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和宣传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政策,是学校依法治校的基础,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学校的行动指南。要使学校内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都知晓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学习和培训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学校组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学校的师生员工就更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增强甄别能力,主动团结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之内。
二、制定完善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流的学校,必定有一流的规范化管理作基础。实行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具备明文规定的标准,使合于一定的标准成为师生员工的行动准则。因此,学校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制定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学校章程和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包括行政、教师、学生、德育、教学、安全、校园文化、体育卫生艺术、基础设施建设、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把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思想、办学目标融入其中,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合法程序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在学校内统一目标、统一意志、整合资源、纵横协调、促进发展,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依章办事,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高效运转。
三、科学决策,提高管理事项的可操作性
学校科学的决策,可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展开,能较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偏离教育规律的决策,会造成实际工作的混乱,出现连锁反应的各种问题,执行过程中就会“短路”。实现学校工作的科学决策,应该做到尊重现实、民主决策、准确预判。尊重现实,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研究国家的教育政策,在决策中紧跟教育现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作出正确的决定;小的方面就是要立足学校的校情,根据学校的现有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决策,学校有能力做到的绝不放弃,当前没有能力做到的不要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民主决策,就是决策前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决策事项的各个方面做好调查研究,使决策事项的各个要素清楚明了,做到胸有成竹,要注意走群众路线,认真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进行决策;决策时要充分发挥决策层的核心作用,不搞一言堂,不应少数人说了算,要让参与决策的每位成员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大家对决策的事项梳理得更加深入,最后作出的决定更加科学。准确预判,就是对决策事项的发展趋势要作出判断,研究掌控的措施,避免实施过程出现偏差时得到及时的纠正,保证决策事项顺利实施。
四、强化执行力度,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学校的管理工作,永远在路上,每时每刻都要加强执行力。如果只有好的决策,没有付诸实施,那么再好再完美的决策也是一纸空谈,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执行颠三倒四,没有一定的规范要求,事情也有可能收效甚微;有了科学的决策,有了规范的执行要求,但是缺少强有力的执行措施,还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学校抓规范化管理,就要在执行上下功夫,要规范学校的执行程序,要规范每个执行步骤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条理清楚、环环相扣、操作规范、措施有力,这样能办好一切事情,一切事情才能有突显的效果。
五、开展自查自纠,认真落实整改
在一些中小学校当中,存在学校教学秩序被打乱、乱收费、乱征订教辅资料、不开齐课程和不开足课时等等问题,这与学校管理不规范有关,反映出学校没有做到令行禁止,工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违背规定自作主张办事。学校屡屡出现同样的问题,与学校放松了自查自纠、不落实工作的整改有关,学校要做到规范办学,必须加强自查自纠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狠下决心进行纠正,确保学校的各项工作走上健康的轨道。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是教育工作的永恒追求,各中小学校管理者应该对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加强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工作,把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与制度化、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的管理真正产生巨大的能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作者:韦振美
相关专题:建筑论文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