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作家东西新著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在南宁与读者见面,这是他继《耳光响亮》、《后悔录》之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讲述一个农村“丝”进城“改命”的故事。时隔十年推出新作,东西说,“我想慢一点,用心去写一个唤醒人善良的故事”。
东西的文学作品素以幽默、荒诞著称,《篡改的命》也不例外。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汪长尺高考超分不被录取,他父亲进城抗争却摔成重伤;为还债,汪长 尺进城打工,因领不到薪水替人蹲监;可怜时,爱情出现,准文盲贺小文下嫁汪长尺;他们夫妻带着改变汪家的重托来到省城,却不料难题一道接一道……当汪长尺 自己改变不了命运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儿子送到他认为能够获得幸福的家庭去。
“这些年,每次回到贫穷的乡下老家看到同龄人的孩子,我就担心他们可能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一辈子走不出大山,心里隐隐恐慌。”谈到写这本书的缘 由,东西说汪长尺的极端个例没有普遍性,但每个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年轻人都要付出努力才能改变命运,这是共性,这种改变的艰难每个人都可能面对,小说写的就 是这种艰难。
创作《篡改的命》时,东西下笔变得“犹豫”,一直从2013年5月份写到了2015年5月下旬。“过去创作,每写完一个段落最多看两三遍就接着 往下写,直到小说完成再回头看一遍。这次,每写完一个段落至少看十遍,有的甚至二十遍,才敢往下写。”在《篡改的命》后记中东西写道:“我跟着人物走了两 年,汪长尺开始是我的邻居,后来是我的亲人,成为了我心灵的一小块。”
在东西看来,小说是从“打动别人”开始的。资源的不均衡,迫使农村人大举流向城市,想象在城市改变自己的生活,这个过程艰辛而又残酷。写到最 后,东西甚至觉得小说不是虚构,而是现实。“我在写一种命运的改变,一个‘三无人员’(无权、无势、无存款)想改变自己,甚至想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这样 的人物是有血肉、情感和温度的,因为‘他’就在我们身边。”东西说。
“我们经常听到有父母对孩子说,只要你有出息我花多大代价都愿意。这些年,我们看到太多例子,有的农村人为了孩子考上大学、改变命运,捡垃圾陪 读也在所不惜。甚至有的父母,爱孩子爱到任劳任怨,全然不顾家庭负担。”尽管作品最后汪长尺“送走孩子”的行为有违常理,但东西坦言自己理解主人公,“在 今天的中国社会,这种父爱是非常强烈的,上代人过得不如意,总希望下一代不再走自己走过的路,他们渴望在失望中寻找到希望。”
有读者分享说,在看过《篡改的命》后,多给了来家里修理管道的修理工30元工钱,因为觉得他们太辛苦,这一举动也使他和修理工原本两个不可能有太多交集的人成了朋友。“在失望的故事里唤醒人的善良。”东西认为这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带给社会的最直接的正能量。
“要用写作技巧证明自己是一个作家非常容易,有时仅仅是技巧中的一项就足够了,比如语言。但是,爬了二十年的格子之后,我基本丧失了谈论技巧的兴趣。与内心的感受比起来,所有的技巧都黯然失色。”东西说。
东西的文学作品素以幽默、荒诞著称,《篡改的命》也不例外。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汪长尺高考超分不被录取,他父亲进城抗争却摔成重伤;为还债,汪长 尺进城打工,因领不到薪水替人蹲监;可怜时,爱情出现,准文盲贺小文下嫁汪长尺;他们夫妻带着改变汪家的重托来到省城,却不料难题一道接一道……当汪长尺 自己改变不了命运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儿子送到他认为能够获得幸福的家庭去。
“这些年,每次回到贫穷的乡下老家看到同龄人的孩子,我就担心他们可能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一辈子走不出大山,心里隐隐恐慌。”谈到写这本书的缘 由,东西说汪长尺的极端个例没有普遍性,但每个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年轻人都要付出努力才能改变命运,这是共性,这种改变的艰难每个人都可能面对,小说写的就 是这种艰难。
创作《篡改的命》时,东西下笔变得“犹豫”,一直从2013年5月份写到了2015年5月下旬。“过去创作,每写完一个段落最多看两三遍就接着 往下写,直到小说完成再回头看一遍。这次,每写完一个段落至少看十遍,有的甚至二十遍,才敢往下写。”在《篡改的命》后记中东西写道:“我跟着人物走了两 年,汪长尺开始是我的邻居,后来是我的亲人,成为了我心灵的一小块。”
在东西看来,小说是从“打动别人”开始的。资源的不均衡,迫使农村人大举流向城市,想象在城市改变自己的生活,这个过程艰辛而又残酷。写到最 后,东西甚至觉得小说不是虚构,而是现实。“我在写一种命运的改变,一个‘三无人员’(无权、无势、无存款)想改变自己,甚至想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这样 的人物是有血肉、情感和温度的,因为‘他’就在我们身边。”东西说。
“我们经常听到有父母对孩子说,只要你有出息我花多大代价都愿意。这些年,我们看到太多例子,有的农村人为了孩子考上大学、改变命运,捡垃圾陪 读也在所不惜。甚至有的父母,爱孩子爱到任劳任怨,全然不顾家庭负担。”尽管作品最后汪长尺“送走孩子”的行为有违常理,但东西坦言自己理解主人公,“在 今天的中国社会,这种父爱是非常强烈的,上代人过得不如意,总希望下一代不再走自己走过的路,他们渴望在失望中寻找到希望。”
有读者分享说,在看过《篡改的命》后,多给了来家里修理管道的修理工30元工钱,因为觉得他们太辛苦,这一举动也使他和修理工原本两个不可能有太多交集的人成了朋友。“在失望的故事里唤醒人的善良。”东西认为这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带给社会的最直接的正能量。
“要用写作技巧证明自己是一个作家非常容易,有时仅仅是技巧中的一项就足够了,比如语言。但是,爬了二十年的格子之后,我基本丧失了谈论技巧的兴趣。与内心的感受比起来,所有的技巧都黯然失色。”东西说。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