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是纸质和数字兼顾的,但是具体到“读书”的层面,我依然会选择纸质。人类的纸质阅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已经形成了它的心理积淀,比方说,手感,气味,姿势,环境,节奏,这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
在家里,我基本是看纸质书,我儿子绝对是数字阅读,这个对我也有影响。我的数字阅读大多是浏览、了解时政资讯。必须承认我们离不开数字化阅读。在今天,离开了数字化阅读,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变成一具木乃伊。一想起古人读竹简我就累得慌,一天到晚抱着一大堆竹子,还摇头晃脑的,简直像大熊猫。
关于阅读,我们的古人说过一句漂亮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解,就好像我们一直是热衷于阅读的民族似的,事实却不是这样。我们对阅读的兴趣真的没那么高,读书人的比例也没那么高。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大的历史机遇,它能够弥合阅读的缺口,让人人轻而易举地都能阅读到丰富的内容。真心希望我们这个民族借助于数字阅读,建立起热爱阅读的文化心理,无论读什么,先读起来再说。
我必须为数字阅读点赞,但也还不能把数字化阅读捧上天。像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读它们的书我就很有信心。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出版精英保证了那些图书的质量,因为信任,许多图书早就带上了经典的性质。但是,对网络和数字阅读,我还有些怀疑,恐怕还需要时间和积淀。
说起信心,我讲一个故事吧,1997年我开始使用电脑进行数字化写作。写完了把电子文档交给出版社,转变成纸质文字。每一次拿到新书,我都觉得我的小说比电脑上的要好。这当然是一种错觉,但是,错觉也有真实感与合理性,因为印在纸上的文字比数字化的文字更文气,更深入人心,更容易获得认同。这也许和个人的心灵史有关。
民族的质量是读出来的,这几乎用不着论证。无论纸质还是数字,鼓励阅读和倡导阅读永远是对的。把阅读的选择权交给读者,发展自己的个性,不要去规定你可以读什么,也不要规定你不能读什么,这是我期待的理想阅读状态。(康岩采访整理)
在家里,我基本是看纸质书,我儿子绝对是数字阅读,这个对我也有影响。我的数字阅读大多是浏览、了解时政资讯。必须承认我们离不开数字化阅读。在今天,离开了数字化阅读,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变成一具木乃伊。一想起古人读竹简我就累得慌,一天到晚抱着一大堆竹子,还摇头晃脑的,简直像大熊猫。
关于阅读,我们的古人说过一句漂亮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解,就好像我们一直是热衷于阅读的民族似的,事实却不是这样。我们对阅读的兴趣真的没那么高,读书人的比例也没那么高。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大的历史机遇,它能够弥合阅读的缺口,让人人轻而易举地都能阅读到丰富的内容。真心希望我们这个民族借助于数字阅读,建立起热爱阅读的文化心理,无论读什么,先读起来再说。
我必须为数字阅读点赞,但也还不能把数字化阅读捧上天。像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读它们的书我就很有信心。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出版精英保证了那些图书的质量,因为信任,许多图书早就带上了经典的性质。但是,对网络和数字阅读,我还有些怀疑,恐怕还需要时间和积淀。
说起信心,我讲一个故事吧,1997年我开始使用电脑进行数字化写作。写完了把电子文档交给出版社,转变成纸质文字。每一次拿到新书,我都觉得我的小说比电脑上的要好。这当然是一种错觉,但是,错觉也有真实感与合理性,因为印在纸上的文字比数字化的文字更文气,更深入人心,更容易获得认同。这也许和个人的心灵史有关。
民族的质量是读出来的,这几乎用不着论证。无论纸质还是数字,鼓励阅读和倡导阅读永远是对的。把阅读的选择权交给读者,发展自己的个性,不要去规定你可以读什么,也不要规定你不能读什么,这是我期待的理想阅读状态。(康岩采访整理)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