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多媒体技术在继续教育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与继续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技术频繁更新,迫使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否则就会被淘汰。每个人已不再可能将其一生划分为教育学习阶段和实际工作阶段,而是根据需要随时接受继续教育。因而,全民教育、个性化教育和终身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刚性需求。但是受现实生活的各种限制,不可能人人都辞职去继续受教育,或请假去深造,另外,有些行业人群的文字理解能力不足以支撑他完成继续教育课程。而多媒体技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来满足各种不同层次人群的学习需求。

(二)教育改革的需要

如今,在“互联网+教育”推动下,变为“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的教育模式。多媒体技术,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加上“免费使用”的互联网思维,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等方面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幕课、易班等网络多媒体教育模式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并得到很多教育界的赞许。在“慕课”“易班”的世界里,有全球顶尖的学校、知名的老师、最好的课程。学习人数无上限、时间无限制、地点无要求,可牵引全球范围百万量级的学习者。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优质高校已经开始纷纷进军慕课:2013年5月,清华、北大加盟edX;同年7月,上海交大、复旦宣布加盟Coursera。目前,上海高校课程中心收纳了30所高校的30多门“慕课”课程;上海交大“好大学在线”也提供了30多门优质课程;清华“学堂在线”已有60多门课程,超过70万学生受益。除此之外,深圳大学UOOC联盟、东西部联盟高校等也陆续推进“慕课”研发。

二、多媒体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

(一)直观形象,生动有效

多媒体提供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多媒体技术同继续教育相结合,给学习者多种感官刺激,对学习者提高注意力、形成记忆、进行思考等方面都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信息,能给学习者以“榜样”作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向“榜样”看齐的心理驱动下,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二)形式多样,资源网络化

我们可以假设以下几种可能:第一种,教师的课程在网络论坛开辟版块,通过资源共享、问题讨论、提交研究成果等方式授课。网络多媒体课程大都有较好的交互环境,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对学习的时间、空间也没有太大限制。网络多媒体具有强大的交流功能,教师可以与学生研讨交流或者为其答疑解惑。相信很多人都能从中获益。第二种,借用微信平台,搭配手机终端,开发微课程。如今,智能手机的多媒体功能很强大,可以看文字、听音乐、看视频,因而社会上产生很多“低头族”!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低头族”的碎片化时间,让他们间歇性学习,这个主意是不是也不错?可以开发些微小的多媒体课程,可能只是10分钟、5分钟、甚至只是几十秒的微视频,将实验过程或技术方法的几个关键步骤拆分开来,按顺序、分阶段展示。第三种,开发“游戏”课程。借助游戏模式,第二种中提到的微课程开发成游戏“闯关”模式。整个课程视频切割成若干个3至5分钟的小视频,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只有问题回答正确,才能继续听课,这样做到时间安排有弹性、学习内容可选择、学习过程有挑战!相信会有很多学习者学习“上瘾”的。

(三)方便评价,缩短课程建设周期

由于多媒体课程的互动性强,教师能较及时地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改进授课内容、方法,完善课程建设。在这种实时交互多媒体课程中学习,学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需要学习,并在学习结束时对教学内容、时间、方式,甚至指导教师作出评价。这样,学习者就参与到教学建设中了,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整合;作为教师,可以很便捷地搜集到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角色转变,并调整教学过程,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多种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教学需要,极大地缩短课程建设周期。此外,多媒体课程还能整合教师、学生、网络、合作企业等多类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并将教学资源库进行推广,开发社会服务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避免的误区

(一)课程内容简单移植

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继续教育的网络多媒体课程,有教学网却缺乏教学信息,有形式却缺乏有效设计。“多媒体技术+继续教育”的意义并不等同于把最好的课程放在网络上就好,而是应该通过多样化、多结构的知识内容,丰富学习者的选择。让每个人都能通过教学实现自我提升的目的。多媒体技术与继续教育课程结合后,应该制作高质量的视频课程,课程制作应该像拍电影一样,有制片、导演、后期制作等分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当参与到制作团队,认真设计、开发、管理学习资源,整合后以恰当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如讲授《中国建筑史》,课程视频中并不是老师们在传统的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而是随着知识点的变化,学习者会跟着老师们来到天津的独乐寺、北京的紫禁城、四合院、天坛等不同地方。知识与画面融合,整个授课视频像一部纪录片,带给学习者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软件的开发和教师的培养滞后于硬件的添置

据了解,北大、清华在每门MOOC课程上平均的投入是2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全国很多院校则是将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和课程开发的任务交给教师个人。学校只重视教学硬件的添置,而忽略教学软件的开发和教师的培养。很多教师无法独立制作交互的、数字化的、网络化得教学课件,没法熟练使用社会平台中的网络多媒体教育资源。让学校提供交互式的教学服务硬件设施流于摆设。建议做课程开发预算时,要把教师的培养费用和教学软件的购置费用计算在内,做好多媒体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时代还在发展,技术还在创新,在继续教育的道路上,多媒体技术不再只推动年轻人、推动企业,同时,更督促着教师、学校、社会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从而让教学信息交互性更强、教学过程的可诊断性更高。“多媒体技术+教育”让继续教育不再局限于某个学校、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才能更好推广新技能,而能够真正实现“地球村”的理念,资源共享,教育无地区、国家之分,处处是学堂、人人受教育、终身受教育。

作者:张建红 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多媒体技术在继续教育的应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93294.html

    相关专题:代写留学论文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图书馆云服务的知识产权风险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