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霍艳在《光明日报》发表《对80后文学创作局限的反思》一文,作者对80后文学失望之极,觉得80后作家缺乏对这一代人创作的整体性反思。80后作家真有那么差劲吗?80后文学真有那么落后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文中作者列举了80后文学及80后作家共有的九大罪状:1、80后文学面临着只有代表作家,而没有代表作品的尴尬局面;2、80后文学至今没有出现较为经典的代表一代人的精神形象;3、80后文学里的人物,往往缺乏动作和对话;4、80后作家建立起了一种略显偏颇的新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较为典型地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上;5、80后作家擅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内视角叙事,即单声叙事,缺乏对其他叙事技巧的掌握;6、80后文学至今没有创立出一种新的讲述故事的方式,这是由于他们的创作还是基于情感抒发的惯性写作,无法保持中立的写作态度,且未对写作本身深入思考;7、80后作家重复着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对社会缺乏接触,只在家庭和校园环境里成长,所以他们接受的资源比较雷同,渠道单一,眼界还不够开阔;8、对80后作家来说,模仿的并非都是经典,有些只是畅销文学、商业文学;9、80后作家多是以明星的形象出现在大众媒体上,文学反倒变成了背景。
80后青年作家姚良对作者的观点并不敢苟同,他指出: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文学怒放的方式,80后作家虽然目前没有出现经典的代表一代人的精神形象的作品,但并不代表80后作家日后创作不出来那样的作品,现在过早下结论,的确有失公允。再说了,不能够一提起80后文学就指韩寒和郭敬明式的商业文学,也不能一提起80后文学就指那些青春校园作品。商业文学和青春校园作品只是80后文学极小极小的一部分,不能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还有,擅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内视角叙事写作不仅仅是80后作家的问题,50后60后70后作家也同样存在这一的问题,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高行健曾用第二人称的视角写出了《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算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50后60后大部分作家,其中文的表达太缺乏中文应有的美感,莫言、贾平凹、梁晓声等作家的作品,其行文太粗糙,这跟他们早年失学先天不足有关,80后作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不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只是后天的努力不够,毕竟80后作家从小所接受的文学氛围很好,从小就能读到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之类的书,较之50后60后的作家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青年作家姚良表示:80后作家作品没有作者想象的那么差劲,作者不过是为了文章而文章,为了评论而评论。那么评论整个80后作家80后文学,实在有失公允。再说了,并非所有的80后作家创作是以“畅销文学”或“商业文学”为主的,还有一大批80后作家的的确确是在搞纯文学创作,比如2015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就有几位80后青年作家的作品入围。80后作家主张个体生命的表达,通过变形的主观来反映客观世界,强调艺术至上,认为现实社会中没有艺术,没有美。这种文学观念本无可厚非,不可妄加指责。我相信80后作家是中国文坛未来的希望。
据了解:青年作家姚良是新感觉派小说的尝试者,着有长篇小说《虚拟的伤痛》、《第三只眼睛》,其作品追踪社会热门话题,反映中国当下的社会现状。曾获第39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其中《虚拟的伤痛》入围第9届茅盾文学奖,与笛安、颜歌并称冲击茅盾文学奖的80后“三驾马车”。
在文中作者列举了80后文学及80后作家共有的九大罪状:1、80后文学面临着只有代表作家,而没有代表作品的尴尬局面;2、80后文学至今没有出现较为经典的代表一代人的精神形象;3、80后文学里的人物,往往缺乏动作和对话;4、80后作家建立起了一种略显偏颇的新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较为典型地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上;5、80后作家擅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内视角叙事,即单声叙事,缺乏对其他叙事技巧的掌握;6、80后文学至今没有创立出一种新的讲述故事的方式,这是由于他们的创作还是基于情感抒发的惯性写作,无法保持中立的写作态度,且未对写作本身深入思考;7、80后作家重复着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对社会缺乏接触,只在家庭和校园环境里成长,所以他们接受的资源比较雷同,渠道单一,眼界还不够开阔;8、对80后作家来说,模仿的并非都是经典,有些只是畅销文学、商业文学;9、80后作家多是以明星的形象出现在大众媒体上,文学反倒变成了背景。
80后青年作家姚良对作者的观点并不敢苟同,他指出: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文学怒放的方式,80后作家虽然目前没有出现经典的代表一代人的精神形象的作品,但并不代表80后作家日后创作不出来那样的作品,现在过早下结论,的确有失公允。再说了,不能够一提起80后文学就指韩寒和郭敬明式的商业文学,也不能一提起80后文学就指那些青春校园作品。商业文学和青春校园作品只是80后文学极小极小的一部分,不能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还有,擅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内视角叙事写作不仅仅是80后作家的问题,50后60后70后作家也同样存在这一的问题,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高行健曾用第二人称的视角写出了《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算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50后60后大部分作家,其中文的表达太缺乏中文应有的美感,莫言、贾平凹、梁晓声等作家的作品,其行文太粗糙,这跟他们早年失学先天不足有关,80后作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不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只是后天的努力不够,毕竟80后作家从小所接受的文学氛围很好,从小就能读到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之类的书,较之50后60后的作家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青年作家姚良表示:80后作家作品没有作者想象的那么差劲,作者不过是为了文章而文章,为了评论而评论。那么评论整个80后作家80后文学,实在有失公允。再说了,并非所有的80后作家创作是以“畅销文学”或“商业文学”为主的,还有一大批80后作家的的确确是在搞纯文学创作,比如2015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就有几位80后青年作家的作品入围。80后作家主张个体生命的表达,通过变形的主观来反映客观世界,强调艺术至上,认为现实社会中没有艺术,没有美。这种文学观念本无可厚非,不可妄加指责。我相信80后作家是中国文坛未来的希望。
据了解:青年作家姚良是新感觉派小说的尝试者,着有长篇小说《虚拟的伤痛》、《第三只眼睛》,其作品追踪社会热门话题,反映中国当下的社会现状。曾获第39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其中《虚拟的伤痛》入围第9届茅盾文学奖,与笛安、颜歌并称冲击茅盾文学奖的80后“三驾马车”。
[ 编辑: 何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