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过去了,当初的文艺青年已年过花甲,一直没变的是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出版一本长篇小说的梦想。如今,退休后再续文学梦的柳剑祥终于梦想成真,拿着自己新近出版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奶房岭传奇》,已经65周岁的他高兴不已,细致地向记者介绍创作过程。
“没那么多坚持的理由,就是因为爱好,一投入到写作中我就无比快乐!”就如柳剑祥所说,这么多年从发表第一篇散文时的喜出望外,到大学短篇小说被收入《江西三十年小说散文选》时的壮志满怀,到后来忙于工作少有时间、心思创作,再到退休后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能几十年一直不忘写作,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
酷爱文学,数十年笔耕不辍
1950年出生的柳剑祥在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没能顺利考上高中。1968年,柳剑祥被下放到万年农村,一待就是十年。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柳剑祥来说,下放农村的生活并没有多少不适应,反而成了他当时乃至一生文学创作的养料。1973年,23岁的柳剑祥鼓起勇气第一次向出版社投稿,虽然有些波折,但还是顺利地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一篇题为《星儿闪闪》的散文,这篇散文后来还被《中国文学》英文版翻译转载,“初战告捷,让我顿时有了信心,觉得自己是适合搞文学创作的”。
1978年恢复高考后,柳剑祥考入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期间,刚上大学的他就在《江西文艺》杂志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逗新娘》,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时还被收入《江西三十年小说散文选》。
毕业后,柳剑祥在东乡师范当了不到一年的老师,就被借调到县志办编写县志,接着又调到了县文联。1989年,柳剑祥调至鹰潭市政府办工作,一直到2010年退休。参加工作后,虽然忙于各种繁杂的事务,少有时间、心思去进行文学创作,但是柳剑祥一直没有停下写作,创作的一些短篇小说、散文、故事、报告文学、歌词等散见于各地报刊。
闭门谢客一年,潜心创作小说
对于柳剑祥来说,创作出版一本长篇小说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十多年前的时候就有了想法,想想能写出一本长篇巨著就很值得激动。”柳剑祥说,“但是一直心里没底,因为写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难度很大,人物多、关系复杂,担心自己不能驾驭好。”
如果写不好,宁可不写。这是柳剑祥一直以来的想法,所以直到退休后,有了充足的时间,也有了写好的把握,他才真正开始动笔写。为了全身心投入创作,柳剑祥还在离家不远处布置了一个工作室,时常一个人待在那里写作。而柳剑祥说,在长达一年的创作过程里,自己基本上是闭门谢客的,就是为了潜心创作。
2015年初,柳剑祥将小说送到出版社前,先给了三位朋友看,一位是大学教授,一位是高中语文老师,一位是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朋友,全都得到好评后,他才放心把小说交给出版社。“我希望这本小说能做到雅俗共赏,就找了几个不同文化水平的朋友先看看,结果他们都说写得很抓人,有吸引力。”柳剑祥说。
不久后,出版社的编辑就回复了柳剑祥,“小说写得干净,很好读,没有废话”,并开始商讨出版事宜。11月初,柳剑祥收到了新鲜出版的《奶房岭传奇》。对于他来说,这本34万字的长篇小说不仅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也是今后文学创作的开始。
写农村的人和事,请农民作序
柳剑祥介绍,《奶房岭传奇》是一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偏僻、远近闻名的光棍村脱贫致富的传奇故事,并用幽默的故事和语言,塑造了赵东亮和朵朵两个充满正能量的新农民人物形象,“就是写的农村的人和事,希望能让广大读者看到原生态的当代农村现实”。
记者看到,小说的序并非由知名作家、评论家等所作,而是由柳剑祥的一位农民朋友所写。“我写的就是农村,对于这些内容农民是最有发言权的,写的东西是不是符合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契合他们的心理,我觉得要比专家来说更值得信服。”柳剑祥说,“所以我一直认为是生活给了我太多的馈赠,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下放到农村生活了十年,多年在农村的生活经历让我对农村的人和事非常了解,这些都是我进行文学创作不绝的源泉。”
谈到接下来的创作计划,柳剑祥说自己打算再写一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因为很了解,所以我觉得能写好,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农民的生活、心理又是怎样,有信心能写得更好”。(记者 郭钦明)
“没那么多坚持的理由,就是因为爱好,一投入到写作中我就无比快乐!”就如柳剑祥所说,这么多年从发表第一篇散文时的喜出望外,到大学短篇小说被收入《江西三十年小说散文选》时的壮志满怀,到后来忙于工作少有时间、心思创作,再到退休后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能几十年一直不忘写作,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
酷爱文学,数十年笔耕不辍
1950年出生的柳剑祥在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没能顺利考上高中。1968年,柳剑祥被下放到万年农村,一待就是十年。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柳剑祥来说,下放农村的生活并没有多少不适应,反而成了他当时乃至一生文学创作的养料。1973年,23岁的柳剑祥鼓起勇气第一次向出版社投稿,虽然有些波折,但还是顺利地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一篇题为《星儿闪闪》的散文,这篇散文后来还被《中国文学》英文版翻译转载,“初战告捷,让我顿时有了信心,觉得自己是适合搞文学创作的”。
1978年恢复高考后,柳剑祥考入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期间,刚上大学的他就在《江西文艺》杂志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逗新娘》,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时还被收入《江西三十年小说散文选》。
毕业后,柳剑祥在东乡师范当了不到一年的老师,就被借调到县志办编写县志,接着又调到了县文联。1989年,柳剑祥调至鹰潭市政府办工作,一直到2010年退休。参加工作后,虽然忙于各种繁杂的事务,少有时间、心思去进行文学创作,但是柳剑祥一直没有停下写作,创作的一些短篇小说、散文、故事、报告文学、歌词等散见于各地报刊。
闭门谢客一年,潜心创作小说
对于柳剑祥来说,创作出版一本长篇小说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十多年前的时候就有了想法,想想能写出一本长篇巨著就很值得激动。”柳剑祥说,“但是一直心里没底,因为写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难度很大,人物多、关系复杂,担心自己不能驾驭好。”
如果写不好,宁可不写。这是柳剑祥一直以来的想法,所以直到退休后,有了充足的时间,也有了写好的把握,他才真正开始动笔写。为了全身心投入创作,柳剑祥还在离家不远处布置了一个工作室,时常一个人待在那里写作。而柳剑祥说,在长达一年的创作过程里,自己基本上是闭门谢客的,就是为了潜心创作。
2015年初,柳剑祥将小说送到出版社前,先给了三位朋友看,一位是大学教授,一位是高中语文老师,一位是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朋友,全都得到好评后,他才放心把小说交给出版社。“我希望这本小说能做到雅俗共赏,就找了几个不同文化水平的朋友先看看,结果他们都说写得很抓人,有吸引力。”柳剑祥说。
不久后,出版社的编辑就回复了柳剑祥,“小说写得干净,很好读,没有废话”,并开始商讨出版事宜。11月初,柳剑祥收到了新鲜出版的《奶房岭传奇》。对于他来说,这本34万字的长篇小说不仅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也是今后文学创作的开始。
写农村的人和事,请农民作序
柳剑祥介绍,《奶房岭传奇》是一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偏僻、远近闻名的光棍村脱贫致富的传奇故事,并用幽默的故事和语言,塑造了赵东亮和朵朵两个充满正能量的新农民人物形象,“就是写的农村的人和事,希望能让广大读者看到原生态的当代农村现实”。
记者看到,小说的序并非由知名作家、评论家等所作,而是由柳剑祥的一位农民朋友所写。“我写的就是农村,对于这些内容农民是最有发言权的,写的东西是不是符合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契合他们的心理,我觉得要比专家来说更值得信服。”柳剑祥说,“所以我一直认为是生活给了我太多的馈赠,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下放到农村生活了十年,多年在农村的生活经历让我对农村的人和事非常了解,这些都是我进行文学创作不绝的源泉。”
谈到接下来的创作计划,柳剑祥说自己打算再写一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因为很了解,所以我觉得能写好,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农村到底是什么样子,农民的生活、心理又是怎样,有信心能写得更好”。(记者 郭钦明)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