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731-84324770


广告:
0731-84324770

金睿奖内部广告-60574-余少娜
默认广告

金宇澄:文学的东、西方之间,是一种对照而不是融合

2017-01-06 19:53 编辑:何雯
来源:凤凰读书

  8月18日下午,作为上海书展重磅标志品牌的上海国际文学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启了“在东方”为主题的文学周主论坛,刘庆邦、李娟、金宇澄、李洱、陈丹青、任璧莲等20余位中外嘉宾发表演讲。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金宇澄发表了名为《我眼中的传统叙事与东西方小说》的演讲,对于传统写作的继承给出了自己的疑问和答案。他认为,“在当代和传统之间,在所谓的东方主义的对照下,是否可以做一种实验,向传统的书写方式致敬?”以下为凤凰读书编发金宇澄演讲全文。
  我眼中的传统叙事与东西方小说
  金宇澄
  记得80年代末,大陆对旧建筑的旧部件、旧家具等等都不重视,对面的台湾却喜欢,我一个朋友做这方面货运,生意很好,但是碰到海关突击检查,必须把灰尘扑面、形状不一的旧家什都搬到码头上来,等再次装箱,都会剩下不少,旧门旧窗、旧椅子旧篮子,最后拆得七零八落,甚至用脚揣,硬塞进去关门了事。
  1989年,我看到台湾《光华画报》图片报道,记录大陆这类集装箱初到的开箱场面,台湾人员都戴白手套,恭恭敬敬,迎接大陆“垃圾货”的到来,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破烂,代表了双方的传统,态度却完全不一样——传统是垃圾,还是好东西?我们究竟用脚揣,还是戴上洁白手套,恭敬对待?对大陆来讲,传统确实是久违了——好在这反差没过几年,就完全变了,我们的传统意识开始复苏。
  关于传统叙事,也是久违了,多年来它一直被批,被否定,我们几乎忘记它的味道,拭去时间尘灰,这些“陈词滥调”是否还有光彩?有没有特殊的文学韵味?是一个被遗忘的话题,在当代与传统之间,在所谓东方主义对照下,是否可以做一种实验?比如向传统话本致敬,是否还有动力?
  西方小说可以单写一人,中国旧小说会写很多人。西餐是独一份,自己吃,中国人喜欢大圆桌子吃饭,每个菜都是公共的——无论世道怎么变,中国饭和西餐都不一样,是无法融合的差别。
  西方小说里,人物可以很少,可以大篇幅写景——中国旧小说习惯写很多人,走马灯那么络绎不绝,写景则一直简洁,是因为人那么多,要讲那么多的话?包括我自己,一辈子认识很多人,虽有印象,基本也都是在某一阶段出现,然后就走了——我们不断出现的人,是否就等于西方小说不断出现的风景?
  我们学西方一百年,学怎么把“西餐”压到中国叙事里,学会在小说里“塑造”国人吃洋饭,但对于大部分中国读者来说——洋人吃西餐是正常的,即使吃惯“西餐”的中国作者,平时也更愿意在大圆桌子前吃饭。
  西方着重内心叙事,可能与他们无穷无尽的忏悔传统有关,国人则热衷于外在的“话说”,外在的叙事传统。
  因此我喜欢本雅明“放弃心理层面的幽冥”的教 导,感到我们的传统基本性格,基本的审美,直到今天还这样——比如我们从来不做忏悔,从来互相大声密集的讲话,是流动在血液里的遗传。
  西方理论有这样的话——当代文学的调性越来越窄,可以到传统中寻找力量——但我们原来的叙事元素——是否仍是旧房子旧家具?都该被抛弃——仍然按照旧传统试着来做,是一种孤独的念头。
  我们效法西方,总是以学生的心态,从内容到形式努力学,永做一个好学生的姿态,形成了小说的某一副面孔;统一普通话的叙事——也形成了文学语言差不多的同质状态。
  我这样说,也因为做了近30年小说编辑,这行业是看稿比看书多,了解基本创作面——在八零、九零后作者的来稿中,二手的翻译语言,包括直接阅读外文原作带来的影响,时常模糊叙事者的背景——当然这已被指认为是“世界型”写作——这等于说,一个厨师他不做地方菜,做一种“世界菜”——什么是“世界菜”?见仁见智,我不多说了。
  《红楼梦》林黛玉讲:“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确确实实,它们一直是两种风,来自两个不同方向。
  我觉得,东、西之间永远是一种对照,不是融合。
  西方理论虽有“语言是人的家园”的话,不和谐的评介也一直存在,比如说,国传统叙事一直是在不入流位置——比如认定了当今中国作家,都因为不懂外语,因此小说都写得很烂。
  ——我是否也这样说:法国或德国作家因为不懂汉语,因此小说都写得很烂?
  ——这显然是小地方狭隘观念——法国作家也应该必须要懂西班牙语或附近的德语——因为地方都太小了,相互之间该这样,就等于上海作家要懂杭州话、绍兴话、南京话,再远一点的四川话,西安话,必须要懂。
  说了那么多的意见,是前些年读到一西方译者说,如今译中国文学,已不需要查字典了——给我的写作带来了某一种情绪——以后接待西方译者,他们都认为译我的书很难——我感到很高兴——我爸爸是苏州人,我用接近苏州口音的改良沪语写作,耳边一直有个苏州老头喋喋不休开讲——苏州话、包括著名的昆曲,含有不少传统句子,是一般沪语所没有的——我知道谁来译这本小说,会翻烂几本字典——我为什么这样想?认定自己是汉语的作者,我为汉语读者写作——西方译者对我的这种意见,是一种很高的表扬。

[ 编辑: 何雯 ]
分享到:
微信二维码

微信平台

微信二维码

移动端

最新资讯
07:09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杂志封面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人民文学》创刊,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杂志。  当时,应《人民文学》第一任主编茅盾先生之请,毛泽 [详细]
09:04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杂志征稿启事 《长江文艺》创刊于1949年6月,被誉为新中国文艺第一刊。国内刊号CN42-1037/I,国际刊号ISSN0528-838X,邮发代号38-6。目前刊发精选小说, [详细]
16:59 深圳文学迎来“深圳蓝”
深圳文学迎来“深圳蓝”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深圳又有不少文学书问世,单就出版数量而言排在全国前列。不容回避的是,在宏大宣传的遮蔽下,自费出书和文化基金资助出版的丛书难有全国性影响力。当然 [详细]
12:08 《诗江南》
《诗江南》
《诗江南》征稿  《诗江南》是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期刊。国内刊号33-1034/I,国际刊号1001-6694,邮发代号32-79。  《诗江南》创刊于2008年底,开辟重点栏目 [详细]
21:15 《新余学院学报》
《新余学院学报》
《新余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新余学院学报》杂志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新余学院。国内刊号:36-1223/G4 国际刊号:1008-6765  《新余学院学报》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 [详细]
08:03 小溪流·作文画刊
小溪流·作文画刊
C版《小溪流·作文画刊》征稿启事  《小溪流》C版(作文画刊版)是小溪流的低幼版,主要适合5—8岁的小学低年级和学前班的小朋友阅读。“作文串串烧”栏目的主要宗旨是:用简 [详细]
21:57 何志勇:聚焦“一带一路” 让四川出版、
何志勇:聚焦“一带一路” 让四川出版、
来源:四川新闻网   本期嘉宾: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志勇  6月7日至8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 [详细]
02:33 语文周报·教研版
语文周报·教研版
《语文周报·教研版》征稿启事  《语文周报》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教学类报纸;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702/(F);创办于198 [详细]
15:03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于1988年创刊,双月刊, [详细]
00:37 《参花·小说》
《参花·小说》
《参花》杂志征稿启事  《参花》杂志是全国知名的老牌大众文艺期刊,是国家文化类重点期刊,创刊于1957年,隶属吉林省群众艺术馆,当时刊名为《说演弹唱》,1981年更名为《参花 [详细]
02:43 《电脑迷》
《电脑迷》
  《电脑迷》杂志征稿函  《电脑迷》是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电脑报社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省级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0-1163/TP,国际标准刊号:ISSN 1 [详细]
07:06 小溪流·成长校园
小溪流·成长校园
《小溪流·成长校园》(B版)征稿启事  杂志简介  少年文学刊物《小溪流》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是我国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主要儿童文学刊物之一,是目前湖南省内惟一的纯少 [详细]
05:20 《花千骨》热播 十一师兄董春辉人气大涨
《花千骨》热播 十一师兄董春辉人气大涨
来源:北青网娱乐  由霍建华、赵丽颖、董春辉、马可等联袂主演的仙侠大剧《花千骨》正在湖南卫视每周日、周一晚22点档热播。最近的剧情中,十一师兄与糖宝couple感情升温,为了 [详细]
06:48 《中国铁路文艺》
《中国铁路文艺》
《中国铁路文艺》征稿启事  《中国铁路文艺》杂志是由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铁道出版社联合主办,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直接管理的国家一类期刊。2006年起,《中国 [详细]
09:47 《西部素质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
《西部素质教育》征稿启事  《西部素质教育》杂志为教育类学术期刊(G4),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主管/主办,半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2095-6401;国内刊号:C [详细]
回到首页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