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力资本质量不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需要大力推进农民工职业化培训,提高农民工科学知识、技能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农民职业化;培训体系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以人为核心”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让在城镇生活的每一个人获得更幸福、更高质量的生活,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进入非农产业、从农村到城镇居住生活,把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在城镇生活中找到合适稳定的工作,这对他们真正融入城镇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大批高质量的劳动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世界平均水平为4.2亩,可以看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得不到就业,农民收入偏低,阻碍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镇化建设是人口转移的核心动力,城镇化建设可以转移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10%以下,而我国农业人口比重高达约44%,从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加快,乡村人口数量减少1.8亿,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数量仍然很庞大,任务非常艰巨。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考量农业人口是否转变为城市人口时不应只看户籍上的改变,还应考虑他们是否拥有足够的技能找到稳定的职业,能否拥有稳定的收入维持在城镇的基本生活支出,他们能否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和教育环境等,可以看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农民工职业化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渐融入城镇社会,前提就是使他们在城镇生活中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拥有稳定的收入,这样才能立足获得社会的认可,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从根本上逐步解决了基层农民工缺少技能就业难的困境,但是我国农民工职业化培训面临诸多问题。
(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素质不高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受教育程度低、技能水平低、身体素质不高等特点。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只有小学初中的文化程度,很多青年劳动力都是十四五岁就进城打工,他们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和运输业等行业,这些行业技术含量低,大多都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工作稳定性差,淘汰率高。
(二)政府缺位,管理制度混乱
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市场不能带来教育公平,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由于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低,他们自觉接受培训的主动性不高,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另外因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具有流动性和短期性,企业不愿花费人力物力去培训,而私人机构出于盈利的目的,培训质量又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要有政府来弥补市场失灵。虽然国家拨款在逐年递增,但是需培训的农民数量庞大,真正能够得到培训的人数还占少数。我国农民工培训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管理混乱,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地配置,全国缺乏统一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各部门间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协调,导致政府缺位越位,管理制度混乱,培训体系不完善等现象普遍。
三、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民工职业化培训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产业集中形成集聚效益,服务业飞速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通过城镇化来转移农民,可以从根本上化解城乡的二元结构。农民工职业化培训培养大批的高技能人才可以解决“民工荒”问题,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力支撑。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民职业化培训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一)农民工职业化培训的重要性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培育大量具有高级技术的农民工,也需要通过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为农民工提供多样化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更多领域。推进农民工职业化培训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直接推动作用,因为农民工多数为建筑业工人、制造业工人、服务性工作人员、商业工作人员等低层次职业,对他们进行系统地培训之后,使他们可以胜任更多岗位,提高各个行业的服务水平,这样去深化细化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剩余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新型城镇化必须打破传统的人口城镇化思路,不应只满足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局面,应要求他们用与现代工业化相匹配的职业技能,使他们真正能够适应更多的就业岗位,完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双重改变。
(二)完善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体系
在中国,进入城市长期务工的大多是青壮年劳动力,具有学习科学知识和劳动技术的潜力,为了提供质量过硬的人力资本,应完善农民工职业化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农民工符合岗位需求,顺利实现工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首先,我们要坚持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统一制定目标任务,确立一个主管部门,协调各部门职能,合理分配可利用资源逐步推进农民职业化培训。加大资金投入推行“阳光工程培训”,针对整个农民工群体,以培训科技型、技能型、创业型和实用性人才为培训目标,将无技能工人培训成有技能工人,颁发技能证书、培训证书等。其次,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改造和完善一批农业院校和中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高校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培训项目,鼓励校企结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考察企业实际用工情况,与企业签订协议培养其适用人才,实现毕业即上岗。
作者:赵静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