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者:鲁引弓 提问者:刘雅麒
时间:2016年2月18日
受访者简介:鲁引弓,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资深媒体人,曾任钱江晚报副总编辑,红旗出版社总编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数字采编中心总编辑。在新闻工作之余,近年开始文学创作,着有长篇小说《小别离》、《笨男孩》、《放学路上》、《音乐会》、《同学会》等。根据鲁引弓原着改编、由黄磊、海清等主演、TFBOYS出演的电视剧《小别离》被看做是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电视剧之一。
1
你对文学、写作的兴趣是怎样产生的?
答:我小时候不会写作文。四年级的暑假,爸爸给我两刀稿纸,叫我每天写一篇作文。那个暑假两个月,我大概写了六七十篇吧。开学后我马上就发现我是班里写作文写得最好的。那时候写的作品,很难说有什么高明的写作技巧,但是这个训练却让我意识到:在写作时你需要首先打开自己,平时阅读得到的东西才会和你进行交融。哪怕是个小孩子,都可以在打开自己的过程中通过写作进行有效的思考与表达。
出于对文学的热爱,读大学我选择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大要求中文系学生一年级要写一百五十篇习作。我一开始担心这么多作文哪里写得出啊,但是写着写着就发现,只要你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其实可以写的东西还是蛮多的。我觉得这几年自己写的东西之所以那么受影视公司喜欢,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我的文字有很强的画面感,而这种画面感来自于我平时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因为平均两天就要写一篇,写作就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就像每天都要洗脸洗脚一样,写作的状态就比较放松。如果写文章一开始就想要语不惊人死不休,那往往会用力过猛,对自己要求很高,也会使自己很累。我是一个没有文字洁癖的人,那会使人患上拖延症。写作要让自己轻松,千万不要有洁癖,你不能苛求你的作品一定得是完美的精品。
2
从记者到作家,有没有一种跨界的感觉?你觉得记者与作家有哪些相通和相异之处?
答:我觉得记者和作家这两个职业在某种大的层面上太相通了。社会生活是记者写作的源头,记者的笔端是向外的,要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而大部分的作家也是笔触向外、书写他人的。记者和作家精神上的共通之处在于对外在世界的怜悯和人文关怀,有人文关怀的作家,创作取材就会更宽泛、创作格局也会比较大。
记者采访写稿多是同题写作,同一个文艺晚会,这家媒体派记者去了,那家也派记者去了,意味着PK,你需要考虑怎样写才能更出彩。记者的工作经历使我的写作具有一种节奏感,写东西速度很快,画面感强,话语方式简洁明快,情绪强烈饱满。
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剧变的时代,如果写作者始终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永远都在写社会边缘的东西,而不触碰社会热点,缺少社会的、时代的信息量,很难吸引到读者,也很难写出能反映社会本质的东西来。我觉得当下不少纯文学作品里都缺少新的价值模式,缺少新的情感模式,而这恰恰是读者最需要了解的。我出过一本叫《马云内部讲话》的书。梳理马云的观点时我发现他的思想深度已经远远超过很多专注于书写过去的纯文学作者。原因就是这些纯文学作者面对社会当下的冲突矛盾,远不如社会经历丰富的企业家或者白领领悟之深刻。作家写作,作品中社会当下的信息量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所有的作品都是紧扣社会热点。比如小说《同学会》就紧扣“同学会”这一当下社会热点。小说《小别离》,也是紧扣当下中国教育和留学热。
虽然都关注社会热点,但是作家创作和记者采访对社会热点的表达毕竟是不同的。媒体人要做到的就是呈现真相,让人在这些表象中学会思考,感受到温暖的可贵。而作家创作小说,需要更多的虚构和想象,需要建构一个有命运感的人物,需要把人物关系编织得饶有趣味,使之能体现时代的某种本质。
我最近打算去美国搜集《小别离2》的素材。如果是记者,搜集的方式可能就是找一堆人来采访,整理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但作为作家,那完全不一样,有可能就是人物的某个眼神,有命运感的某个细节,就可以触动你的创作灵感,推动整个故事情节。作家比记者关注的焦点要更加深化,需要关心人的命运、情感和命运中体现的个人智慧。
3
你的通常的创作习惯?
答:我一般是早晨九点多到十一点进行创作,下午写到四五点钟就不写了。我不可能每天写个一万字。有时候最多的写个两万字,也是很少的。实际上你每天坚持一下,只要你思路顺畅的话,写个十来万字的作品不是很难的。
我就像一名短跑运动员去创作每部作品,写作速度很快,一部小说,我一般都会在一个月之内把它写完,要是很漫长的拖在那,对我的意志和精力消耗是很大的。我写作一笔落,很干脆,不去纠结,写完很少修改,基本上就是半成品。这也是得益于多年记者工作的写作训练。因为记者采访完之后,要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好自己的思路,然后把文字整理出来,没有时间反复斟酌文字和修改。
4
作品中最有代入感的人物?
答: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有代入感。我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为笔下人物的命运感到悲悯。比如我写的《音乐会几种开法》,里面有两个相互PK的乐手。普通人的人生梦想可以用二十年三十年来完成,但是对演员来说,会被挤压在十年,对乐人来说,可能就五年。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不同的成长节奏,但放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实际上衡量成功的标准单一了,就是有钱,就是红。这时候实际上带给每个现代人的压力都是很大的。我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人就会很分裂,在两个乐手之间穿梭,觉得站在各自的角度讲他们都是对的。这些人物都是站在时代的路口,每一张脸都在叙述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理由。作家写作需要具备同一时刻进入不同的人物内心的能力,必须心灵能量和体能都足够强大,才能托起这个创作世界。
《小别离》中黄磊和海清演的这一对夫妻我也很喜欢。他们想把自己说服,把孩子说服,还要说服中国教育。《笨男孩》中有一个聪明姐和笨男孩,笨男孩喜欢聪明姐,苦苦追了她二十年,追的过程中发现聪明姐其实没那么聪明,笨男孩也没那么笨。聪明和笨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其实想把握每一次浪潮的人最后也没怎么样,那种守得住自己的人最后也没怎么吃亏。《同学会》我也比较喜欢。这两年写同学会的作家也挺多的,但是我觉得同学会都被写得挺狗血的,不是写攀比,就是写和当年同桌的你旧情复燃了,要不就是资源重组,还有是女生为穿什么衣服去而纠结。我觉得同学会里头一定有一些东西可以触动当下这一时代人的共鸣点,所以人们才会乐此不疲。我想写出一个可以给人提供温暖的同学会。我把故事设定为一个班里的班长要组织一次同学聚会,在把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同学找出来的过程中,他自己也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成长。
5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你会担心原作中的某些东西会在影视改编中被消解掉吗?
答:我会有这种担心,我的小说中还是有点悲情的,改编成电视剧后变成了轻喜剧。不过这我也可以理解,因为观众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班,回到家打开电视机,需要从电视剧中得到愉悦和放松。
我之所以自己没有参与编剧,是因为我觉得编剧是个技术活,如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话直接做可能会比较累。编剧的要求多、束缚大,创作的是一种集体完成的作品——剧本,要和合作方发生关系:制片人会叫你改,导演会叫你改,演员演不下去也会叫你改。这就不像作家写小说这么随性了。就目前这种阶段,我觉得通过写小说能把自己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就已经很好了。
6
故乡对你的影响?
答:我和金庸是老乡,都是浙江海宁人。有一年金庸到杭州来,朋友们都说我和金庸长得很像。(笑)不过我倒是很少读金庸的小说,因为我觉得自己和金庸的文学气质不太一样。我离金庸的武侠的气质还是有点远,喜欢读的东西还是偏纯文学的。
江南地区的文化氛围很好,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有一定的文脉,很多文人都是出自江浙一带。比如《芈月传》的作者、《甄传》的作者都是浙江的。整个江南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得比较好,我觉得自己创作上的成功也得益于家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产业的兴盛。
7
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答:我喜欢与真诚、敢于付出的人交朋友。我之前做了很多年的文化记者,采访过的很多艺术家、音乐家都成了我的朋友。我也曾为马云出过一本书叫《马云内部讲话》,在他成名前我们就是朋友。当时他在大学当老师,一有时间就去报社和我们为伍。因为他有学生在我们单位当记者,隔着老远他就和学生们打招呼。他是一个喜欢新鲜的、能够看到潮流的人,有很强的行动性和感染力。现在随着他的产业在不断的发展,马云的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的能力越来越强,看透本质的眼光也越来越好。
8
什么时候最为幸福快乐?
答:我觉得完成一部作品时是最开心的。这时候我可能会去餐厅吃个饭,希望闹哄哄的。我前年的国庆节十天写完了一个小说叫《广场舞》。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大概下午四点多写完的,因为房间里一个人写嘛,结尾的时候往往是向高处冲刺,情绪很激烈,这时候会很孤独。我也找不到伴,就冲到自助餐厅去吃了一个饭,感觉需要暖需要热闹,希望旁边有很多声音,可以压制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孤独。
9
对你影响很大的作家作品?
答:阅读方面,我最初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比较大,比如契诃夫的作品。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喜欢读拉美文学,比如马尔克斯。我特别欣赏他作品中的氛围:大架构是荒诞的,但小细节是真实的。一荒诞一真实,构成的氛围感很强烈很震撼。
现在我读日本当代作家的作品比较多,比如川端康成、东野圭吾。
10
你在之前的采访中说自己很喜欢宫崎骏,为什么?
答:对,我很喜欢宫崎骏。他的作品中有满满的正能量,可以提供给我们很暖的东西。这种温暖其实是时代的稀缺品。宫崎骏可贵之处在于他已历经人世,仍然有这副洞察现世的眼睛,有这份暖。比如《千与千寻》中小女孩的整个经历其实是恐怖的,让人捏了一把汗,但是故事里还是充满希望的。宫崎骏的作品不是用来说教的,不是提醒小孩子,这个要当心,那个要当心。宫崎骏的动漫中小孩子就像小孙悟空,遇到的各种困难,都可以靠自己搞定。我也就试了一下。我的小说《放学路上》不是一个安全小说,提醒孩子这里要注意那里要注意,而是恰恰相反,写一个十岁小女孩在放学路上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一个小读者问我说“叔叔你这个年纪怎么知道你写的十岁小女孩是十岁小女孩?”我就告诉她,宫崎骏爷爷七十岁了,也能写动漫,这说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个小孩,代表我们对这个时代不安全感的那一部分。后来我把《哈利波特》也看了一遍,我觉得有些东西是和宫崎骏共通的。其中体现出了孩子们善良、勇敢的品质,小孩子一定喜欢看这样子的东西。
11
你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是更倾向于悲观还是乐观?是怎样在作品中体现和渗透的?
答:我觉得在当下这样一个剧变的时代,每个人尽管表面很坚强,但是对温暖的渴望超过以往。悲观或乐观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只想在作品中提供读者需要的东西——带有人文关怀的温暖和希望。
12
喜欢的运动方式?
答:我之前学生时代体育都差点不及格,现在我特别喜欢跑步。因为写作会触动你内心很多黑暗的东西,需要找到一个合理宣泄的出口。所以前几年白天在报社上班,晚上回到家写作,然后去操场上跑个十圈或者绕着西湖跑十公里。我非常理解村上春树为什么跑步,他也是为了宣泄写作时产生的负能量。跑步还可以摆脱你情绪的一种纠结。因为写作的时候你一定纠结,否则那种人物的张力就不会有。
13
如果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人隔空对话,你希望是?你们会聊些什么?
答:我希望和契诃夫聊一聊他对普通人的人性透彻而深刻的发现。
14
你最想拥有什么超能力?
答:闪现的灵感可以马上变成文字的能力。我现在正在创作的叫《转身就走》,写互联网生存的,已经写了一个开头了。但是我想到以后还要接着写,就比较头疼,感觉很累。如果想到的东西都可以立刻变成文字就好了。
15
目前的工作和创作状态?
答:我是去年一月份从媒体行业调到了浙江传媒学院,因为媒体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我想给自己一点创作的空间和时间。我一直到四十七八岁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开始写作,才写了《小别离》。但如果再早个十年,可能作品的厚度和深度又会不及现在。而且那时文化产业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媒体的热闹我经历过。一个办公室七八十个人,每天每个人过来问你一个问题,让你拍板,脑子基本上就要爆了,后来我做新媒体工作,整个人每天处于在线状态,每天很兴奋,也很累。我现在是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的老师,主要工作还是创作为主,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人独处的,因为需要写作,我很享受目前这种相对安静的工作和创作状态。(文/刘雅麒)
时间:2016年2月18日
受访者简介:鲁引弓,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资深媒体人,曾任钱江晚报副总编辑,红旗出版社总编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数字采编中心总编辑。在新闻工作之余,近年开始文学创作,着有长篇小说《小别离》、《笨男孩》、《放学路上》、《音乐会》、《同学会》等。根据鲁引弓原着改编、由黄磊、海清等主演、TFBOYS出演的电视剧《小别离》被看做是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电视剧之一。
1
你对文学、写作的兴趣是怎样产生的?
答:我小时候不会写作文。四年级的暑假,爸爸给我两刀稿纸,叫我每天写一篇作文。那个暑假两个月,我大概写了六七十篇吧。开学后我马上就发现我是班里写作文写得最好的。那时候写的作品,很难说有什么高明的写作技巧,但是这个训练却让我意识到:在写作时你需要首先打开自己,平时阅读得到的东西才会和你进行交融。哪怕是个小孩子,都可以在打开自己的过程中通过写作进行有效的思考与表达。
出于对文学的热爱,读大学我选择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大要求中文系学生一年级要写一百五十篇习作。我一开始担心这么多作文哪里写得出啊,但是写着写着就发现,只要你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其实可以写的东西还是蛮多的。我觉得这几年自己写的东西之所以那么受影视公司喜欢,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我的文字有很强的画面感,而这种画面感来自于我平时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因为平均两天就要写一篇,写作就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就像每天都要洗脸洗脚一样,写作的状态就比较放松。如果写文章一开始就想要语不惊人死不休,那往往会用力过猛,对自己要求很高,也会使自己很累。我是一个没有文字洁癖的人,那会使人患上拖延症。写作要让自己轻松,千万不要有洁癖,你不能苛求你的作品一定得是完美的精品。
2
从记者到作家,有没有一种跨界的感觉?你觉得记者与作家有哪些相通和相异之处?
答:我觉得记者和作家这两个职业在某种大的层面上太相通了。社会生活是记者写作的源头,记者的笔端是向外的,要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而大部分的作家也是笔触向外、书写他人的。记者和作家精神上的共通之处在于对外在世界的怜悯和人文关怀,有人文关怀的作家,创作取材就会更宽泛、创作格局也会比较大。
记者采访写稿多是同题写作,同一个文艺晚会,这家媒体派记者去了,那家也派记者去了,意味着PK,你需要考虑怎样写才能更出彩。记者的工作经历使我的写作具有一种节奏感,写东西速度很快,画面感强,话语方式简洁明快,情绪强烈饱满。
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剧变的时代,如果写作者始终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永远都在写社会边缘的东西,而不触碰社会热点,缺少社会的、时代的信息量,很难吸引到读者,也很难写出能反映社会本质的东西来。我觉得当下不少纯文学作品里都缺少新的价值模式,缺少新的情感模式,而这恰恰是读者最需要了解的。我出过一本叫《马云内部讲话》的书。梳理马云的观点时我发现他的思想深度已经远远超过很多专注于书写过去的纯文学作者。原因就是这些纯文学作者面对社会当下的冲突矛盾,远不如社会经历丰富的企业家或者白领领悟之深刻。作家写作,作品中社会当下的信息量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所有的作品都是紧扣社会热点。比如小说《同学会》就紧扣“同学会”这一当下社会热点。小说《小别离》,也是紧扣当下中国教育和留学热。
虽然都关注社会热点,但是作家创作和记者采访对社会热点的表达毕竟是不同的。媒体人要做到的就是呈现真相,让人在这些表象中学会思考,感受到温暖的可贵。而作家创作小说,需要更多的虚构和想象,需要建构一个有命运感的人物,需要把人物关系编织得饶有趣味,使之能体现时代的某种本质。
我最近打算去美国搜集《小别离2》的素材。如果是记者,搜集的方式可能就是找一堆人来采访,整理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但作为作家,那完全不一样,有可能就是人物的某个眼神,有命运感的某个细节,就可以触动你的创作灵感,推动整个故事情节。作家比记者关注的焦点要更加深化,需要关心人的命运、情感和命运中体现的个人智慧。
3
你的通常的创作习惯?
答:我一般是早晨九点多到十一点进行创作,下午写到四五点钟就不写了。我不可能每天写个一万字。有时候最多的写个两万字,也是很少的。实际上你每天坚持一下,只要你思路顺畅的话,写个十来万字的作品不是很难的。
我就像一名短跑运动员去创作每部作品,写作速度很快,一部小说,我一般都会在一个月之内把它写完,要是很漫长的拖在那,对我的意志和精力消耗是很大的。我写作一笔落,很干脆,不去纠结,写完很少修改,基本上就是半成品。这也是得益于多年记者工作的写作训练。因为记者采访完之后,要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好自己的思路,然后把文字整理出来,没有时间反复斟酌文字和修改。
4
作品中最有代入感的人物?
答: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有代入感。我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为笔下人物的命运感到悲悯。比如我写的《音乐会几种开法》,里面有两个相互PK的乐手。普通人的人生梦想可以用二十年三十年来完成,但是对演员来说,会被挤压在十年,对乐人来说,可能就五年。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不同的成长节奏,但放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实际上衡量成功的标准单一了,就是有钱,就是红。这时候实际上带给每个现代人的压力都是很大的。我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人就会很分裂,在两个乐手之间穿梭,觉得站在各自的角度讲他们都是对的。这些人物都是站在时代的路口,每一张脸都在叙述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理由。作家写作需要具备同一时刻进入不同的人物内心的能力,必须心灵能量和体能都足够强大,才能托起这个创作世界。
《小别离》中黄磊和海清演的这一对夫妻我也很喜欢。他们想把自己说服,把孩子说服,还要说服中国教育。《笨男孩》中有一个聪明姐和笨男孩,笨男孩喜欢聪明姐,苦苦追了她二十年,追的过程中发现聪明姐其实没那么聪明,笨男孩也没那么笨。聪明和笨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其实想把握每一次浪潮的人最后也没怎么样,那种守得住自己的人最后也没怎么吃亏。《同学会》我也比较喜欢。这两年写同学会的作家也挺多的,但是我觉得同学会都被写得挺狗血的,不是写攀比,就是写和当年同桌的你旧情复燃了,要不就是资源重组,还有是女生为穿什么衣服去而纠结。我觉得同学会里头一定有一些东西可以触动当下这一时代人的共鸣点,所以人们才会乐此不疲。我想写出一个可以给人提供温暖的同学会。我把故事设定为一个班里的班长要组织一次同学聚会,在把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同学找出来的过程中,他自己也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成长。
5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你会担心原作中的某些东西会在影视改编中被消解掉吗?
答:我会有这种担心,我的小说中还是有点悲情的,改编成电视剧后变成了轻喜剧。不过这我也可以理解,因为观众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班,回到家打开电视机,需要从电视剧中得到愉悦和放松。
我之所以自己没有参与编剧,是因为我觉得编剧是个技术活,如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话直接做可能会比较累。编剧的要求多、束缚大,创作的是一种集体完成的作品——剧本,要和合作方发生关系:制片人会叫你改,导演会叫你改,演员演不下去也会叫你改。这就不像作家写小说这么随性了。就目前这种阶段,我觉得通过写小说能把自己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就已经很好了。
6
故乡对你的影响?
答:我和金庸是老乡,都是浙江海宁人。有一年金庸到杭州来,朋友们都说我和金庸长得很像。(笑)不过我倒是很少读金庸的小说,因为我觉得自己和金庸的文学气质不太一样。我离金庸的武侠的气质还是有点远,喜欢读的东西还是偏纯文学的。
江南地区的文化氛围很好,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有一定的文脉,很多文人都是出自江浙一带。比如《芈月传》的作者、《甄传》的作者都是浙江的。整个江南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得比较好,我觉得自己创作上的成功也得益于家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产业的兴盛。
7
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答:我喜欢与真诚、敢于付出的人交朋友。我之前做了很多年的文化记者,采访过的很多艺术家、音乐家都成了我的朋友。我也曾为马云出过一本书叫《马云内部讲话》,在他成名前我们就是朋友。当时他在大学当老师,一有时间就去报社和我们为伍。因为他有学生在我们单位当记者,隔着老远他就和学生们打招呼。他是一个喜欢新鲜的、能够看到潮流的人,有很强的行动性和感染力。现在随着他的产业在不断的发展,马云的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的能力越来越强,看透本质的眼光也越来越好。
8
什么时候最为幸福快乐?
答:我觉得完成一部作品时是最开心的。这时候我可能会去餐厅吃个饭,希望闹哄哄的。我前年的国庆节十天写完了一个小说叫《广场舞》。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大概下午四点多写完的,因为房间里一个人写嘛,结尾的时候往往是向高处冲刺,情绪很激烈,这时候会很孤独。我也找不到伴,就冲到自助餐厅去吃了一个饭,感觉需要暖需要热闹,希望旁边有很多声音,可以压制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孤独。
9
对你影响很大的作家作品?
答:阅读方面,我最初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比较大,比如契诃夫的作品。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喜欢读拉美文学,比如马尔克斯。我特别欣赏他作品中的氛围:大架构是荒诞的,但小细节是真实的。一荒诞一真实,构成的氛围感很强烈很震撼。
现在我读日本当代作家的作品比较多,比如川端康成、东野圭吾。
10
你在之前的采访中说自己很喜欢宫崎骏,为什么?
答:对,我很喜欢宫崎骏。他的作品中有满满的正能量,可以提供给我们很暖的东西。这种温暖其实是时代的稀缺品。宫崎骏可贵之处在于他已历经人世,仍然有这副洞察现世的眼睛,有这份暖。比如《千与千寻》中小女孩的整个经历其实是恐怖的,让人捏了一把汗,但是故事里还是充满希望的。宫崎骏的作品不是用来说教的,不是提醒小孩子,这个要当心,那个要当心。宫崎骏的动漫中小孩子就像小孙悟空,遇到的各种困难,都可以靠自己搞定。我也就试了一下。我的小说《放学路上》不是一个安全小说,提醒孩子这里要注意那里要注意,而是恰恰相反,写一个十岁小女孩在放学路上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一个小读者问我说“叔叔你这个年纪怎么知道你写的十岁小女孩是十岁小女孩?”我就告诉她,宫崎骏爷爷七十岁了,也能写动漫,这说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个小孩,代表我们对这个时代不安全感的那一部分。后来我把《哈利波特》也看了一遍,我觉得有些东西是和宫崎骏共通的。其中体现出了孩子们善良、勇敢的品质,小孩子一定喜欢看这样子的东西。
11
你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是更倾向于悲观还是乐观?是怎样在作品中体现和渗透的?
答:我觉得在当下这样一个剧变的时代,每个人尽管表面很坚强,但是对温暖的渴望超过以往。悲观或乐观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只想在作品中提供读者需要的东西——带有人文关怀的温暖和希望。
12
喜欢的运动方式?
答:我之前学生时代体育都差点不及格,现在我特别喜欢跑步。因为写作会触动你内心很多黑暗的东西,需要找到一个合理宣泄的出口。所以前几年白天在报社上班,晚上回到家写作,然后去操场上跑个十圈或者绕着西湖跑十公里。我非常理解村上春树为什么跑步,他也是为了宣泄写作时产生的负能量。跑步还可以摆脱你情绪的一种纠结。因为写作的时候你一定纠结,否则那种人物的张力就不会有。
13
如果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人隔空对话,你希望是?你们会聊些什么?
答:我希望和契诃夫聊一聊他对普通人的人性透彻而深刻的发现。
14
你最想拥有什么超能力?
答:闪现的灵感可以马上变成文字的能力。我现在正在创作的叫《转身就走》,写互联网生存的,已经写了一个开头了。但是我想到以后还要接着写,就比较头疼,感觉很累。如果想到的东西都可以立刻变成文字就好了。
15
目前的工作和创作状态?
答:我是去年一月份从媒体行业调到了浙江传媒学院,因为媒体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我想给自己一点创作的空间和时间。我一直到四十七八岁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开始写作,才写了《小别离》。但如果再早个十年,可能作品的厚度和深度又会不及现在。而且那时文化产业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
媒体的热闹我经历过。一个办公室七八十个人,每天每个人过来问你一个问题,让你拍板,脑子基本上就要爆了,后来我做新媒体工作,整个人每天处于在线状态,每天很兴奋,也很累。我现在是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的老师,主要工作还是创作为主,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人独处的,因为需要写作,我很享受目前这种相对安静的工作和创作状态。(文/刘雅麒)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