
一部小说,一部电视剧,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首先要看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这是最朴素的判断,也是最基本最根本的判断。金 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实践证明,人民满意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文化形态、一件文化产品,老百姓满意了,就意味着它具备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拥有了最广大的支持者、欣赏者、传播者、继承者,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它都会因为“根基”的牢固而丰碑不倒、源远流长,并焕发出持久的魅力。
记者:当前,文艺创作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种浮躁的风气,不仅伤害了文艺本身,也伤害了社会精神生活。在您看来,浮躁风气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在创作中如何避免?
张平:原因很多,主要根源我想大概两点,一个是市场化的影响,一个是网络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受封建小农意识影响深重的大国,五千年文明所延续的传统文 化基本上都是小农文化的衍生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犹如大潮横贯,千里决堤,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冲击几乎是摧枯拉朽,横 扫一切。在这种市场化大潮中,任何人都面临着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考验和选择,作家艺术家也一样无法幸免。过去十年磨一剑,如今一两个月就能出一部 书。只要能来钱、能成名,什么也能写,什么也敢写。急功近利,闭门造车,生编硬造,无所不用其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家艺术家都这样,但这对文艺界的影响 是巨大的。
再一个就是电脑普及下的网络化写作也诱使文艺创作日渐娱乐化、戏谑化、极速化、快餐化。过去我们曾经大肆批判过的“玩文学”现象,现在在一些网络写手那里 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种时尚。为了追求点击率,猎奇、惊悚、血腥、暴力、戏说、审丑、怪诞、赤裸裸的性描写,不仅在网络文学中大行其道,而且正在向传统文 学大举入侵。网络写作的隐蔽性和匿名化,促使网络文艺正在毫无顾忌地走向极端。反过来,这样的文艺写作也同样影响着一茬一茬年轻的读者和受众。这一切对文 学艺术的未来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在还看不清楚。但浮躁和快餐化绝对是文艺的大敌,需要引起我们的警醒和自律。
如何避免这些负面的影响?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一条,就是真正到生活底层中去,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中间去。我们的一个女作家,曾伪装成抑郁症患者到精神病 院住院两个多月,真正了解了现代社会对人的精神压力有多么严酷。还有一个作家为了了解那些世人瞩目的“世界工厂”的真实生活,在一个千人车间工作了整整半 年。当年写《十面埋伏》时,我曾跟刑警队驱车数百里看他们如何解救人质。一句话,你对生活越真诚越熟悉,生活对你的回报就越长久越丰厚。
记者: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部好的作品,既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也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您认为,文艺创作应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张平:我觉得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社会效益好的作品,经济效益也一定不会差。一部感人肺腑,震撼人心,人人叫好的作品,怎么可能没有读者,没有观众, 没有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一个作家艺术家,永远都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反过来,如果一个作家艺术家为了金钱和物质利益,在作品中出卖灵魂, 出卖良知和道德,那就根本算不上一个作家艺术家。其实,当作家与做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良知是做人的底线,也是作家创作的底线。一个作家,也许可以 没有社会责任感,却不能没有良知,除非他(她)不发表作品。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应该去慰藉读者的精神、净化读者的灵魂,而不是去腐蚀读者的精神、污染 读者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应该有市场意识、商品意识,但社会良知是一个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底线,否则这样的作品,经济效益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越 大。
记者:主旋律作品是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然而,现在一些主旋律作品在创作上流于形式,表达方式刻板生硬,并不能达到润物无声、入脑入心的效果。在您看来,应如何加强和改进主旋律作品的创作?
张平:主旋律创作和主旋律作品是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一般来说,是指描写重大题材,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表现重大主题,展现时代风貌,反映时代精神,进行正 面刻画和创作的文艺作品。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主旋律创作和作品,我觉得应该包括更宽的范围和更多的内涵。主旋律作品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昂 扬的,但主旋律作品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刻板生硬;不能高高在上,自拉自唱。过去有“三假三突出”,现在搞“三无三脱离”:无矛盾、无冲突、无个性,脱离实 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这让主旋律作品成了无人品尝的塑料瓜果,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没有生命力的新样板戏。叫不响,传不开,留不住,以致让“政府是投 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这种现象和其他一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近些年来,在我们的文艺创作中, 特别在银幕和荧屏上,反映当代改革进程,改革人物和优秀共产党人形象的作品几乎看不到了。这在中国当代文艺史上,是一个十分罕见的、令人惊诧的事实和现 象。一方面是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一方面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振聋发聩、黄钟大吕式的文艺影视作品却日益萎缩,日渐式微。这既是一个令人忧虑 的现象,也是一个令人深思、令人警觉的现象。
目前主旋律创作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创作本身的问题。作家艺术家既要关注民生,关注底层,更要关注政治,关注改革,关注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进 步。我们并不企盼所有的作家艺术家都去投身主旋律创作,但历史已经证明,一个不关注时代,不关注社会,不关注变革的作家,即使会成为优秀的作家,富有的作 家,名噪一时的作家,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国民灵魂的作家,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家。
另一方面,就是对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特别是对当代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比如那些反映重大社会问题,重大社会事件,反映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等方面的文艺创 作,太束缚手脚,太非艺术化了。文艺作品需要故事,需要悬念,需要设置矛盾冲突,需要设置对立面,这些对立面可能是正确和错误的斗争,也可能是腐败和正义 之间的较量,一些反派人物、腐败角色甚至会是部门的领导。一部作品如果没有复杂艰巨、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怎么能体现出卓越优秀、勇 于担当、坚贞不屈、贫贱不移的改革者和共产党人形象?又怎么能体现出英勇壮烈、敢于牺牲、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和一线战士?因此我 们应该让更多的作家艺术家参与进来,让真正能表现时代精神和时代人物的优秀作品、经典作品不断地、更多地涌现出来。
记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离不开宣传教育,而反腐败题材的文艺作品就是重要载体。您创作的很多作品,比如《抉择》、《天网》、《国家干部》等,都与反腐败有关。对于当前反腐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您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张平:一些人认为现代文学就只能是对现实的批判,这种僵硬的、偏颇的、狭隘的文学价值观,其实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社会事实,那就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当代受众的需求。
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一旦被冠以反腐题材,可能就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眼光。试问,除了那些风花雪月、杯水风波的家庭题材、婚姻题材,你要描写当代现实生 活,能避开反腐反贪,能避开干群矛盾、党群关系吗?我们的反腐败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支持下与腐败分子的正义之战,为什么不能搬上荧屏搬上银幕?我的长篇 小说《抉择》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那一年的电视观众投票,《抉择》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主演李雪健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优秀演员。由《抉择》改编的电 影《生死抉择》,播放后受到了热烈赞扬和强烈反响,当年的电影票只值十元、五元,但那年的票房竟达到了1.4亿,仅次于国外大片《泰坦尼克号》。希望主管 部门对现实题材的主旋律作品,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爱护。呼唤时代的英雄,刻画时代的英雄,不仅是文艺家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职责。
另一方面,作为新时期的作家艺术家,我们既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参与者,也是社会进步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关注现实、关注改革,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祖国喝彩, 为改革开放和国家进步喝彩,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无可推卸的责任,更是一个作家艺术家的神圣使命。只有真诚地对待社会和生活,社会和生活才会给作家艺术家以 丰厚的回报和无限的赐予。在一个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渴求进步、渴求变革、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民,一定会给作家艺术家呈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精 彩纷呈、无穷丰富的创作素材,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作家艺术家,也一定会给这个时代奉献出无愧于时代,为人民所期待的精品力作。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虎”拍“蝇”不手软,正风肃纪不停步。在您看来,经过这几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我们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平:变化太多了。看看那些不断倒闭的豪华酒店,看看那些卖不出去的名烟名酒,还有那些价格狂跌的字画古玩、玉石瓷器,就能看出政治生态发生变化后的巨大 效应!这些深刻的变化,让全国人民再次感受到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反腐还得了吗?为什么反腐败让那么多老党员老干部热泪纵横,让普天下的老百姓 欣喜若狂?因为腐败恶风正在动摇着国家的根脉和基石,腐败意识正在吞噬国民的爱心和良知,腐败行为正在践踏国家的正义和公平,腐败心理正在扭曲年轻一代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作家,我觉得反腐也是在挽救我们的文化,挽救我们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重拳反腐,功德无量,重整纲纪,国之大幸。
正风反腐的正面效应这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和制度建设的加快进行,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徐徐开启。我坚信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 美好,我们的政治生态也一定会更加清明。也许十年几十年后,我们才会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和壮烈,这将会让世世代代的人民永远铭记。(记者 何韬)
编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针对当前我国文艺创作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等现状,本报记者采访了作家张平,根据他的长篇小说《抉择》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曾轰动全国。
记者: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 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您认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张平:归根结底还是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最核心的就一条,为什么人而写作。其实也用不着遮遮掩掩,古往今来,作家诗人不计其数,写作目的也五花 八门。为名的,为利的,消遣的,发泄的,奉命的,谋生的等等。潮起潮落,大浪淘沙,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喧嚣过去之后,绝大部分的作品几乎都烟消云散,无影无 踪了。留下来也就是那么不多的一些冲不垮、砸不烂的岛屿和礁石。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关汉卿、马致远,以及十 大悲剧,四大名着,还有现当代的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等,这些作家、艺术家和作品,哪一个不是为人民所喜爱,为人民所接受,为人民所认可?关注 社会,关爱民众,关怀民生,主持正义,抨击邪恶,爱憎分明,给社会以信心,给人生以理想,给生活以希望,鲜明的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这几乎是 这些作家作品的共同特征。一句话,人民认可的作品才有生命力,人民承认的作家艺术家才会永生不朽,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写作,才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 住。作家艺术家的称呼,不是自封的,更不是什么人恩赐的,最终只能由人民来认定。
一部小说,一部电视剧,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首先要看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这是最朴素的判断,也是最基本最根本的判断。金 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实践证明,人民满意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文化形态、一件文化产品,老百姓满意了,就意味着它具备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拥有了最广大的支持者、欣赏者、传播者、继承者,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它都会因为“根基”的牢固而丰碑不倒、源远流长,并焕发出持久的魅力。
记者:当前,文艺创作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种浮躁的风气,不仅伤害了文艺本身,也伤害了社会精神生活。在您看来,浮躁风气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在创作中如何避免?
张平:原因很多,主要根源我想大概两点,一个是市场化的影响,一个是网络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受封建小农意识影响深重的大国,五千年文明所延续的传统文 化基本上都是小农文化的衍生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犹如大潮横贯,千里决堤,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冲击几乎是摧枯拉朽,横 扫一切。在这种市场化大潮中,任何人都面临着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考验和选择,作家艺术家也一样无法幸免。过去十年磨一剑,如今一两个月就能出一部 书。只要能来钱、能成名,什么也能写,什么也敢写。急功近利,闭门造车,生编硬造,无所不用其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家艺术家都这样,但这对文艺界的影响 是巨大的。
再一个就是电脑普及下的网络化写作也诱使文艺创作日渐娱乐化、戏谑化、极速化、快餐化。过去我们曾经大肆批判过的“玩文学”现象,现在在一些网络写手那里 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种时尚。为了追求点击率,猎奇、惊悚、血腥、暴力、戏说、审丑、怪诞、赤裸裸的性描写,不仅在网络文学中大行其道,而且正在向传统文 学大举入侵。网络写作的隐蔽性和匿名化,促使网络文艺正在毫无顾忌地走向极端。反过来,这样的文艺写作也同样影响着一茬一茬年轻的读者和受众。这一切对文 学艺术的未来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在还看不清楚。但浮躁和快餐化绝对是文艺的大敌,需要引起我们的警醒和自律。
如何避免这些负面的影响?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一条,就是真正到生活底层中去,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中间去。我们的一个女作家,曾伪装成抑郁症患者到精神病 院住院两个多月,真正了解了现代社会对人的精神压力有多么严酷。还有一个作家为了了解那些世人瞩目的“世界工厂”的真实生活,在一个千人车间工作了整整半 年。当年写《十面埋伏》时,我曾跟刑警队驱车数百里看他们如何解救人质。一句话,你对生活越真诚越熟悉,生活对你的回报就越长久越丰厚。
记者: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部好的作品,既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也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您认为,文艺创作应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张平:我觉得这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社会效益好的作品,经济效益也一定不会差。一部感人肺腑,震撼人心,人人叫好的作品,怎么可能没有读者,没有观众, 没有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一个作家艺术家,永远都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反过来,如果一个作家艺术家为了金钱和物质利益,在作品中出卖灵魂, 出卖良知和道德,那就根本算不上一个作家艺术家。其实,当作家与做人,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良知是做人的底线,也是作家创作的底线。一个作家,也许可以 没有社会责任感,却不能没有良知,除非他(她)不发表作品。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应该去慰藉读者的精神、净化读者的灵魂,而不是去腐蚀读者的精神、污染 读者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应该有市场意识、商品意识,但社会良知是一个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底线,否则这样的作品,经济效益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越 大。
记者:主旋律作品是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然而,现在一些主旋律作品在创作上流于形式,表达方式刻板生硬,并不能达到润物无声、入脑入心的效果。在您看来,应如何加强和改进主旋律作品的创作?
张平:主旋律创作和主旋律作品是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一般来说,是指描写重大题材,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表现重大主题,展现时代风貌,反映时代精神,进行正 面刻画和创作的文艺作品。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主旋律创作和作品,我觉得应该包括更宽的范围和更多的内涵。主旋律作品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昂 扬的,但主旋律作品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刻板生硬;不能高高在上,自拉自唱。过去有“三假三突出”,现在搞“三无三脱离”:无矛盾、无冲突、无个性,脱离实 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这让主旋律作品成了无人品尝的塑料瓜果,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没有生命力的新样板戏。叫不响,传不开,留不住,以致让“政府是投 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这种现象和其他一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近些年来,在我们的文艺创作中, 特别在银幕和荧屏上,反映当代改革进程,改革人物和优秀共产党人形象的作品几乎看不到了。这在中国当代文艺史上,是一个十分罕见的、令人惊诧的事实和现 象。一方面是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一方面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振聋发聩、黄钟大吕式的文艺影视作品却日益萎缩,日渐式微。这既是一个令人忧虑 的现象,也是一个令人深思、令人警觉的现象。
目前主旋律创作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创作本身的问题。作家艺术家既要关注民生,关注底层,更要关注政治,关注改革,关注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进 步。我们并不企盼所有的作家艺术家都去投身主旋律创作,但历史已经证明,一个不关注时代,不关注社会,不关注变革的作家,即使会成为优秀的作家,富有的作 家,名噪一时的作家,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国民灵魂的作家,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家。
另一方面,就是对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特别是对当代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比如那些反映重大社会问题,重大社会事件,反映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等方面的文艺创 作,太束缚手脚,太非艺术化了。文艺作品需要故事,需要悬念,需要设置矛盾冲突,需要设置对立面,这些对立面可能是正确和错误的斗争,也可能是腐败和正义 之间的较量,一些反派人物、腐败角色甚至会是部门的领导。一部作品如果没有复杂艰巨、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怎么能体现出卓越优秀、勇 于担当、坚贞不屈、贫贱不移的改革者和共产党人形象?又怎么能体现出英勇壮烈、敢于牺牲、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和一线战士?因此我 们应该让更多的作家艺术家参与进来,让真正能表现时代精神和时代人物的优秀作品、经典作品不断地、更多地涌现出来。
记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离不开宣传教育,而反腐败题材的文艺作品就是重要载体。您创作的很多作品,比如《抉择》、《天网》、《国家干部》等,都与反腐败有关。对于当前反腐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您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张平:一些人认为现代文学就只能是对现实的批判,这种僵硬的、偏颇的、狭隘的文学价值观,其实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社会事实,那就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当代受众的需求。
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一旦被冠以反腐题材,可能就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眼光。试问,除了那些风花雪月、杯水风波的家庭题材、婚姻题材,你要描写当代现实生 活,能避开反腐反贪,能避开干群矛盾、党群关系吗?我们的反腐败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支持下与腐败分子的正义之战,为什么不能搬上荧屏搬上银幕?我的长篇 小说《抉择》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那一年的电视观众投票,《抉择》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主演李雪健被评为观众最喜爱的优秀演员。由《抉择》改编的电 影《生死抉择》,播放后受到了热烈赞扬和强烈反响,当年的电影票只值十元、五元,但那年的票房竟达到了1.4亿,仅次于国外大片《泰坦尼克号》。希望主管 部门对现实题材的主旋律作品,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爱护。呼唤时代的英雄,刻画时代的英雄,不仅是文艺家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职责。
另一方面,作为新时期的作家艺术家,我们既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参与者,也是社会进步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关注现实、关注改革,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祖国喝彩, 为改革开放和国家进步喝彩,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无可推卸的责任,更是一个作家艺术家的神圣使命。只有真诚地对待社会和生活,社会和生活才会给作家艺术家以 丰厚的回报和无限的赐予。在一个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渴求进步、渴求变革、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民,一定会给作家艺术家呈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精 彩纷呈、无穷丰富的创作素材,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作家艺术家,也一定会给这个时代奉献出无愧于时代,为人民所期待的精品力作。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虎”拍“蝇”不手软,正风肃纪不停步。在您看来,经过这几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我们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平:变化太多了。看看那些不断倒闭的豪华酒店,看看那些卖不出去的名烟名酒,还有那些价格狂跌的字画古玩、玉石瓷器,就能看出政治生态发生变化后的巨大 效应!这些深刻的变化,让全国人民再次感受到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反腐还得了吗?为什么反腐败让那么多老党员老干部热泪纵横,让普天下的老百姓 欣喜若狂?因为腐败恶风正在动摇着国家的根脉和基石,腐败意识正在吞噬国民的爱心和良知,腐败行为正在践踏国家的正义和公平,腐败心理正在扭曲年轻一代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作家,我觉得反腐也是在挽救我们的文化,挽救我们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重拳反腐,功德无量,重整纲纪,国之大幸。
正风反腐的正面效应这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和制度建设的加快进行,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徐徐开启。我坚信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 美好,我们的政治生态也一定会更加清明。也许十年几十年后,我们才会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和壮烈,这将会让世世代代的人民永远铭记。(记者 何韬)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