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场模拟
首先由带教老师做情景模拟的病例报告,情景引入后,模拟开始。先由护士发现病人(模拟人)意识丧失,判断是否心脏骤停,立即启动EMSS:呼救、胸外心脏按压,另两名护士分别维持呼吸(开放气道、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随后气管插管)和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除颤、脑保护等。各抢救护士根据心肺脑复苏抢救程序与抢救人员标准站立方位,进行模拟演练,完成各自的角色任务。协调护士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给予耐心解释和安慰。在第一次模拟训练时,可由老师担任抢救指挥、现场提示。以后的几场演练,由协调沟通护士担任现场抢救指挥,各组员通过角色轮换,从不同角度体验急诊抢救中相互配合的方法。现场模拟急救时,老师随时设置临时断电、呼吸机故障、气管导管脱出、呼吸道堵塞等特殊状况,由组员利用现场资源协作应急处置,锻炼急救现场控制能力和应付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2]。每场模拟结束,由演习人员自述感受、互评不足,带教老师分析启发、总结评价。
2考核方法
由带教老师、国家级专科护士以及市内资深护理专家共同组成考核组,在培训前后对57名培训对象分别进行理论笔试、CPR单项技能操作、急救综合能力等3个环节的考核。评分标准参照东南大学出版的《急诊科建设规范指南》、《实用临床护理三基操作篇》以及专科护士培训教材《急诊护理学》为依据进行打分,满分100分,合格分为90分。其中17名无锡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首批临床实践学员,还参加了培训后的现场答辩考核环节。此外,对全体培训对象发放了反馈调查问卷,以统计培训对象对情景模拟应用于急诊护士心肺脑复苏技能培训的教学评价。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培训前后急诊护士单项技能考核成绩、急救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检验水准a=0.05。
3结果
培训前后笔试合格率均为100%。培训后,单项技能考核中,心外按压、EC手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应用、心电监护等四项技能的一次通过率为100%;气管插管、电除颤的一次通过率分别为94.9%,96.4%;以小组为单位的综合模拟现场,抢救配合的一次通过率为93.5%,答辩通过率为94.1%。共发放调查问卷57份,收回57份,回收有效率100%。所有参加培训对象均认为情景模拟作为急诊护士心肺脑复苏培训的主要方式收获大、效果好、实用性强。
4讨论
心肺脑复苏是针对各种病因引起病人呼吸、心跳骤停而采用的一整套抢救措施,是急诊医学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急诊科护士的必备专科技术。目前,关于心肺脑复苏技术的培训与临床教学方法各异,效果不同。传统的理论讲解和单个项目操作示范的教学培训模式相对单调、枯燥、缺乏实用性,不能满足急诊护理人才的需求,也无法调动专科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情景模拟培训是一种全新的体验[3],是一种符合培养现代化护理人才的培训模式[4]。培训时采用了技术要点复习(理论讲解与分项技术练习)、建立模拟现场、情景设计、角色分配、现场模拟与总结的综合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实用性强,增强了专业培训的吸引力,激发了急诊护士技术练习的积极性,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和专业综合能力。心肺脑复苏是一项既紧张又繁重的急救工作,在情景模拟教学培训中,通过演习,护士们切身体会到团队精神在急诊工作中的重要性,救护病人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胜任的,整个抢救过程需要团队每一个成员默契配合,齐心协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效率[5]。情景教学注重现场氛围,充分模拟真实临床情景,在训练中充分体现合理分工与团队配合的同时,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技术操作、应急能力、应变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沟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也在训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心脏按压、开放气道、除颤、气管插管等,能确保在抢救过程中动作到位、正确有效。场上突发事件和紧急事件发生后,护士能保持头脑清醒、处事冷静,明确自己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和哪些部门进行协调,需要使用哪些急救器材等。同时,医护人员要主动与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取得家属的配合、理解与信任。
作者:荣晓旭 屠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