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前身是社会体育专业,天津体育学院于1994年最早开始试办,1998年,教育部在第四次普通高校本科目录修订时,将其列入正式专业。此后不到十年间全国就有200多所高校开设该专业,这些院校涵盖了体育、师范、综合、理工、财经、医学、农业等类型。该专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各界重视,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其名称修订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该专业在河南省也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河南科技学院最早开设,几年时间内,河南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点(包括公办与民办)已经发展到现在的20余个。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着就业的难题。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现象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也遇此困境。有研究表明,火热的全民健身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岗位,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相关行业的就业率却不足50%。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出现偏差,致使学生难以胜任社会体育相关岗位的工作。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尚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开放型办学模式尚未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市场需求之间尚存在较大距离,改革势在必行[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反思,进而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使人才培养跳出象牙塔转而与市场接轨,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缓解学生就业难与社会用工荒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现状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研究表明:各院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上是依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并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学校的办学优势等条件而确定的[2-3]。我们通过对收集到的全国各类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计划提出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少学校将其定位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社会体育管理、咨询指导……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也有学校将其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标雷同、宽泛、定位不清等。受精英教育思想影响,许多高校尤其是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定位于理论型,这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的体现尤为明显。这些问题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并提出“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不明确是制约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社会体育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还不太吻合”。二是专业方向过于宽泛。由于专业定位不清,目标雷同,造成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200多所学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大同小异。有研究表明,全国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中有58%的院校未设专业方向[4]。也有不少学者提出细分为大众健身管理与组织、体育产业经营、休闲体育、养生健身体育、体育新闻、特殊人群等方向,但是这些设想目前只是作为理论探讨,真正付诸实践的学校并不多。三是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处于办学初期,课程设置处于不断探索、调整、修改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学校课程设置分析发现:课程设置雷同,没有体现出全国各地人们体育意识的差别,更没有体现出各自学校办学特色;同时与其他体育专业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类似,没有突出“社会体育专业”的特征。四是培养模式改革局限于课程的增减。当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学者从人才培养模式角度进行研究,并提出“复合型+专才型”的培养模式、2(基础、专业基础)+2(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式教育”模式、“学分制”模式、“主、辅修制”的人才培养模式[5],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些模式的提出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先导,教育观念转变得越快,教学改革的思路就越清晰。要逐步明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特征,树立具有应用型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要坚持为地方、全国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当前,应明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定位,即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的高级应用型的全新类型,主体是培养社会体育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我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当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式办学,争取使其成为社会成员终身进行社会体育应用型高级人才教育的场所,逐步变成实施终身体育的重要载体。
(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建设服务,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为此,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组织力量,深入行业或企业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对人才需求做了比较充分的预测分析,与用人单位共同探索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业务规格的准确定位,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其一,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根据体育行业岗位的需要,应当培养大批了解体育市场、体育行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其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应用型特色的高等教育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教育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的从业服务,但也不能是终结教育,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体育特征鲜明的高层次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从事社会体育领域的人才特征。其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是培养健身理论、指导管理、社会服务等需要的系统化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重点的下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专业教学改革应面向基层一线的需要,培养“能下,留住,会上”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成功的经验,也是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我校除了重视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外,也与相关行业或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的协议。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而且参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支持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承担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任务,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教师到企业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为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条件。未来还将探索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共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的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尽快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员“三赢”的效果。
(四)构建多元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才,而就业工作是验证人才培养是否有效的试金石,当前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统计发现: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一次就业率为76%,在读研究生为21%,自主创业为3%。地点分布状况为:在省城或直辖市的占47%,地级城市的占27%,农村乡镇的占26%。按工作单位性质分:毕业生目前在企业工作的占49%,在政府工作的占3%,在学校的占48%。收入情况为:个人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占85%,5万元~10万元的占12%,20万元以上的占3%。对影响就业的因素的分析发现:社交能力为第一位,分值为130;工作态度为第二位,分值为128;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第三位,分值为127;对单位的忠诚度为第四位,分值为126;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均为第五位,分值为125;对岗位的认同为第六位,分值为121;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并列为第七位,分值为120;社会实践经历为第八位,分值为118。因此,应加强在校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通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我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应用性。高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所面向的是特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因此,应用性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强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技能掌握、技能应用和职业素质培养,而对理论基础则以“必须、够用”为度。因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育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二是实践性。实践性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培养计划中,专业实践课时所占比例最大,实验、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三是动态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性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变性决定的。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市场基本规律,即人才培养模式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容。要尝试进行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目前,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还要实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为学生就业提供条件。我校目前被批准为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8人。学校也将尽快与相关部门协调,加快国家体育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认证相关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等制度体系的建设。
(五)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6]。在课程设置方面,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帮助较小。在课程设置调查中,分析专业核心课程对个人发展帮助较小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实践环节少”(55%),排在第二位的是“不知道有何用处”(27%),“课程内容不新”(15%)和“老师讲得不好”(3%)则位居第三和第四。因此需要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尽力开发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理论结合实际的核心课程。另外,课堂教学是保障人才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统计结果显示:“老师讲课好坏”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占39%,排名第一;“课程内容是否与就业、考研、创业相关”占27%,排序第二;“老师要求是否严格”占21%,排序第三(见表1)。可见,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讲课水平,同时课程内容要尽可能和学生就业、考研以及创业所需结合起来。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我校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以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任何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突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方针决不动摇,但应着重建设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特点,抓住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应用型高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专门人才。二是正确把握基础理论的内容。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中,应注意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去掉没有应用价值的部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应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注意拓宽专业知识领域;专业教改方案应当重组、整合课程结构,突出主干课程的建设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处理好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使专业教学改革更加突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特色。三是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素质教育中,要加强学生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或选修课,加大人文科学课程的份量。特别在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要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职业道德。
作者:雷鹏 高泳 尚保春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相关专题:影响柔韧的因素主要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