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剪纸动画制作工艺的独创性
由中国剪纸动画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皮影戏的关系,知其是一种工艺性很强的动画类型。众所周知,雕镂剪刻是剪纸动画的基本工艺,1963年摄制完成的剪纸片《金色的海螺》是此方面的典型代表。该片集中了民间剪纸、窗花及剪影的优点,把传统的剪纸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配以绚丽的色彩,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在造型设计上,影片参考了剪纸雕镂剪刻的塑形、装饰手法,对海螺姑娘的衣袖做了雕花、镂空的处理,体现出半透明的纱的质感,就连头发也是一丝丝刻出来的,精细无比,此外还有服饰雍容华贵的海神娘娘,和珊瑚仙岛上衣着飘逸的仙女,她们看上去就好似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极具装饰美感,令人爱不释手。可以说《金色的海螺》把雕镂剪刻的技艺发挥到了极致,在这方面不仅中国此后的剪纸片无一能超越,在世界上也罕有其匹。20世纪80年代初试制成功的“拉毛”剪纸动画工艺,在中国剪纸动画中开创了一种与传统剪纸的“刀味”完全不同的柔性剪纸风格,成为中国剪纸动画独创的特色工艺。1981年在剪纸片《猴子捞月》中,美术设计阿达为了表现出栩栩如生的猴子形象,对剪纸动画工艺进行了改进,创造出“拉毛”的制作手段。即在“皮纸浸水后,按人物造型湿涂颜色,再用皮纸在背后托上一层衬底,待干后在人物需要拉毛的部位用笔蘸上清水,描出轮廓,不等水干就用手轻轻地沿轮廓撕开,轮廓部位即出现了茸毛”。用此法制作出的动物有一种毛茸茸的特殊效果,新颖别致、生动可爱,并且动作也更加柔软自然。这种“拉毛”工艺尤其适于表现动物,能给人柔软触感的联想,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后来的剪纸片中,如《小狐狸》、《螳螂捕蝉》、《狐狸分饼》等,片中的动物形象大多是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1983年“拉毛”剪纸动画制作工艺获得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在剪纸片《草人》中对剪纸动画的工艺和材料又进行了创新。该片导演兼造型设计胡进庆为求片中水鸟栩栩如生,借鉴了中国民间传统羽毛画的技法,将片中两只水鸟用真的鹅绒毛粘贴而成,仅一只水鸟就由1600多根细羽毛组成,令水鸟的形象毛绒可爱、呼之欲出,开创了中国剪纸动画的“羽贴”工艺。除此以外,胡进庆还针对剪纸动画中禽鸟脖颈的关节结构,试制成功了薄型连环关节的新工艺,并在《草人》中对这一关节结构进行了改进。他以几百个密密麻麻的圆纸片,用头发丝连缀制成了水鸟毛茸茸的头颈,并使之运动如行云流水般自如。影片工艺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二、中国剪纸动画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中国剪纸动画虽然发端于中国民间艺术的土壤之中,却在成长时大胆抛去民间艺术的外壳,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剪纸片。同时,动画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积极拓展剪纸动画的艺术语言,使其不仅仅局限于剪纸、皮影的表达形式之中,而展现出民族化、多样化的美术风格。
1.水墨剪纸片—中国意境的剪纸动画
1976年,胡进庆、周克勤执导了我国第一部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有感于上世纪60年代试制的水墨动画民族风格浓郁但制作成本高昂,胡进庆便萌发了采用剪纸手段制作水墨效果影片的想法。在他的带领下,创作人员历经多次试验,对全部剪纸片工艺进行了改革,最终试验成功了以皮纸纤维模仿水墨效果的方法。即把水墨人物绘制在皮纸上,沿轮廓撕开,皮纸柔韧的纸质、细长的纤维在人物边缘形成特殊的肌理感,使剪纸片一改过去棱角分明的“硬派”效果,以笔墨淋漓的彩绘,展现出水墨画的韵味。这一成功的尝试也为之后“拉毛”剪纸动画工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之后创作的水墨剪纸片《山羊回了家》、《熊猫百货商店》、《淘气的金丝猴》等,不仅在技艺技巧上得到了逐步完善,更真正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契合、“形神合一”,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意蕴。其中,摄制于1983年由胡进庆导演的《鹬蚌相争》,是我国水墨剪纸动画的代表。静静的湖水中,鱼儿穿梭其间,湖面一叶小舟上端坐着身披蓑衣的老渔翁,古筝弹奏出潺潺流水的声音,阵阵清脆的鸟叫萦绕于耳畔在这部根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改编而成的水墨剪纸片《鹬蚌相争》中,用富含哲理的情节、平缓抒情的镜头、优美细腻的笔调营造出一种特别的诗情画意。影片在追求水墨艺术效果上,几乎做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不但把中国水墨画那种既状物又传神的笔墨技法体现在影片的形象中,更把我国写意画的美学思想糅合进去,给人以清新淡雅、隽永别致的艺术享受,将我国水墨剪纸动画艺术推向了顶峰。
2.民族化、多样化的美术风格
在我国剪纸片中还有这样一些风格独特的作品。如《狐狸打猎人》在设计狐狸、狼和猎人的造型时,采用“脸谱化”、“性格化”的造型手段,大胆运用变形手法,极力夸张最具角色本质特点的部分,塑造了面色蜡黄、愁眉不展、双眼呆滞、身形瘦消的胆小鬼猎人和眯缝双眼、巧舌如簧、诡计多端、机灵狡猾的红狐狸的形象,使角色造型高度凝练、集中而深入人心;《南郭先生》以汉代画像砖为考据,并借鉴了其艺术样式,完成了片中所有人物造型服饰、画面背景及道具的设计,美术风格质朴自然、大方典雅,有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同时影片还把丝网版画的印制方法与一般剪纸工序相结合,使画面呈现出斑驳古旧的感觉,形成古朴浑厚的艺术效果;《火童》在美术风格上吸收了敦煌壁画、油画和现代装饰画的绘画技巧,把剪纸动画技法与现代绘画的表现技法糅合在一起,并结合了云南少数民族蜡染的艺术效果,影片着重以线条表达情感,有古朴、粗犷、凝重之感,呈现出一种色彩浓重、线条流畅、画面饱满的装饰风格。这些影片何以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风格?是因为在这些剪纸片的幕后拥有一支庞大的画家“外援”团队:《狐狸打猎人》的造型设计是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南郭先生》的造型设计是画家张世明,《火童》的美术设计是国画家刘绍荟,除此以外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山羊回了家》、《蝶双飞》、《雪狐》的美术设计以及《螳螂捕蝉》的背景设计都是国画家、连环画家倪绍勇,《八百鞭子》的造型设计是著名漫画家韩羽,《张飞审瓜》和《小八戒》的造型设计是画家柯明,《淘气的金丝猴》和《鹬蚌相争》的美术设计是国画家陆汝浩,《老鼠嫁女》的美术设计是画家朱新建,《长了腿的芒果》的造型设计是连环画家朱成梁,《猴子钓鱼》的美术设计是画家胡永凯,《水鹿》的美术设计是插图画家姬德顺,《邦锦美朵》的美术设计是画家韩书力这些画家的加盟,为剪纸动画作品注入了独具个性的民族特色和多姿多彩的美术风格,使它们在视觉上更加赏心悦目。
中国剪纸动画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民族性,它脱胎于中国民间艺术,所以具有与外国剪纸动画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4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剪纸动画不但把民间剪纸雕镂剪刻的技艺发挥到极致,更独创了“拉毛”、“羽贴”等剪纸动画工艺,展现出中国剪纸片在工艺技巧上的特色。不但如此,中国剪纸动画更注重作品艺术风格的开掘,水墨剪纸片融剪纸动画的技法、水墨写意的笔触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于一体,成为中国独有的动画艺术形式,同时,在剪纸动画的创作中由于许多美术风格迥异的画家的加入,使得中国剪纸动画展现出民族化、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对民族化语境下中国剪纸动画艺术特色的研究,挖掘了中国剪纸动画在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资源,成为其在当今和未来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同时也为新时期中国剪纸动画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